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創科技裁員四成,市場轉型下再陷困境
新加坡本土電子公司新創科技(Creative Technology)近日進行了一波裁員,約有40名員工遭到資遣,佔該公司全球員工總數的14%。這次裁員行動反映了科技業持續的裁員浪潮。
新創科技發言人證實了裁員消息,表示:「新創科技已決定重組部分業務,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條件。作為轉型的一部分,公司不得不進行人員精簡。」然而,該發言人拒絕確認具體的受影響員工人數,以及這些員工是否全部位於新加坡。
根據公司官方網站資料,新創科技全球員工人數超過280人,相較於2000年代蓬勃發展時期,現今的規模已大幅縮減。據了解,此次重組影響了包括銷售和市場營銷在內的多個部門。
發言人強調:「這個決定並非輕率作出,因為員工一直是公司的核心,我們深切感謝他們的辛勤工作、奉獻精神和熱情。」他補充道,公司將根據人力部的指導方針,為受影響的員工提供支援。
「我們相信這次重組將使我們能夠建立一個更強大、更可持續的未來;一個確保公司、員工和我們服務的客戶長期成功的未來。我們致力於讓新創科技重回可持續發展的軌道,」發言人表示。
在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財政年度前六個月,新創科技的淨虧損從去年同期的410萬美元(約新幣548萬元)擴大至610萬美元(約新幣814萬元)。儘管如此,公司的淨銷售額卻有所增長,達到3,740萬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180萬美元上升了18%,這主要得益於新音訊產品的銷售,包括Super X-Fi耳塞和耳機。
公司曾警告,美國特朗普政府宣布的進口關稅的不確定性,以及受影響國家可能採取的報復措施,可能會增加通脹壓力並影響消費者需求。
新創科技的裁員行動順應了始於2022年的全球科技行業趨勢。根據追蹤科技行業裁員情況的網站Layoffs.fyi的數據,自2022年以來,數十萬科技公司員工被裁員。
2024年,548家科技公司裁掉了超過15萬名員工。僅在2025年的前兩個月,全球就有超過13,300人失業。受影響者包括Meta、TikTok、戴森、微軟和谷歌等公司的員工,其中一些人在新加坡工作。
羅伯特·沃爾特斯新加坡公司(Robert Walters Singapore)科技與轉型部門副總監賴茲·莫達克(Faiz Modak)表示,科技工作受到的影響特別大,這主要是因為在新冠疫情期間的過度招聘。
「全球地緣政治局勢、中東和歐洲的戰爭,以及關稅戰都導致市場信心下降,這促使企業對投資和增長採取謹慎態度,」他說。
人力資源顧問公司PeopleWorldwide的執行長梁大衛博士(Dr David Leong)也表示認同。
「市場調整、技術創新、競爭加劇和技能需求的變化等因素共同影響著就業趨勢,」他說,並補充道,在當今流動的環境中,招聘和解僱預計將更加頻繁。
雖然科技行業的裁員反映了更廣泛的結構性變化,但梁博士認為,新創科技的困境也可能是獨特的,因為它在過去幾十年中市場地位已明顯下降。
在2月28日的交易所文件中,新創科技表示正在全球尋找一位「充滿活力和遠見」的人選來接替已退休的執行長宋兆輝(Song Siow Hui)。宋兆輝在2月退休,此前在公司服務了30多年。執行主席陳玉田(Tan Jok Tin)目前擔任臨時執行長。
宋兆輝的任命是在2023年1月,新創科技前執行長沈望傅(Sim Wong Hoo)意外去世後進行的。沈望傅是新加坡最著名的科技企業家之一。
沈望傅於1981年創立新創科技,在1990年代公司迅速壯大,並憑藉1989年推出的廣受歡迎的Sound Blaster聲卡將新加坡推向世界舞台。
該產品在讓個人電腦多媒體內容栩栩如生方面是一個革命性的突破。由於其價格適中和優良品質,在1990年代該產品以七比三的比例超越競爭對手的銷售。自推出以來,該產品已售出超過4億台。
新創科技於1992年成為首家在納斯達克上市的新加坡公司。
它也是第一家在便攜式音樂播放器領域與蘋果競爭的新加坡公司。新創科技在1999年推出了Nomad MP3播放器,比蘋果推出iPod早了兩年。
這一發明很快改變了人們在移動中消費音樂的方式,開創了在不必使用CD和卡帶等實體媒體的情況下,在手持設備上提供數千首音樂的先河。
2006年,新創科技起訴蘋果侵犯專利,並獲得了1億美元的和解金。
新創科技還推出了其他音樂播放器,如Nomad Jukebox Zen,它同時也是照片和視頻等其他媒體的便攜式存儲設備。然而,隨著蘋果的音樂播放器日益普及,新創科技的產品最終失去了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