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官方回應了!近期會全面放開嗎?

11月12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商務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中心相關負責同志及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出席發布會並回答媒體提問。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覓風表示,昨天,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發布了進一步優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20條措施。第二十條優化措施是對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鬆防控,不是放任不管或「躺平」,而是進一步增強防控的科學性和精準性,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覓風說,要堅定不移地堅持「以人為本,生命至上」的方針,堅定不移地實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戰略,堅定不移地實施「動態清零」的總方針。要堅持科學精準,立足預防、早治,快速處置突發疫情,防止疫情外溢和大規模反彈。要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產生活服務,切實滿足疫情處理期間基本生活、醫療等民生需求,解決好人民群眾的實際困難。要堅決克服簡單化和「一刀切」,堅決整治層層加碼,解決好群眾反映的問題。

優化後,措施可以明顯緩解。

隔離資源緊張和流量調整壓力。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雷表示,中國人口眾多,尤其是弱勢人群數量眾多,尤其是老年人口,在中國占有很大比重。這些都是基本國情。而且醫療衛生資源總量相對不足,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分布不夠均衡。根據第九版防治規劃等政策實施的評估結果,經過專家深入研究論證,提出了二十條優化完善的政策措施。

之後,優化後的措施可以明顯緩解各地在疫情處置中遇到的一些瓶頸和障礙,如隔離資源相對緊張、隔離室不足等。另外,調流壓力很大,調流人員相對不足。一定程度上取消了密切接觸者的決定,可以更好地集中流行病學調查人員的精力和時間,更好地做好風險區域和密切接觸人員的排查和風險控制工作,以更低的成本在最短的時間內控制疫情,平衡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關係。

這種調整和優化是基於科學認識和循證研究的新成果。這不是放鬆,也不是「躺平」,而是為了更準確、更科學地做好疫情防控和處置工作。

關閉隔離時間減少2天。

節省30%的隔離資源。

國家疾控中心副主任常表示,對於密切接觸者,將「7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健康監測」的管理措施調整為「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丟失2天可節省30%的隔離資源。

評估顯示,密切接觸者感染的風險非常低。通過不再判斷緊密連接,可以節省服務保障的資源。中風險區陽性檢出率低,有風險但不大。但中危區劃定後,更多的人被控制,出行和流動受到限制,同時更多的基層勞力者被消耗。因此,取消中等風險區的判斷。

常說,所有的調整都是正當的。將「7+3」改為「5+3」的措施不僅不嚴,而且要求更高的標準。這些調整要求防控工作更加科學、規範、快速防控,該管的重點風險要管。該執行的要執行,該取消的堅決取消。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協調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交通運輸部:糾正「層層加碼」

切實落實「五個嚴禁」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副司長韓景華表示,最近,部分地區出現貨車通行「超重」、管控過度等問題,導致當地物流不暢,影響正常生產生活。對此,交通部將繼續加大工作力度,加強監管和轉辦,堅決糾正「一刀切」、「一刀切」的行為,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全力為穩定經濟市場提供有力的運輸服務支持。

交通部將認真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最 新髮布的優化防控20條措施,督促各地落實精準交通管控政策,切實做到「五個嚴禁」:嚴禁擅自關閉交通物流基礎設施、限制運輸服務;嚴禁以車輛登記地、戶籍地為依據限制貨車通行,疫區可能有行程;嚴禁「一刀切」限制封閉區域末端配送,切實打通配送「最後一米」;嚴禁實施「沉默」或封閉管制管理的城市限制貨車進出。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重點生產生活物資運輸、重要物流樞紐集散等卡車和車輛的暢通;嚴禁以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為由限制貨車通行,嚴格落實「挑、走、追」要求。

專注的必要性並沒有降低。

消除再次孤立我國的措施。

做進一步的優化和調整。

對於未來是否會逐步取消集中隔離的做法,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王麗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種新的傳染病,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宣布新冠肺炎疫情是「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事件」。對於這樣一種新的傳染病,從其危害來看,我國對新冠肺炎的感染者的密切接觸者實施了集中隔離。這一措施是切斷傳染病傳播途徑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近三年的防疫實踐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項優化措施縮短了對密切接觸人群和高危區域溢出人群,以及完成閉環作業的高危崗位從業人員進行集中隔離的周期,或由以前的集中隔離調整為居家隔離或健康監護。這種調整是根據病毒的新特點和前期防控、研究、總結、優化的實踐,在數據和證據的基礎上做出的,並不意味著集中隔離的必要性在降低。今後,隨著病毒的不斷變異、對該病認識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內外疫情的變化,不排除進一步優化和調整我國的隔離措施。

近期會全面放開嗎?官方回應

20項措施中,加強醫療資源建設,做好住院床位和危重床位準備,增加治療資源,加快相關藥品和醫療設備儲備。是否意味著近期將全面放開?

雷回應稱,中國應建立符合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適應公共衛生安全形勢的強大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今後,我們將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基調,遵循「小步快走,不停頓」的原則,根據病毒變異特點、臨床救治的實際認識和我國防控能力的提高和提升,根據形勢優化調整防控措施,切實維護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

北京解除長期滯留京外人員的購票限制。

不再判斷子緊連接。

12日,在北京市第411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北京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和建介紹,北京啟動長期在京外人員專項救助,梳理京外風險縣居住人員情況,推動解除彈窗限制和購票限制,於昨晚24時生效。主動對接梳理滯留京外1個月以上且願意回京的人員,及時推送至回京人員服務系統及時處理。

徐和建介紹,北京市堅決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出台的進一步優化防控工作的20條措施。從今天起,將調整密切接觸者和入境人員的隔離期限,不再識別密切接觸者,調整風險區域等級和入境人員陽性判斷標準。

12日零時至15時,北京新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98例。

包括6名社會篩查人員。

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劉小鋒12日通報,11月12日零時至15時,北京市新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病例98例。

其中,隔離觀察人員92人,社會篩查人員6人;朝陽區61家,昌平區10家,海淀區8家,順義區4家,西城區、豐台區、通州區3家,懷柔區2家,東城區、房山區、大興區、經濟技術開發區各1家。重度1例,一般6例,輕度81例,無症狀10例。

廣州海珠區實時疫情擴散指數降至1.6。

身材大,還是高水平。

12日,廣州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會上,廣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黨委書記、新聞發言人張介紹,海珠區疫情最新實時傳播指數(Rt)已降至1.6,但由於體量較大,仍處於高位;荔灣區實時傳輸指數(Rt)也在連續5天上漲後,由2.9降至2.7;此外,這兩天番禺區的上漲趨勢得到遏制,實時傳輸指數(Rt)從3.0降至2.7。

周斌說,這說明多區域聯動對控制疫情跨區域滲透起到了效果。但是,全市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天河、越秀區實時傳輸指數(Rt)企穩後,這兩天有所回升。白雲區疫情也一直處於膠著狀態,實時傳播指數(Rt)持續維持在1.1-1.2。

編輯:張南·張靜

剛剛官方回應了!近期會全面放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