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編輯:80後老曾
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為孩子準備「學區房」。
雖然很多「學區房」又老又破、房子很小價格還不菲,但是不少父母為了孩子不輸在所謂的起跑線上,還是心甘情願搬進這類「老破小」內居住。
廣州一對80後夫妻就是如此,為了倆孩子讀書,經過思想鬥爭後還是放棄了遠郊150㎡大豪宅的居住舒適度,舉家搬進了一套90年底初的54㎡「老破小」內居住。
按理說這種「老破小」是非常影響居住舒適度的,為何網友卻說是理想中的家呢?
看完全屋我得出的總結:屋主遇到了一位對的設計師,將小宅「化腐朽為神奇」變成了理想中的家。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戶型
裝潢前戶型
裝潢前原始戶型格局並不理想,原因如下:
- 1,臥室不夠住,只有一間臥室屋主卻有一家六口人的居住需求(屋主夫妻,一雙兒女,偶爾過來小住的雙邊父母)。
- 2,窄長的廚房過道不僅擁擠,空間也非常浪費。
- 3,客餐廳公共活動區「見面」不到3米、很緊湊,采光也不理想,不利於孩子學習與活動。
經過裝潢改造後,設計師把室內分成3塊區域做了調整~
- 1,原客餐廳變身臥室與獨立玄關區域;
- 2,原臥室、陽台、廚房三合一;
- 3,廁所朝原廚房擴寬、並利用原廚房過道釋放的空間一衛改兩衛。
進門眼前一亮的玄關
為了讓大家視覺效果更直觀,我們先從進門玄關位置開始介紹~
除去左右頂天立地鞋櫃與衣櫃後,玄關中間淨寬1.8米;白色為基調、配上鏡面衣櫃門的拉伸後,加上日光燈陪襯後玄關寬敞又明亮。
玄關與兒童房之間的隔斷牆是新建的,預留的小窗戶相對比「裸」牆來說多了份趣味性與裝飾性,小窗戶的加持空間感也很通透。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小戶型設計這麼大的玄關,空間是不是有點浪費了?
其實這恰巧是設計師的「神來之筆」;因為女主有練瑜伽的習慣、女兒也在學舞蹈,這種能兼容傳統玄關的收納、又能滿足生活需求的設計正是屋主的裝潢訴求。
巧用「隔層」手法裝臥室,空間利用率極高、孩子也歡喜
閣樓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就是利用層高空間把一層隔成兩層用的一種裝潢方法。
設計師把這種裝潢手法用到了兒童房,讓這塊原本窄長的區域擁有了三張床;解決了倆孩子的居住問題,雙方老人同時過來短住也不是問題。
在細節上,三個床鋪均設計有溫和不刺眼的照明燈,可以睡前閱讀、晚上起夜時也不影響其他人休息;牆上的壁龕式收納盒便於放書本、也便於放水杯,很讚哦!
上鋪床頭加高的護欄,有一定的裝飾效果,躺床上看書時潛意識里也更有安全感。
在男孩床的下方,有DIY用的黑板牆,還有玩耍的「秘密基地」;孩子們可以坐在溫暖的地毯上搭積木,也可以玩躲貓貓遊戲。
秘密基地是一個「可攻可守」的區域,當孩子慢慢長大後,搭配掛衣桿用於衣物收納也是極好的。
通往客餐廳的過道雖然是細長的,但是有了櫃子上圓弧形洞洞的加持以後,不僅視覺不單調、與左邊充滿童年趣味的兒童床搭配,也弱化了過道的存在感,空間更顯大。
孩子們在玩耍嬉戲。
緊鄰女兒床的右側是主臥,推拉門的設計不僅占用空間小,簡簡單單也讓空間顯寬敞。
榻榻米箱體床對於這個小空間來說,除了增加了儲物空間外,沒有衛生死角相對也減少了女主的家務量,生活更輕鬆。
減少家人排隊的功能型廁所
經過裝潢改造後的廁所,分別從廚房與兒童床對面進入,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兩臥室如廁都很方便。
上圖為從兒童房進入的廁所,雙水槽設計容納兩人同時洗漱不擁擠。
從廚房進去的廁所受空間影響雖然無法幹濕分離,但是馬桶、洗面盆、淋浴該有的全都有,雙衛設計人多也不會搶廁所。
在細節上,廁所的橫向隔斷都用磨砂玻璃代替傳統砌牆隔斷,透光擋影、占用空間又不大。
能收納、能學習、采光又明亮的餐廚區
兒童房與餐廚區安裝的日式推拉門,隔離油煙的同時、也增加了兒童房的私密性;折疊後推拉門如同隱形,讓空間更顯寬敞。
餐廳就像一個迷你圖書館,屋主說這種良好的閱讀氛圍便於孩子學習、也便於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中間的大桌子能用餐,也兼容了手工桌、書桌等功能。
在色調搭配上,原木色中穿插著馬卡龍色,在白色的配襯下溫馨又清新,整體不張揚、也不過於低調。
書架對面,定制的卡座沙發與一排衣櫃緊密相連,緩解了主臥收納功能的不足;卡座的出現也讓空間整體感流淌自然。
廚房與陽台打通後,櫥櫃台面長達六米,方便日常烹飪,采光也明亮;在烹飪的過程中,可以順帶欣賞窗外美景,讓枯燥的烹飪過程也變得更有趣味性。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晾曬衣服的陽台在哪里?
其實,對於居住在廣州的屋主來說,用烘幹機比陽台晾曬衣服更方便實用;因為廣州屬於海洋性亞熱帶季風氣候,雖然天氣溫暖但是雨水也較多,陽台晾曬衣服反而經常幹不了。
編後: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室內擁有完整的收納體系、讓孩子擁有適當的學習與活動區域、早上起床不用搶廁所、再加上一套沒有衛生死角的裝潢設計,其實就是理想中的家,各位看官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