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圈出現了新的「海王」。一個人買了1314只基金!
買1314基金要多少錢?沒有幾百萬,也沒有幾千萬,這位來自福建泉州的市民,只花了一萬多元,就買了全市場七分之一的基金產品。
推薦要看:【穩配息策略的10個投資金律】想長遠領息,要靠股基跟債基的資產配置,也就是穩基金+股基自製配息+配息基金組合
「籃子比雞蛋多」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6日,基金公募產品總數為9185只。也就是說,這位小哥哥在基金產品的海洋中開啟了一個「釣魚」模式。平均每只基金投資10元後,他靠自己成為新一代基金「海王」。小哥哥說10塊錢買了一個,買了好幾天。他第一次在花錢的時候感覺到抽筋。
至於為什麼要買1314的基金,小哥哥是這樣解釋的:「1314不是巧合,但也不是為了愛情。我只想用這個數字提醒自己,要長期持有,一輩子。」
網友也調侃道,「原來一萬塊錢也能當金融巨頭!」
「呵呵,別人把雞蛋放在籃子里,他籃子里的雞蛋卻更多!
「基金經理管理1000只股票,他管理1000個基金經理哈哈哈。」恭喜你成為所有a股上市公司的股東!」
當然也有網友問,這樣買真的能賺錢嗎?基金該買多少?
買多少基金最好?
很多市民都聽過一句話,風險需要分散,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以很多基民也認為買的基金越多越好。2020年初,中國基金業協會發布的《2019年全國公開募集基金投資者調查報告》顯示,從持有基金數量來看,38.6%的公民持有< 5只基金,39.5%的公民持有5-10只基金。
但是買的基金越多,風險越分散?
美國晨星曾經做過一個計算,持有的基金數量從1到30不等。同時改變了投資組合中的基金類型,然後計算了五年來每個投資組合的基金業績波動程度。
來源:晨星投資者
結果表明,只有一只基金的投資組合波動性最高,每增加一只基金都能顯著改善波動性。當投資組合增加到7只基金時,波動程度和基金的增加並沒有必然的聯繫,所以並不是基金越多,投資組合的波動就會越小。
來源:上海證券研究報告
上海證券也做過一個計算,結果顯示,當共同基金的數量從1只逐漸變為5只時,下行風險指標在每個持有周期都經歷了快速下降的趨勢。當樣本基金增加到8只時,分散下跌風險的動力就沒那麼強了,加入基金很可能會產生相反的效果。最後的結論是:從純風險量化的角度來看,配置5-8只基金就足以分散下行風險。
結合上面的例子,只要籃子里有一個以上的雞蛋,就可以顯著分散風險。持有5-8只基金可以將風險降低到較低水平,但並不意味著持有的基金越多,風險就可以完全消散。
瀟湘晨報記者郝永奇
更多精彩內容,請下載應用市場「晨視頻」客戶端。歡迎新聞線索,一經采納,有償提供。微信關注:xxcbwx,24小時舉報熱線0731-85571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