海洋廢棄物。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化縣政府16日上午在譽有「招潮蟹及水鳥故鄉」的伸港溼地辦理「彰化有愛,海廢不在」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暨淨海活動,會中並由縣長王惠美與彰化區漁會簽署「彰化縣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支援合作協議備忘錄」,針對彰化縣海域發生海洋油汙染事件時,由區漁會協助媒合船舶支援海上應變,縣府則支援應變資材及設備並監督汙染者改善,共同降低生態及漁業損失。
隨後則展開今日淨海活動,共合力清除800公斤垃圾,其中一般垃圾占了500公斤;資源垃圾占了300公斤,具體行動減塑減廢,讓少塑變成多數,使得彰化海岸線能永保好風光,讓彰化縣的海灘更美。
彰化縣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支援合作協議備忘錄合影。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彰化有愛 海廢不在」合力清除800公斤垃圾。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王惠美表示,海灘廢棄物以保特瓶、保麗龍等塑膠類最多,彰化海邊有白海豚,若白海豚不慎誤食漂流於海中的塑膠廢棄物,會導致死亡且數量減少,因此大家來此淨灘是在做功德,並在此呼籲大家少用免洗餐具、多自備使用環保餐具,才能減少廢棄物產生。
王惠美指出,彰化沿海地區大約有61公里海岸線,有37公里分別由21個單位認養且不定期進行維護淨灘,剩餘還沒有被認養的區段,縣府會持續媒合認養。在此特別感謝彰化區漁會合作招募在地漁民、蚵農成立環保艦隊,在出海過程同時協助清除海上漂流垃圾,目前本縣已經有250船(車)加入守護海洋行列,截至目前更已清除近3,000公斤的海漂垃圾,使海洋更乾淨。
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暨淨海活動大合照。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環保局表示,淨海活動結合在地社區鄉親及機關團體共同響應環境教育宣導暨淨海活動,創造加綠新生活,透過現場環教互動攤位及海廢清除活動兩者動靜結合,讓淨海不單純只是撿撿垃圾的勞動服務,更要讓大家瞭解淨灘背後垃圾種類與數量,釐清垃圾來源並減少產生。臺灣為海島型國家,幾乎每個縣市都與海洋為鄰,與海洋的關係密不可分,近年來減塑風氣逐漸盛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彰化縣政府與民間單位積極推動淨海淨灘行動,110年共清除水環境垃圾約三千公噸。
環保局指出,根據近年來國際淨灘行動記錄(ICC表)統計,海洋垃圾兩大頭號殺手為免洗餐具及塑膠垃圾,光是撿拾到的塑膠瓶,可推疊出高達8.4座台北101大樓;免洗餐具數量若以每人三餐使用來計算,可用上將近30年。這些廢棄物難以分解,不僅使人與海的距離變得遙遠,也迫使海洋生物享用人類製造的「垃圾食物」。希望透過本次海洋環境教育宣導暨淨海活動,讓民眾重視海廢問題,激發愛海心境,讓彰化成為有愛城市,無塑擁抱海洋。
「彰化有愛 海廢不在」合力清除800公斤垃圾。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海洋廢棄物。圖/彰化縣政府提供
本文來源: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