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2月汽車出口創新高,美國加徵關稅效應浮現
南韓貿易產業能源部週二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月份南韓汽車出口額年增17.8%,達到61億美元,創下歷年2月份汽車出口的最高紀錄。其中,銷往北美地區的出口額達32億美元,年增14.8%,當中約85%流向美國市場。
業界專家指出,美國消費者正加速購入新車,主要是為了因應美國總統拜登即將於4月2日起對進口車加徵25%關稅的政策,此舉勢必會導致汽車售價上漲。首爾業界消息人士表示,美國經銷商也在搶購進口車,希望在關稅實施前完成庫存布局。
然而,這波短期出口熱潮背後,南韓汽車業正面臨嚴峻挑戰。南韓是全球第三大汽車生產國,當地汽車集團現代汽車集團旗下擁有現代汽車和起亞兩大品牌,美國市場一直是南韓車廠最重要的海外市場。據統計,去年南韓對美國的出口中,汽車及零配件佔比高達27%。
數據顯示,2023年南韓汽車製造商向美國出口143萬輛汽車,佔南韓汽車總出口量278萬輛的一半以上,顯示美國市場對南韓汽車業的重要性。然而,專家普遍認為,即將實施的高關稅政策將嚴重打擊南韓汽車在美銷售表現。
美方態度強硬 南韓難獲豁免
據首爾業界分析,美國政府不太可能豁免南韓製造的汽車免除新關稅。數據顯示,美國去年與南韓的貿易逆差總額達660億美元,其中汽車貿易逆差就高達441億美元,佔總逆差的三分之二以上。這意味著汽車是美國對南韓貿易逆差的主要來源,因此在拜登政府強調「美國優先」的貿易政策下,南韓車廠恐難逃關稅衝擊。
各研究機構對關稅影響的評估相當一致。南韓產業經濟研究院預測,新關稅將使南韓對美汽車出口減少20.5%;中小企業銀行經濟研究所則估計將下滑18.6%。若以此推算,南韓汽車業可能面臨每年近30萬輛的出口減少,這對以出口導向為主的南韓經濟無疑是重大打擊。
南韓政府因應之道
面對美國即將實施的高關稅政策,南韓政府已著手制定因應措施。貿易產業能源部表示:「我們將透過『美韓汽車合作專案小組』收集產業界對美國貿易措施的意見及其可能影響,以便及早準備因應計畫。」
南韓政府同時正在推動與美國的高層談判,希望爭取特殊考量。南韓官員強調,雙方在安全和經濟領域有深厚合作關係,美國應考慮盟友地位給予更有彈性的做法。然而,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美國當前政治氛圍和對中國以外國家也同樣加徵關稅的立場,南韓獲得完全豁免的可能性不高。
南韓汽車產業應變策略
為因應美國新關稅政策,南韓主要車廠也開始調整策略。現代汽車和起亞已在美國設有生產基地,未來可能進一步擴大當地生產規模,以規避進口關稅。現代汽車正考慮在美國喬治亞州和阿拉巴馬州的工廠增加電動車生產線,而起亞則計劃在其喬治亞州工廠提升產能。
此外,南韓車廠也考慮調整產品組合,將更多高利潤車款納入美國當地生產,而將部分入門車型轉往其他市場銷售。業界專家指出,這可能加速南韓車廠全球化布局的步伐,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
南韓汽車零組件供應商也將受到波及,許多中小型零組件製造商高度依賴對美出口,新關稅可能迫使他們尋找新市場或在美國設廠。南韓政府已表示將提供資金和政策支持,協助這些企業度過轉型期。
市場觀察人士指出,雖然2月出口數據表現亮眼,但這更像是「關稅風暴」前的「最後繁榮」,南韓汽車業者應審慎評估長期影響,制定永續策略,才能在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環境中維持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