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0月3日,「2022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獎名單揭曉,瑞典科學家斯萬特·帕博(Svante Pbo)獲得獎項,以表彰他對已滅絕人種的基因組和人類進化的發現。
父親也曾是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1955年4月20日,斯萬特·帕博出生於瑞典斯德哥爾摩,他的母親是從愛沙尼亞流亡到瑞典的化學家凱琳·帕博,父親為瑞典生物化學家蘇恩·伯格斯特龍,1982年因發現前列腺素及其相關的生物活性物質,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因為是非婚生子女,帕博從小跟隨母親長大。
在很小的時候,帕博就表現出對考古研究的興趣,他的房間堆滿了史前瑞典人製作的陶器碎片。十三年歲那年,帕博和母親一起到埃及度假,第一次接觸到木乃伊,萌生了研究木乃伊的想法。因此,1975年最初進入烏普薩拉大學。並於1986年,取得烏普薩拉大學博士學位。
1990年,他成為德國慕尼黑大學教授,並於1997年,擔任馬普進化人類學研究所所長。1999年,在德國萊比錫創立了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至今仍活躍在該研究所。同時,他還是美國、瑞典等國的國家科學院院士。
帕博曾於1992年獲德國科學基金會頒發的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獎。2007年,被評為《時代》全球最有影響力百人之一。2008年,被《新科學家》評為8位年度科學英雄之一。2016年獲得有著豪華版「諾貝爾獎」之稱的「科學突破獎」(Breakthrough Prizes)。
開創了古基因組學,透過基因發現人類進化之謎
關於我們人類從哪里來的問題,學界長期存在爭議。
作為古遺傳學的創始人之一,斯萬特·帕博通過古DNA技術,成功測得滅絕的古人類——尼安德特人的線粒體DNA,繪制並在《科學》雜誌發表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
1997年,帕博和同事報告了對尼安德特人線粒體DNA的測序結果,這是科學家第一次從已經滅絕的人類身上提取到DNA並成功進行了測序。更重要的是,斯萬特·帕博證明了人類的祖先曾經距離尼安德特人如此之近。此後,帕博一直致力於對尼安德特人的研究。
諾貝爾獎委員會認為,斯萬特·帕博建立了一門全新的科學學科——古遺傳學,他從化石中提取、測序並繪制了尼安德特人基因組草圖,並分析了所有現代人類和已滅絕人種的基因差異,他的發現為探索我們何以成為獨特的人類提供了基礎。此外,他還轟動性地發現了一個以前不為人知的人種——丹尼索瓦人。
「人類一直對其起源感到好奇。我們從哪里來,我們與那些在我們之前的人有什麼關係?是什麼使我們,智人,與其他人類不同?」諾貝爾獎委員會的頒獎聲明寫到。
根據頒獎聲明介紹,帕博還發現,在大約7萬年前從非洲遷出後,基因從現已滅絕的人種轉移到智人身上。這種古老的基因流向當今的人類,在今天具有生理上的意義,例如影響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
參考資料:
①Nobel in medicine awarded to Svante Pääbo for discoveries on human evolution, By Carolyn Y. Johnson,October 3, 2022,Nobel in medicine awarded to Svante Pääbo for discoveries on human evolution – The Washington Post
②Meet Svante Paabo, the 2022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His father won it in 1982,October 3, 2022, Meet Svante Paabo, the 2022 Nobel Prize winner in Medicine. His father won it in 1982 – SCIENCE News (indiatoday.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