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可以提升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除了國家認同、人民安居樂業的「軟實力」,科技當之無愧是「硬實力」。
看看美國的納斯達克,生物醫藥,軍工,都在股市整體南下的征程中,超越標準普爾500獲得超額收益。
必備品XLP墊底,增幅僅為1.8倍。仔細看看需求消費的組成股票。寶潔、可口可樂、百事可樂、沃爾瑪等大消費股的黃金時代是在八九十年代。
反觀a股,2019年我們的人均GDP水平應該達到近1萬美元,大概是美國80年代初的水平。我們近年來的消費類股牛市也與美國上世紀80/90年代的牛市相吻合。
在微軟、蘋果、廣電等公司崛起之前,這類消費大龍頭也是美國投資人心目中的「核心資產」。隨後,科技股的崛起分流了這些傳統行業的資金,逐漸導致了現在超過一半的科技股是美國上市公司市值老大的局面。
科技領域的增長具有很高的確定性。問題是,如何坐上a股科創軌道的電梯?我們來篩選一下市場上真正「科技含量高」、管理能力強的基金產品。
1.科技軌道的超額收益
今年排名前三的行業:食品飲料、農林牧漁、電子。
美國股市經過百年發展,法律法規逐漸成熟,在市場上很難賺取超額收益。中國的市場不一樣。隨著市場越來越「有效」,超額收益的機會還是很多的。
今年5月初暴跌收於2906點,現在大盤收於2958點。半年來一直在(2700-3050)之間波動。但從行業來看,電子、食品飲料、家用電器、計算機、醫藥生物等都大幅跑贏指數。可見,在宏觀經濟下行的背景下,業績增長確定性強的行業是結構性機會。
對於大多數投資者來說,食品飲料、家用電器等消費板塊更貼最近常生活,投資者相對容易建立自己的投資選股邏輯。而電子、計算機、生物醫藥等板塊的專業門檻相對較高,再加上上百倍的估值,高收益背後往往有意想不到的風險。
通過公開發行基金產品進行投資可能會更省力。組合投資風險分散,職業經理人的投資勝率高於普通投資者。
看看五一後公募基金的表現。被動型基金方面,科技100指數同期錄得12.9%的漲幅,電子和計算機行業分別做到27.45%和15.23%的漲幅,均大幅跑贏上證綜指。這些指數都有相反的公募指數基金(下圖),但由於大部分成立不到一年,其表現以指數作為參考。
我們來看看主動型基金。自5月7日以來,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均錄得16%左右的漲幅。也遠遠跑贏了上證綜指。
受此啟發,選對行業,獲得行業成長的貝塔,選對管理者,獲得戰勝行業的阿爾法,豈不妙哉?
要想通過投資科技相關基金獲得超額收益,就不得不尋找科技含量高、管理能力強的主動型基金。
2.應該如何選擇科技主題基金?
第一步是確定基金的「技術含量」。
在缺乏優質資產的背景下,半導體行業正在周期底部分配價值。5G的方向有很大的確定性,發展區塊鏈的方向很明確。TMT 空成長過程中沒有透支。
我把市場上所有活躍的股票型和偏股型混合型基金都拔了出來,走了一圈。我把計算機、通信、電子占基金淨資產的比例加起來,剔除了重復基金和規模在1億元以下的基金。獲得了十只「科技含量」最高的基金:
第二步,評估主動投資能力。
接下來,評估基金經理賺取alpha的能力。阿爾法代表相對市場的超額收益。自5月7日以來,市場一直維持結構性行情,但主動型基金經理的龍頭仍能產生40%以上的超額收益。
通過將大比例投資於科技行業的基金與產生最高主動回報的基金進行交集,可以得到分別由潘明、鄭維山、王創聯、蔡松松管理的三只基金:銀河創新成長、國聯優選行業、諾安成長。
第三步,管理者的深入分析。
首先,我們簡單看一下幾個人的簡歷:
從投資年限和管理規模來看,根據WIND的數據,潘明先生和王創聯先生更占優勢。專業上,潘明先生和蔡松松先生有計算機行業背景,後轉行金融行業。
我們來看看幾位經理人相對於大盤和基準的過往收益。
潘明先生投資年限最長,在計算機和通信領域有近10年的經驗。目前掌管的兩只基金今年的表現都大大超過了基準。
曾經由國聯安主題管理,在大行情來臨時仍能產生超額收益,但也在任期內出現大幅回撤,2016年出現階段性跑輸基準。
雖然王創聯先生顯示其在WIND的投資時間不到5年,但他於2008年加入諾安基金,一直從事投研工作。管理的基金行業相對分散,管理的產品波動小於前兩任基金經理,且任職期間均取得正收益。
但是除了諾安研究的入選,管理周期短,參考樣本不足。在2015年市場暴跌時,安精選僅在短期內跑輸了基準。
資料顯示,鄭維山先生過去沒有基金管理經驗。銀河創新成長是他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所以沒有足夠的樣本來分析投資風格和投資能力。
第四步,風格是否容易漂移。
最後,看看這些資金的長期「科技含量」能否保持較高。
在之前的基金定期報告中,潘明先生管理的國聯安優選行業合計均保持在63%左右。雖然占比一直很高,但可以看出今年下半年科技板塊的超配。
諾安成長基金於18年6月由王創聯先生接手。從18年中報來看,科技板塊和股票資產占比明顯上升,可見前任基金經理風格大相徑庭。在王創聯任職期間,科技板塊占基金淨資產的比例較高,科技行業占股票資產的90%以上。
當然,本文不推薦基金。我們只是希望你能建立自己的「基金選擇」邏輯,優化自己的投資組合。
一般來說,要從管理業績入手,結合確定性強的賽道,找出「科技含量」高的基金,再進一步分析管理者的從業背景、從業時間、是否能通過牛熊考驗等因素。
對於年度冠軍基金,還需要了解管理人的策略是否過於激進,是否預留了安全邊際等因素,了解大漲背後的回撤風險。
或許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這是一條在陌生領域掘金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