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給了中國一個教訓:用血的教訓證明戰爭三大鐵律(下)

俄羅斯給了中國一個教訓:用血的教訓證明戰爭三大鐵律(下)

這場戰爭的邊界是什麼?在什麼情況下停戰?開戰前,俄羅斯人很顯然沒有認真去想過;而且直到現在,他們也沒弄明白。這場戰爭的邊界是什麼?什麼情況下會休戰?戰前,俄國人顯然沒有認真思考過這個問題;直到現在,他們都不明白。

戰爭開始時,俄國人的目標是解除烏克蘭的武裝。從基輔撤軍後,顯然這個目標已經無法做到了。烏東四州投入俄羅斯後,他們的目標似乎變成了拯救烏東四州和克里米亞。

去年9月烏克蘭發動哈爾科夫和弗里德曼反擊後,俄羅斯的操作就更讓人看不懂了。看起來已經變成能救多少就救多少了,但這不就意味著把戰爭的主動權交給了烏克蘭和背後的北約嗎?

俄羅斯給了中國一個教訓:用血的教訓證明戰爭三大鐵律(下)

那問題來了:俄羅斯每一步行動似乎都沒想過,如果達不成該怎麼辦?這就是問題所在:俄羅斯似乎沒有想好每一步棋。如果做到不了呢?

對比一下1979年中國對越南的自衛反擊戰。當時越南背後還有蘇聯,也能得到持續的支持。但從一開始,我們的目標就很明確,就是要狠狠揍他一頓,迫使越南從柬埔寨撤軍。

這個目標達成後,我們迅速撤出。即使後來不甘心的越南繼續在邊境興風作浪,我們還是像一座大山一樣堅持著,只留下一只胳膊陪他玩,早就把目光放在了東南沿海的改革開放上。

經歷了幾個月的戰亂,烏克蘭依然燈火通明,就不說了。問題是俄羅斯直到現在還沒有吸取教訓。現在美國和北約已經開始向烏克蘭提供大規模援助,顯然要保住烏克蘭東部的四個州是非常困難的。至少你要經歷一場巨大的戰爭,承受難以想像的損失。

俄羅斯給了中國一個教訓:用血的教訓證明戰爭三大鐵律(下)

這種情況下,就應該果斷捨棄一些東西,比如放棄烏東四州,重點保住克里米亞。而不是為了一塊原本就不是自己的領土,進行毫無意義的長時間、大規模消耗。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果斷放棄一些東西,比如放棄烏東四州,重點保住克里米亞。對於一個不屬於自己的領地來說,並不是無意義的長期大規模消費。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中立國家選擇支持烏克蘭?因為所有的兄弟都明白,這個大毛哥只知道拿著棍子往前沖。如果他打不過,他會換一根更大的棍子。他們不關心形勢發生的巨大變化。

事實上,俄羅斯完全可以單方面撤軍。至於烏克蘭和北約是否同意協議,那需要考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