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該啊,話說效果圖、避坑指南、這些裝潢前要參考的資料,房哥來來回回跟大家分享了不少,心里應該有數了,怎麼還會一臉懵呢?
「害,這不是準備結婚了嗎?但三年內又沒有要孩子的打算,這階段有點尷尬,好像又不能完全按照自己喜好來……還要考慮……」朋友解釋道。
可不是嘛,不同居住階段有不同的裝潢需求,會裝的住二十年照樣舒舒服服,不會裝的兩三年就用不下去。
▲起初櫥櫃沒有設計好,收納空間不足,煙機單獨占用一個位置。好多物品擺在台面,真是不得不花錢再重新改造。
如何延長房子的」保質期」?這其中就不得不提房哥還沒跟大家分享到的另一裝潢前必知事項——人生九大居住狀態。
人生九大居住狀態有哪些?
單身,有孩子,三代同堂,這些其實都是不同的居住狀態,一般來說,人生一共分以下九大居住狀態。
▲怕忘記,可以放大長按保存備用
看圖一目了然,按照閨蜜的說法,正好屬於婚後二人世界,結婚買新房,要裝潢的階段。但也不排除發生驚喜(嚇),跨越到下一階段的可能。
想問知道這些階段有什麼用?其實是提醒大家裝潢要有「前瞻性」,不能只著眼於眼前的需求,還得具備長遠規劃的意識。避免入住後三年一小改,五年一大改,費錢又費時。這時候你又想問了,世事難料啊,我又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說到這里,房哥就給大家支兩招,延長房子」保質期」的重要法則,可要記牢嘍!
延長房子「保質期」的兩大重要法則
1、不要小看了基本款的生命力
看看某某庫每年瘋搶的衣服,包括你衣櫃的衣服,常穿的說到底還是那些基本款。
浮誇到不行的歐式風,四不像凌亂的配色。個性倒是個性了,但兩年之後呢?是不是尷尬得「摳出了三室兩廳」?
▲同樣是北歐風,但背景牆顏色一變,撞色抱枕一點綴,耐看又有趣。
▲金屬、玻璃、絲絨,這幾種元素搭配在一起,不張揚卻更顯格調。近年來還有在新中式之上增加輕奢元素,兩個風格其實都屬於基本款,但一疊加(可以理解成穿搭中的疊穿法),呈現出1+1>2的驚艷效果!
所以,在追逐時尚之餘,房哥覺得,你或許應該停下來看看這些常見風格,增加自己喜歡的元素,同樣能打造出專屬的魅力。
2、儲物空間會超級變變變更友好!
尤其處於跨階段的家庭,有的東西說不準什麼時候就不需要了或者不想要了。如果哪哪兒固定死,沒有可變空間,那真是令人抓狂!
主臥大衣服多,不一定要做整牆衣櫃。因為在實際生活中會發現,一些隔夜衣或常穿衣,總要打開櫃門拿,反而會覺得麻煩。
▲這種可自由組合的收納架,抽拉籃、掛衣區、疊放區,通通根據自己需求來決定。不需要了也能拆掉他用。
像閨蜜這種買了三室,但沒這麼快要孩子,目前以事業為重的階段,第三間房就按需規劃。
▲比如變身客房+書房+儲物間,牆面內嵌櫃子,上方設計開放格,下方背板增加長台面。收起來是個書桌,上方書本也能順手拿取,側翻放下來秒變單人床,特別節省空間。
有孩子的家庭,孩子長得快東西又多,收納空間要夠但也要靈活。
▲兒童房床下預留一些空餘空間,不用分隔,孩子根據想收納的物品,選擇不同規格的收納盒進行收納,從小培養孩子的收納習慣。
裝潢前不僅僅要收集各種效果圖,還要了解自己所處的居住階段,這樣在與設計師的溝通中,才能對自己的裝潢需求表達得更準確,設計師也能更快把握你所想所需,設計出令你滿意的方案,減少返工,豈不是皆大歡喜!
所以,本期這篇內容你get了嗎?自己消化完後,別忘了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