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文圖|唐燕(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兒童的成長受到其所處空間的安全性、可達性、豐富性等所影響,因此空間成為保育人類未來接班人健康發展的重要物質載體。如何將城市空間營造得更加「兒童友好」,將空間的設計與使用權利賦能給兒童,這已經成為城市規劃設計領域日益興起的重要議題。
兒童天然地對身邊的環境充滿好奇心和探索力,對空間有著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認識。圖1是一個剛滿6歲的孩子在國慶節期間完成學校布置的「認識數字」作業時,提交的一組隨筆繪畫——關於國慶出行路遇交通擁堵的小故事。從中可以讀出孩子眼中的世界:堵成長龍的公路、事故不斷的汽車、滿滿當當以及格局複雜的大型停車場、有綠地和鄉村建築的農場……每一處稚嫩的下筆都折射出孩子對城市與空間的思考,展示了兒童認識城市空間和參與空間設計的可能性。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兒童繪畫:國慶出行的城市空間體驗與思考

  借助「家長進課堂」契機,我們在清華附小的二年級課堂上嘗試了一堂城市規劃設計科普課。規劃師通過向孩子們解釋北京的「城市病」以及「治病」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構建起城市空間體系的基本認知,並通過「貼圖」遊戲,帶領兒童「規劃設計」出了一座「竹子新城」。同學們積極的課堂反饋與規劃參與,進一步證明和揭示了兒童思考城市空間與設計城市空間的內在潛力。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家長進課堂」的城市規劃設計科普

「自由、安全、好玩」是兒童友好型城市空間的典型特點,在全球範圍內,這樣的空間創建行為正在通過不同的方式和途徑得到探討與落實,涉及到城市公園、商業、市政基礎設施、住宅、交通換乘、道路等空間,如鹿特丹森林區的自然遊樂地、美國夏洛特市政中心遊樂場的家庭友好型設施等。在北京,隨著城市建設從「增量擴張」向「存量提質」轉型,城市微空間的改造升級和品質提升成為重要任務,這為精細化地再塑城市建成環境,滿足兒童、老人、青年人等不同類型人群的空間發展需求提供了重要契機。

  北京自2019年正式建立「責任規劃師」制度,通過推動專業技術人員「下基層」來服務基層規劃建設,以做到空間的共商、共建、共治。這為鼓勵與我國傳統城市規劃所不同的「參與式」規劃設計提供了機制保障。通過擔任對接街道的責任規劃師,我們推行了朝陽區小關街道和海淀區紫竹院街道的「兒童參與式」設計實踐。學者哈特(Hart R A,1992)根據兒童參與式設計的「參與程度」提出了八級梯子模型,包括以「被操縱、裝飾、象徵性」為特點的「非參與」階段,以及「指定但告知兒童、與兒童商量並告知他們、成人提案並與兒童分享、兒童提案並由成人指導、兒童提案並與成人共同決定」的五級「參與」階段。以此為依據,我們嘗試的小關街道的狹縫空間牆繪活動處在「成人為兒童指派任務」的階段,而紫竹院魏公街口袋公園的兒童參與式設計,通過多元主體的共商共治,開始向「兒童提案」的第六級及其以上層級邁進,是做到兒童深度參與設計的有益嘗試。

  

  兒童參與的

  小關街道狹縫空間牆繪行動

  

  社區空間的小微改造往往需要的是充滿人文關懷和溫度的日常行動。2019年8月,小關街道惠新里的住總小區迎來了熱鬧的一天。街道責任規劃師團隊匯同街道辦事處、北方工業大學、在地居民共同完成了社區狹縫空間的牆繪改造。更新行動通過空間整理、牆繪激活、居民參與來做到城市消極空間的積極變身,從細微著手激發整體帶動下的綜合社會效應。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住總社區狹縫空間現狀與牆繪活動策劃

住總社區的狹縫空間位於鄰里中心背後,是一段被人遺忘的盡端式胡同。這里破敗的牆體、斑駁的地面、堆積的雜物,每天都在訴說空間的不足。策劃小組發現了它的潛在價值,並在歷經10個月的價值定位、行動構想、居民動員、多方磨合之後,終於順利實施了這次倡導兒童和居民一起動手的牆繪微更新方案。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分步驟的兒童參與式社區牆繪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分步驟的兒童參與式社區牆繪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分步驟的兒童參與式社區牆繪

狹縫空間的改造是一個漸進式過程,通過分步驟的工作推進讓效果逐步呈現,由此獲得居民日益增加的關注和認同,形成「從兒童到成年人」的全民參與繪畫行動。無論是孩子們的駐足圍觀,還是躍躍欲試的親自上陣,他們動手畫下的每一筆、每一劃都不會比專業人員遜色——盡管這些筆觸可能是稚嫩的、不完美的、小心翼翼的,但他們代表了「集體」與「我們」,是充滿力量和能量的繪畫。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分步驟的兒童參與式社區牆繪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住總社區狹縫空間現狀與牆繪活動策劃

  魏公街口袋公園兒童參與式設計

  

  魏公街兒童參與式設計項目涉及的口袋公園用地總面積約800平方米,位於紫竹院魏公街的西頭,是道路南側人行道以內一片被圍起來的狹長小綠地。為了將這片封閉的綠地解放出來,成為能被進入使用,可以服務北外附小的家長、孩子以及周邊民眾的口袋公園,紫竹院街道決定延續其2018年在海淀實驗小學發起的「小小規劃師-規劃有你更精彩」活動,借助政府專項基金支持下的更新改造契機,探索「大手拉小手」的參與式規劃設計。設計行動在紫竹院街道辦事處、清華大學(街道的高校合夥人)、北京建築設計研究院責任規劃師團隊、社區青年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等機構和團隊的緊密合作下,歷經幾個月的策劃與推進,最終形成了基於兒童參與的初步設計成果。

  參與這項設計實踐的孩子基本都是北外附小4~6年級的學生。要把孩子們的理想變成現實,關鍵在於想辦法讓他們將無邊際的想像力約束在一定條件和一定空間中進行設計,而不是自由繪畫。做到這個目標需要進行精細化的過程設計,並在每個流程中溝通和觀察孩子們的反饋,不斷調整和優化引導方式與方法。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魏公街口袋公園的兒童參與式設計啟動儀式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魏公街口袋公園的兒童參與式設計啟動儀式
概括起來,五個關鍵步驟在魏公街口袋公園的兒童參與式設計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社工組織推行的旨在建立平等與信任關係的團隊建設活動,由此迅速拉近設計導師與兒童之間的距離;(2)帶領兒童對設計場地開展測繪並記錄測繪結果,幫助孩子們準確理解設計對象,建立起針對設計空間的尺度概念;(3)組織兒童圍繞「設計目標」與「功能需求」開展「頭腦風暴」式討論,並借助在地觀察和公眾訪談結果,形成設計需求清單;(4)遴選簡潔、關鍵、難度適中的設計圖繪要素教授給孩子們,使他們初步掌握專業的空間設計圖示語言;(5)個人設計與集體討論相結合的方案形成。設計導師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越俎代庖,而要充分給予孩子表達的機會、思考的機會和反駁的空間。經過五個步驟的錘煉,魏公街口袋公園的兒童設計成果初具雛形,接下來面臨著如何轉換成專業技術圖紙以及施工落地等後續挑戰。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魏公街口袋公園兒童參與式設計的五個關鍵步驟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魏公街口袋公園兒童參與式設計的五個關鍵步驟

  

  結語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通過兒童參與式設計來獲取城市空間的改造建設方案,是做到「空間共享」與「人人平等」的規劃途徑之一。一方面,將城市規劃知識帶入兒童基礎教育課堂,不僅可以幫助孩子們更好地理解和認識自己生活的場所,同時也是樹立兒童環境觀、家園觀和社會觀的重要方式。另一方面,兒童參與式設計亦是從小培養孩子們「主人翁」精神和「創造力」的積極途徑,孩子們參與下的空間設計成果往往能夠更好地契合兒童的真實需求,為落實「以兒童為中心」的城市空間建設奠定堅實基礎。

本文刊載於《人類居住》雜誌

  2021年 第 1 期

歡迎在朋友圈轉貼,轉載請聯繫後台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
兒童房室內設計「人居視點」兒童與空間:城市微空間的參與式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