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布局的重要性,相信每個人都知道,也相信很多人在裝潢時,願意花費大量的精力,來研究戶型如何改造。畢竟再爛的戶型,也可以通過改造布局,讓空間變得實用、舒適。
就拿下面這套案例來說,明明是120㎡的戶型,卻通過巧妙的布局,表現出了160㎡的空間感。同時,空間的功能性,也沒有受到絲毫的影響。所以若有喜歡大空間感的朋友,也可以來參考下,還是挺讓人驚艷的。
平面結構圖
本案坐標廣州,面積120㎡,四室兩廳三衛的格局。雖說從原戶型結構上來看是比較工整的,且沒有明顯的硬傷缺陷,但考慮到屋主一家只有三口人居住,所以在空間改造上,還是進行了比較大的調整,以便讓空間面積分配更加合理,並提高屋主的居住品質感。
平面方案圖
結合現有的空間情況,布局改造如下
1、將客廳、南次臥、廁所合部打通,並進行重新整合,讓空間在南北通透的基礎上,再做到大橫廳的結構。
2、廚房向外延伸擴大,提高內部的使用面積。
3、廁所做幹濕分離,讓生活使用更加方便,並保證空間的整潔度。
4、主臥與兒童房之間的牆體,採用Z型櫃子來隔斷,解決兩間臥室的日常收納需求。
玄關
原戶型進門就對著客廳,雖說可以通過改造,做到獨立的玄關隔斷,但為了保留下通透的空間體驗,還是放棄了這個方案。而在空間布局這塊,則在側面設計了整面牆的儲物櫃,並延伸至了客廳。這樣一來,既在視覺上做到了工整、協調,又滿足了不同的收納需求。同時,換鞋凳及掛衣桿的設計,也間接性加深了落塵區的存在。
餐廳
進門旁邊就是餐廳,通體黑色的圓桌搭配上極具藝術感的餐椅,不僅撞擊出了視覺美學,在生活使用時也會特別舒適,並且還提高了動線的流暢性。當然,放棄常規的長桌,也是考慮到家庭成員比較小,所以圓桌會更加實用。
客廳
當空間結構重新調整之後,客廳則在南北通透的結構基礎上,做到了大橫廳的結構。這樣一來,不僅讓整個空間動線靈動、自由了許多,還表現出了大戶型才有的空間感。而扇形結構的沙發,採用45度的方式擺放,在凸顯靈動姿態的同時,也再一次強化了空間的藝術美感。
放棄常規的電視背景牆設計,並通過櫃體與空間相鄰,既賦予了空間更多的變化,也弱化了空間邊界。而頂部預留的投影,也為空間保留下了極致的視覺體驗。
功能區
功能區的設計十分巧妙,當三塊空間打通之後,將收納系統置於空間中心,在提高大量收納能力的情況下,也構成了回形動線,從而讓生活使用更加靈活。同時,門洞埡口處預留的隱形移門,也可以根據需求,讓空間做到自由開合。
功能區側面,則借用原有的飄窗台,設計了一塊辦公區,並保留下了休閒平台。平時可以用來放空、閱讀;而需要辦公時,則可以將隱形移門關上,做到互不打擾。
主臥室
主臥沒有過多的設計,牆面以溫柔的大地色為基調,既營造出了寧靜、淡雅的空間氛圍,又顯得極為溫和、治愈。而衣櫃則是借用牆體空間來做到的,雖說面積不大,但日常的收納需求,還是可以得到保證的。
次臥室
次臥是由原本的主臥演變而來,且整體也延續了主臥室的大地色基調,以方便雙方父母過來小住,照顧孩子。
兒童房
兒童房以經典的藍白調為主,看起來既乾淨又十分清爽,且十分符合孩子的審美。雖說空間布局這塊比較常規,但也算是比較實用的做法了。
廚房
廚房在原有的空間結構基礎上,向外做了延伸擴大處理,在提高使用面積的同時,也優化了空間的采光效果。而給櫥櫃做高低台設計,在使用時也會特別人性化。
廁所
廁所採用了幹濕分離的結構來設計,做法雖然很常見,但幹區台盆設計,卻十分有特點。既有了收納,也在視覺上輕盈了許多。
整個案例看下來,最有特點的就是空間布局思路了。雖說少了一個房間,但卻讓空間感有了翻倍的效果,真的太大氣了。不知道你們對此會怎麼看呢?
圖源:涵瑜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