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義宣矢志帶領現代汽車集團超越特斯拉
現代汽車集團董事長鄭義宣近日設定了遠大目標,計劃在2028年前在軟體定義汽車(SDV)技術領域超越特斯拉,強調南韓最大汽車製造商在轉型為軟體為先策略時,品質優先於速度。
消息人士透露,鄭義宣於3月6日在位於首爾南方板橋的集團先進車輛平台(AVP)總部,與約150名員工舉行閉門座談會,揭示了這一宏大願景。
SDV被業界稱為「輪子上的電腦」,是通過先進操作系統運行的次世代車輛,目前全球各大汽車製造商正在這一領域展開激烈競爭。軟體定義汽車能夠透過無線系統(OTA),在車輛的整個生命週期內持續無縫地升級車輛功能。
隨著汽車產業在硬體進步方面的競爭已接近極限,現代汽車已將焦點轉向車載資訊系統(IVI)和自動駕駛技術等軟體升級。
「目前市場由特斯拉領先,中國廠商也積極開發技術,但沒人知道2028年的競爭格局會是什麼樣子,」鄭義宣表示。「當我們在2028年推出先進的SDV產品時,我們必須在各項評比中位居第一。」
鄭義宣強調了SDV不斷發展的角色,表示「汽車應該成為舒適的空間。SDV的關鍵作用是提升在車內工作的便利性。」他指出,考慮到現代汽車相對較晚進入這一領域,快速發展至關重要,但「品質必須保持最高優先級。」
SDV:現代汽車的核心未來移動技術
SDV是現代汽車核心未來移動技術之一,與機器人技術、自動駕駛和先進空中移動(AAM)並列。該集團已經制定了計劃,目標在今年底前將所有新車型轉變為SDV。
鄭義宣也突顯了在SDV開發中脫穎而出的戰略優勢。「在SDV領域獲得專業知識將大幅增強我們在機器人和AAM領域的能力,」他說。
在與員工交流時,他表示現代必須深化自身專業知識,而非依賴外部合作夥伴。「合作很重要,但我們必須比供應商知道得更多。如果我們過度依賴,就有可能失去對品質的控制,」他強調。
這個汽車集團,包括韓國兩大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已承諾投入18兆韓元(約124億美元)用於SDV開發,直到2030年。2024年1月成立的AVP部門作為現代的中央軟體研發樞紐。
全球SDV競賽升溫
全球汽車產業正在競相提升SDV能力。根據MarketsandMarkets Research的預測,全球SDV市場預計將從2024年的2,709億美元增長至2028年的4,197億美元。
豐田汽車正在開發自己的車輛操作系統AreneOS,目標在今年底前實現商業化。福斯汽車已向其子公司Cariad投資了43兆韓元(約296億美元)以提升汽車軟體技術,而賓士則與輝達(Nvidia)合作開發SDV平台。
全球SDV競賽的背景是電動車普及速度低於預期,使汽車產業前景蒙上陰影。雖然包括特斯拉和比亞迪在內的主要電動車製造商已開始降低其旗艦車型的價格,但電池廠商則撤銷或延遲其生產擴張計劃。
2024年1月,現代汽車的自動駕駛技術部門42dot宣布與三星電子合作,共同開發由人工智慧驅動的SDV平台。42dot計劃今年推出搭載三星Exynos汽車晶片的新型AI驅動SDV平台。
與此同時,專家們指出,SDV市場的競爭不僅僅是車廠之間的較量,更涉及到與科技巨頭的跨界競合。現代汽車選擇與三星這樣的科技巨擎合作,顯示出傳統車廠正積極尋求轉型,以面對日益數位化的汽車未來。
軟體定義汽車的發展也反映了消費者期待的轉變。現代消費者不再只看重馬力和外觀設計,更注重車輛的連網能力、使用者介面以及能否透過軟體更新獲得新功能。這種消費者需求的轉變,正是推動現代汽車集團大舉投資SDV的重要因素之一。
鄭義宣的這一宏偉目標,不僅展現了現代汽車在全球車壇的雄心,更標誌著韓國製造業從硬體主導逐漸轉向軟體驅動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