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9月8日電(記者李)「休市期一過,錢丟了還得贖回來。」最近在各種基金投資的社交平台上出現了很多這種拿著基金的言論。
推薦要看:【基金投資教學精華】基金是什麼?基金怎麼買?怎麼靠基金賺錢?基金入門者觀念速成
觀察了一下,一些有持有期的產品成立後不久淨值大幅下跌,持有期臨近,但還是虧損了。這也讓很多持有此類產品的人下定決心,在持有期到期後立即贖回。
圖片來源:田甜基金網基金吧
「基金賺錢,基民不賺錢」的問題由來已久。基民把持不住,顯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近兩年持有型產品的比例逐漸增加。但顯然,這個問題並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以最近到期的一年期持有基金為例,絕大多數的結果都是負面的。從成立之日起,部分淨值跌幅甚至超過30%。往往基金成立不久,認購人就「深度套牢」了,但等待並不意味著資金的回流。通常,在持有期,產品仍然虧損。於是,很多市民都有了「虧本贖回」的意向。
不僅是一年期的產品,更長期限的產品也有這樣的問題;不僅是公募,還有長期私募。
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並長期持有,應該是基民獲得基金真實投資收益的有效途徑。基民的快進快出成了基金賺錢,基金投資人不賺錢的原因之一。但客觀來說,由於基金公司和基民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如何建立利益一致的機制,從深層次帶動基金公司和從業人員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一直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
去年7-9月,成立了62只持有型產品,只有17只產品有正收益。
Wind數據顯示,去年7-9月,新基金髮行連續三個月處於高峰期,一年期持有型基金共成立62只。截至9月7日,這些基金成立以來的平均收益率為-6.31%,過去一年的平均收益率為-6.27%。
其中,僅有17只基金近一年取得正收益,其餘45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均為負。
產品方面,去年7月6日成立的匯盛優勢企業,近一年的業績回報為-29.49%,成立至今已跌逾30%。從基金合同生效日至2022年6月底,惠生優勢企業2021年和今年上半年分別虧損1.01億元和3.32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基金經理孫青擔任基金經理不到3年,管理44億元。該產品二季度新能源、半導體、消費、化工等領域的龍頭股。被重倉,而第一季度前十名的位置全部被取代。
圖片:田甜基金
成立於去年7月8日的東方品質消費,持有一只同樣一年虧損較多的產品,近一年跌幅達27.59%,成立以來的業績回報為-36.33%。這意味著該基金成立一年後不久,單位淨值就跌破了0.7元。從持股情況來看,該基金持有白酒、醫藥、家用電器等領域的多只消費白馬股,一年多來業績持續不佳。
此外,金鐘鑫瑞優選公司、嘉實前瞻先鋒公司、華夏成長機會公司、景順長城景榮產業機會公司成立以來單位淨值跌幅均超過20%。
如果Min近期贖回上述產品,浮虧就變成實虧了。
圖片:匯盛優勢企業一年持有期靈活配置混合型證券投資基金2022年中期報告
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基金規模是收取管理費的基礎。基金規模越大,可以收取的管理費就越多。於是,基民賠錢,基金公司賺錢的邏輯繼續。
也有惠生優勢企業持有一年。該基金成立於2021年7月6日。雖然產品表現不佳,但基金規模並沒有因為贖回的限制而迅速縮水。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該基金收取的管理費分別達到1311.31萬元和1047.86萬元。
但去年下半年成立的一年期持有基金給基民帶來的體驗不佳已成定局。不難推測,很多投資者會在第一個開放持有期選擇「止損」進行贖回。雖然一年並不足以衡量一只基金的優劣,但如果你被「鎖定一年」,還是希望在鎖定期內賺錢。
持有產品的收益從頭到尾相差110%。
持有型產品出現的時間不長。首只持有型主動股票基金成立於2018年。三年多時間里,表現最好的持有型主動股票型基金累計回報63.68%,表現最差的是2021年5月成立的光大陽光人壽,持有18個月,累計虧損47.95%,相差超過110%。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金公司設立持有型產品的目的是為了提升投資者體驗。對於這類有持有時間要求的產品,產品期內的淨值增長率等於客戶的收益率。但持有期到期並不意味著投資的結束,只是一個觀察節點。投資者需要綜合考慮市場走勢、基金產品變化、自身資產配置等因素來決定是否繼續持有。
「但近兩年市場波動較大,持有期短給客戶帶來的持有體驗差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最近一年成立的持有期較短的股票型基金,最短持有期到期後可能面臨淨值為負的情況。即使區間收益率為正,期間的最大回撤也是對投資者的考驗。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此外,很多業績優秀的持有型產品也在「開閘」後被贖回,基民「好得不行就收」,甚至出現「基金越賺錢基民越贖回」的怪現象。
比如2020年8月成立的安信成長動力,舉辦了一年。截至9月7日,自成立以來,其累計收益已達25.54%。但在去年第三季度,其持有期到期,贖回超過50%。此後,該產品的規模不斷下降。截至今年第二季度,其產品規模僅為成立時的不到30%。
圖片來源:風
誠然,選擇合適的基金產品並長期持有是基金投資者獲取基金真實投資收益的有效途徑,而基金投資者的快進快出是導致「基金盈利,基金投資者無利可圖」的「罪魁禍首」之一。但客觀來說,由於基金公司和基民的利益並不完全一致,如何建立利益一致的機制,從深層次帶動基金公司和從業人員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一直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
今年以來,隨著市場的動蕩和股票型公募基金的負收益,仍然收取大量管理費的公募基金盈利模式頻頻受到投資者的質疑。
針對這一行業長期存在的痛點,易方達、匯添富、華夏、嘉實、博時、建信、中歐、工銀瑞士瑞信銀行、華安、田弘、郭芙、銀華等十餘家知名基金公司正式上報了集合理財基金。
有人認為「營利性」基金主要有三個方向:一是基金不賺錢就不收管理費;二是根據業績分級收取管理費;第三,投資者持有時間越長,成本越低。它使管理者和投資者的利益真正一致,做到了風險共擔和利益綁定。
不過,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無論是否盈利,公募基金都是按照規模收費,這是國際慣例。現在基金公司申報的盈利型基金有望受到部分投資者的歡迎,但盈利型基金未來能否成功,仍取決於其長期業績能否經得起市場的考驗。
本文來自財聯社記者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