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車臣共和國主管人卡德羅夫3日在社交媒體Telegram上發文稱,自己三個分別為14歲、15歲、16歲的兒子很快將赴烏克蘭前線。他的這一表態很快引發法新社、英國《衛報》等多家國際媒體的關注。
卡德羅夫 資料圖
根據卡德羅夫在Telegram上發布的內容,他先是寫道:「未成年的年紀不應該妨礙我們祖國的保衛者接受訓練。盡管車臣共和國第一任主管人、俄羅斯英雄阿赫馬特-哈吉·卡德羅夫的孫子阿赫瑪特、埃里和阿達姆分別是16歲、15歲和14歲,但他們很久以前就開始接受軍事訓練,大概是從很小的時候開始了。只會進行射擊是不夠的,他們學習使用各種武器、在任何距離以外使用這些武器,以及理論基礎。我一直認為,任何一位父親的主要目標都是讓孩子們嚴守教規並教導他們保護家庭、保衛人民和祖國。」
卡德羅夫三個兒子 圖源:《莫斯科時報》
卡德羅夫還說,「阿赫瑪特、埃里和阿達姆已準備好在開展特別軍事行動的區域運用自己的技能。我不是在開玩笑,是時候在真正的戰鬥中展示自己了,我只會對他們的這一追求表示歡迎。他們將很快赴前線,在(俄烏)接觸線附近局勢最複雜的地區開展行動」。
卡德羅夫在Telegram上所po文子部分內容的截圖
卡德羅夫還配了一段他的兒子在射擊場訓練的視頻。
自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以來,俄羅斯車臣共和國主管人卡德羅夫及其車臣安全部隊就格外引人註目。2月25日,俄宣布對烏特別軍事行動的第二天,卡德羅夫便在車臣首府格羅茲尼舉行「萬人誓師大會」,宣布有7萬名車臣人自願為俄羅斯而戰。第二天,卡德羅夫通過社交媒體發布了一段車臣安全部隊士兵在烏檢查站升旗的視頻,首次證實其部隊已在烏境內參加軍事行動。
在隨後的烏克蘭衝突中他更是多次發表自己對於戰局的評論,10月1日,卡德羅夫曾發文分析俄軍戰局不利原因,談及俄方接下來應採取哪些措施,卡德羅夫稱,「在我個人看來,應該採取更嚴厲的措施,比如在邊境地區宣布戒嚴,以及使用低當量核武器」。他還表示,沒有必要在作出每個決定時都考慮美西方。
延伸閱讀
聽普京講話「淚流滿面」的卡德羅夫:曾在車臣戰爭中失去420位親人
日前,俄羅斯車臣共和國主管人卡德羅夫頻頻引發媒體關注。俄烏衝突爆發後,卡德羅夫一直堅定地支持普京的決定,只是在9月初透露了一下想「歸隱」的信息。
俄羅斯車臣共和國主管人卡德羅夫
卡德羅夫:15年鐵腕治車臣,9月初突萌退意
9月3日,現年45歲的卡德羅夫稱,他應該「無限期」休假,卡德羅夫自2007年以來一直以鐵腕統治車臣,他表示,「我意識到擔任這一職務已經很長時間了,我認為已經到了需要離開的時間了。」
他的這一「意外」言論引起了各種猜測。由於他此前也發表過類似言論,也一直未卸任,這引發了人們對他是否正在認真考慮辭職或僅僅在尋求克里姆林宮「恩惠」的猜測。有分析指出,這種說辭通常是在他想從普京那里獲得什麼才出現的,至少是想獲得公開支持。據卡德羅夫9月6日的最新說法,他近期內不打算卸任車臣首腦一職。
9月末,卡德羅夫再次引起媒體的注意。當地時間9月30日,頓涅茨克、盧甘斯克、紮波羅熱與赫爾松四地加入俄羅斯聯邦條約簽署儀式在克里姆林宮的格奧爾基耶夫大廳舉行。俄羅斯各區主管人、部長、參議員和眾議員應邀出席。普京在簽署儀式上發表講話時,卡德羅夫被媒體拍到「淚流滿面」。普京當時說:「人們將他們的精神聯繫傳遞給了子孫後代,盡管經歷了種種考驗,但他們多年來一直對俄羅斯充滿愛。沒有人能摧毀我們心中的這種感覺。」
當地時間10月1日,當得知俄軍從烏克蘭紅利曼(也稱利曼)居民點撤離後,卡德羅夫發表憤怒聲明,呼籲採取更嚴厲措施,稱應該考慮在烏克蘭使用低當量核武器。紅利曼是頓涅茨克地區北部重鎮,據報導,這座城市是俄軍在頓涅茨克地區的主要據點和物流樞紐,是俄方將部隊和軍備物資推向前線的重要補給中心。卡德羅夫批評說,失利是由於缺乏基本的軍事後勤,在紅利曼的俄軍指揮官亞歷山大·拉平上校是「平庸之輩」,並建議將他降級並剝奪其勛章。
報導稱,雖然普京其他高層盟友曾暗示俄羅斯可能需要訴諸核武器,但卡德羅夫的呼籲最為「緊迫和明確」。而且,這似乎並不是他第一次這樣抱怨。一段時間以來,卡德羅夫一直對俄羅斯進展緩慢表示失望,抱怨俄羅斯軍隊「太慢,效率低下」。
據報導,卡德羅夫在俄烏衝突中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招募戰士與俄羅斯軍隊並肩戰鬥,車臣部隊一直是前線俄軍先鋒隊的一部分。有消息稱,車臣共和國的部隊今年連續參加了馬里烏波爾、北頓涅茨克等地區的激烈戰鬥。此前有分析指出,卡德羅夫9月初的「離職」聲明可能是出於對本地區官兵與軍備考慮,但實際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卡德羅夫一直堅定地支持著普京的決定。
普京在簽署儀式上發表講話時,卡德羅夫流淚
高加索強人:酷愛槍械、以虎為寵物
據公開資料顯示,車臣共和國是俄羅斯聯邦北高加索聯邦管區下轄的一個自治共和國,卡德羅夫至今已主管車臣15年。
卡德羅夫是普京最信任的主管人之一,兩人的「聯盟」可以追溯到2007年或更早之前。卡德羅夫的父親艾哈邁德·卡德羅夫在2004年遇襲身亡,他本人於2007年3月1日被普京提名為車臣共和國總統候選人,次日經車臣議會投票,當選車臣共和國總統,後於2011年時改稱車臣共和國首腦。
據環球人物報導,卡德羅夫曾在車臣戰爭中失去了420位親人,父親被炸死,自己也先後5次遭遇暗殺。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卡德羅夫行事果斷、擁有數千人的特種部隊、酷愛槍械、以虎為寵物,外界送給他一個綽號——高加索強人。而卡德羅夫是公認的最親克里姆林宮的車臣政治家,一直和「一手提拔他」的普京保持步調一致。
普京和卡德羅夫
2010年,卡德羅夫曾公開將普京稱為「偶像」。環球人物報導顯示,在卡德羅夫提議下,車臣首府格羅茲尼的一條大街以普京名字命名。在命名大會上,卡德羅夫甚至表示,「如果需要,我準備為普京而死。由於他,我們迎來了車臣一片和平與安寧景象的今天。」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卡德羅夫也在一直堅定地支持著普京的決定。有分析稱,卡德羅夫參與到烏克蘭衝突中並不令人意外,因為車臣軍隊此前也曾這樣做過。車臣部隊在衝突中的影響並不清楚,有些消息指出他們是主力軍之一,而且卡德羅夫還曾聲稱自己在衝突中前往烏克蘭。
分析稱,卡德羅夫將普京視為「讚助人」。當需要通過提供戰鬥來幫助俄羅斯時,卡德羅夫會趁機展示車臣部隊的力量,然後會得到一些回報。報導稱,卡德羅夫還擅長用社交媒體來打造個人形象。有分析指出,他甚至能說出「最離譜、最華麗和最具煽動性的話」,而所有的信息都像是在自我推銷,以獲得更多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