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內容教你搞定裝潢預算(附省錢及閉坑技巧)

  一、前言

一篇內容教你搞定裝潢預算(附省錢及閉坑技巧)

  一文教你搞定裝潢預算

  裝潢過的朋友都知道,預算是用來超的。而第一裝潢的朋友,往往是基於預算來評估資金的準備,又或是腰包夠不夠鼓。也就是說,對於需要裝潢的人來說,預算的核心在於如何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完成期望的裝潢,達到自己希望的入駐標準。

  二、為什麼要做裝潢預算?

  我們都知道房屋裝潢是個非標品,只有下限,並沒有上限。從個人訴求出發,誰都希望裝潢的時候用最好的、最美的、最強的,但是兜里的錢對於不同群體來說,都是有限的。因此做好裝潢算才能有的放矢,有限資金背景下的取舍,把錢用在刀刃上,順利的在有限資金前提下完成裝潢,避免出現裝潢了一半錢沒了的尷尬局面。

  1你的消費欲望只有預算能控制

  本來買冰箱只有4000預算,但是你媳婦看中了一款8000的冰箱,超級喜歡,看著她的喜愛,結合預算,你的選擇有:要麼軟磨硬泡按照預算的價格拿下,這很懸;要麼忍痛割愛,不買了,但又被媳婦的喜愛所自責;要麼狠心買下,從其他地方去扣預算,這很難,因為你媳婦還有超預算的喜歡;要麼買了,增加預算。結果往往是增加預算。但無論是哪種,也是有心理預期的,最起碼是有底的。

  2用預算來尋找相應的服務商或是施工方

  還沒開工前,我們其實面臨思考:誰來設計、誰來施工?這個世界很現實,錢多選擇就多,錢少選擇就少。比如設計,設計收費水平:知名設計師收費高達上萬,往往以外籍和港台為主;高級設計師,一般不少於150元/平方;然後是主任設計師70-120元/平方;一般設計師收費為45-75元之間。你的預算能支撐哪個選擇?

  3錨定效應

  沉錨效應是指人們需要對某個事件做定量預測時,會將某些特定數值作為起始值,起始值像錨一樣制約著預測估值,會不自覺地給予最初獲得的信息過多的重視。我們時常說的心理價基本由此而來。預算表的存在,就是你心中的「錨」,在選購產品和服務時,不自覺的就對不同產品和服務進行對比,一則對比心理價,二則基於心理價,從市面上多加對比選擇靠近心理價的產品服務商,幫助你合理消費。

  三、如何確定裝潢的預算及劃分?

  對於很多裝潢小白來說,拿到一套房子,已知僅有面積,需解答的是輸出預算表。

  1確定錨

  雖然裝潢是個非標工程,無法準確預估框定價格,但正如裝潢預算的作用之一一樣,找到心中的錨,大致對裝潢有個概念。

  ·基礎型:這類裝潢價格大約在1200-1800元之間,以100平方為例,裝潢價格在12-18萬之間,這類裝潢偏實惠,能夠保障家庭起居生活基本要求,非常適合預算不太多的朋友。

  ·小康型:這種裝潢價格區間在1800-2800元/平米之間,同樣100平為例,裝潢價格大概在118-28萬之間,這類裝潢不但有家庭生活的基本需求保障,同時兼顧到美觀以及生活舒適性,比如裝設地暖、中央空調等設施。

  ·豪華型:這類裝潢價格大約2800元/平米,上不封頂,預算相對充足,材料的環保選擇、頂部的造型設計、牆板軟包之類。

  2確定預算

  找到了錨之後,根據自己實際情況拿出裝潢預算。比如15萬的基礎型裝潢。

  3分配預算

一篇內容教你搞定裝潢預算(附省錢及閉坑技巧)

  預算框架比例

  首先一定要將預算總額的20%拿出來作為預備金,以備不時之需,因為我們無法保證預算表是絕對完備的,萬一有遺漏就需要預備金來補充了。剩下的預算按照如下比例進行拆分:

  輕輔+人工(25%)、主材30%、家具20%、家電20%、軟裝5%。

  注意的是,這個比例不是絕對的,只是基於經驗給大家做的前期分配標準。後期基於個人的裝潢情況進行調整。

一篇內容教你搞定裝潢預算(附省錢及閉坑技巧)

  輔材清單

  (輔材清單)

一篇內容教你搞定裝潢預算(附省錢及閉坑技巧)

  局部空間報價參考

  (局部空間報價參考)

一篇內容教你搞定裝潢預算(附省錢及閉坑技巧)

  裝潢預算結算表

  四、如何規避裝潢服務公司報價的坑?

  1多計量的坑

  常見的裝潢公司預算按照面積來報,相對籠統,比如牆面實際面積,大多裝潢公司都不會按照實際測量來給你報,只會按照常規計算公式,也就是牆面面積=地面面積*3.5籠統計算,這自然會導致你的損失。比如門窗洞口的面積一般是減半計算的,給你卻是整個計算。又或是鋪磚地面是不需要找平的等。業主避免的最好方式是多上點心,先將面積測量好,落實到紙面上,和裝潢公司的報價一一比對,不要拍麻煩,總能找到貓膩。

  2漏項的坑

  很多裝潢公司為了讓預算表看起來吸引人,吻合用戶怕麻煩不細心等,就會漏掉某些必做項目,以超低的價格吸引業主前來合作,等正式合作開工之後,就會對裝潢預算不在框架內的項目漫天要價,你又不得不做,大部分都會妥協,不然互相之間施工的銜接又是推諉扯皮的借口。

  3拆項的坑

  這個很常見,裝潢公司常用的多收費手段。比如塗料項目,拆分為批膩子和牆面刷漆,將一個項目拆分為幾個項目,表面預算看單價下來了,但總價上去了,親,看清其中貓膩,別為重復項目買單。

  4偷換單位的坑

  比如窗口修正的價格,一般一個窗口50元,裝潢公司報價單可能是50元/米,一個窗口算下來可就多收了不少。

  5多記損耗的坑

  鋪地板和瓷磚總是有損耗的,畢竟邊邊角角需要切塊,損耗程度一般不超過5%。因此,在審核預算表的時候,注意。

  6材料標識不清的坑

  這個很常見,因為品牌里面產品品級不一樣,價格是不一樣的,很多時候就給你寫個品牌了事。舉個簡單的例子,晨陽水漆塗料,荷葉和多功能是兩個價格。

  五、結尾

  做預算,其實就像畫畫一樣,有一個整體概念,基於整體來進行局部分拆,基於局部再行單項細化。注意:需要我的相關預算表格的,關注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