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航母遼寧艦入列10周年,新時代的人民海軍已經邁入「三航母時代」。目前,我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正按計劃開展系泊試驗。
此前報導
「福建」艦測試電磁彈射系統最富挑戰性,中國海軍在核動力技術上存在差距
中國第3艘航母「福建」艦於今年6月17日下水,至今已超過1個月。軍事分析家說,其還要經過舾裝、測試、海試,之後才能入役,這個過程需要好幾年。
軍迷7月17日拍攝並上傳到微博的照片顯示,「福建」艦上控制塔上的兩個安裝基座還空著。不過,「福建」6月下水時,這兩處都有遮蓋,此處很可能是安裝346型先進「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AESA)的地方。
資料圖
台灣海軍前艦長呂禮詩說,雷達系統應該會在舾裝作業中安裝。舉行下水儀式時,由於看到這些洞不好,所以主動電子掃描陣列雷達的安裝基座由飾板覆蓋。他指出,下水表明它的主結構和推進系統已完成。
呂禮詩還說,「福建」艦延遲下水,意味著許多水下工程測試,還有其他後續作業也很可能延後。最初各方預料,它會在4月23日中國海軍建軍73周年時下水,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上海封城而延後。
而最新的照片顯示,控制塔上的部分窗戶被封起,而下水當天原本在艦首出現的1130型近防炮似乎已被拆下。此外,照片也顯示,電纜連接著艦體和岸上裝備。
資料圖
中國軍事專家李傑說,舾裝作業將包括安裝武器系統,還有啟動推進系統。他指出,由於當時推進系統沒啟動,「福建」艦並沒有電,因此為了舾裝,需要電纜接上岸上電力。而航母下水後,結構在水壓下會有所變化,所以武器系統和其他重要裝備會在下水後安裝。此外,李傑推測,「福建」艦要完成舾裝,展開系泊試驗,起碼還需要6個月。
另一方面,北京軍事科學「遠望智庫」研究員周晨明指出,最新的照片顯示,「福建」艦要交付海軍,可能還需要好幾年。他說,測試裝備電磁彈射系統(EMALS)的航母,要比測試裝備傳統蒸汽彈射系統的航母來得複雜,也更富挑戰性。而「福建」艦很可能會像「福特」號(CVN-78)一樣,遭遇類似的發展難題。
而「福特」號是美國最昂貴的軍艦,前後花了14年,並砸下133億美元研發打造。在它下水後超過3年美國海軍才接收,後來又耗費5年,遭遇無數技術問題後,今年4月它才進入戰鬥狀態。
而令人關注的是,「福特」號採用核動力,可以長期在公海執行任務。
資料圖
此前很多軍迷猜測「福建」艦也會使用核動力,但是沒有,因為對中國來說,大型水面艦使用的海軍核反應爐完全是嶄新的技術。中國為攻擊型潛艇和彈道導彈潛艇開發了核反應爐,可是最大的現役094型潛艇排水量為1.1萬噸,大約僅有「福建」艦的15%。而核動力航母最重要的優勢,就是只要艦上有足供約5000人使用的存糧和飲水,便能在海上高速航行,進行遠距軍力投射,前後可長達8個月。
周晨明說,「福建」艦上的供電系統要很強大,這樣才能夠電磁彈射系統使用,而這無論對解放軍,還是美軍來說,都不容易。
而李傑說,中國海軍和美國海軍的全球戰略不同,中國海軍只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域航行。他稱,中國海軍執行保衛領土主權,還有護衛中國商船等任務,柴油動力航母就夠強大了。
李傑還稱,現實在於,中美海軍核反應爐技術仍有很大的差距。
周晨明稱,基於安全理由,並從科研的角度看來,不值得冒太大的風險,倉促追求核動力航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