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與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西校區霸凌事件有關的青少年,於3月15日被控參與鬥毆。根據法院系統資料顯示,另外三名共犯目前仍在當局追查中。
據了解,這群青少年被指控於3月12日在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西校區的樓梯間非法聚集,並共同毆打一名受害者。事發當天,一段長達45秒的毆打影片在社群媒體上迅速流傳。影片中可見兩名年輕人對一名蹲在地上的受害者拳打腳踢,至少還有三人在旁觀看。
法院文件顯示,目前被起訴的三名青少年分別是兩名16歲少年和一名18歲青年,他們各自面臨一項參與鬥毆的罪名指控。由於他們在犯案時年齡都在18歲或以下,因此依法不得公開其姓名。
起訴書指出,這三名青少年蓄意毆打受害者,意圖造成傷害。檢察官獲准延期四週以完成案件調查,三名被告將於4月11日再次出庭。
根據新加坡法律,參與鬥毆罪一經定罪,最高可判處七年監禁並施以鞭刑。
新加坡工藝教育學院西校區校長蕭愛麗(Alice Seow)接受聯合早報採訪時表示,這三名學生在案件審理期間已被學校停學。
「學院已知悉有關西校區發生暴力事件的影片。我們對此事非常重視,並致力確保學生的安全和福祉。受傷學生已出院,我們正在為他和家人提供必要的支援。」她補充道。
這起事件曝光之後,新加坡教育部迅速介入調查,同時也引發社會各界對校園安全問題的廣泛討論。有關專家指出,隨著社群媒體的普及,校園霸凌事件更容易被記錄和傳播,這既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提高了事件的曝光度,另一方面也可能導致受害者遭受二次傷害。
新加坡教育心理學家林明珠表示:「校園霸凌問題不僅關乎個別學生的行為,更反映出整體校園文化和價值觀的問題。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都應共同努力,營造一個互相尊重、包容的學習環境。」
新加坡青少年輔導中心主任張文聰則指出:「在處理這類事件時,我們不能只關注懲罰,更應該思考如何透過教育和輔導,幫助這些年輕人認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並學會更健康的人際互動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這已不是新加坡近期唯一的校園霸凌事件。二月份,另一段疑似霸凌影片在網路上流傳,涉及聖蒙特福中學的一群學生。該校已對涉事學生進行了紀律處分,並已向警方報案,警方調查正在進行中。
新加坡教育部發言人強調,他們對校園霸凌採取零容忍政策,並鼓勵學校積極推行反霸凌計劃。同時,教育部也將加強與各學校合作,提供更多關於尊重他人、情緒管理和衝突解決的教育。
社工劉美玲認為,在數位時代,網絡霸凌已經成為傳統霸凌的延伸:「現在的霸凌不再僅限於學校圍牆內,透過智慧型手機和社群媒體,霸凌行為可能24小時不間斷地發生,這對受害者的心理健康造成更大的傷害。」
針對這一現象,新加坡數位媒體素養協會已開始在各校推廣相關課程,教導學生如何負責任地使用社群媒體,以及如何在面對網絡霸凌時保護自己和尋求幫助。
專家們普遍認為,預防校園霸凌需要多管齊下的方法:加強學校監督、提高教師的覺察能力、培養學生的同理心、建立健全的舉報機制,以及為受害者提供及時的心理支持。
此次事件再次敲響警鐘,提醒社會各界必須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校園霸凌行為,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安全、友善的環境中學習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