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管道買賣基金更划算

哪個管道買賣基金更划算中國資產管理協會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5月底,目前全市場公開募集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6972只,基金規模17.13萬億,資產淨值20.23萬億元;封閉式基金1089只,規模2.48萬億份,資產淨值2.67萬億元。

推薦要看:美國高股利基金-熱門推薦

面對如此大量的公募基金,什麼樣的管道更划算?Jinniu.com分析師龔曼琳表示,公募基金的銷售分為直銷和代銷。直銷由基金公司自己銷售,代銷由商業銀行、證券公司、第三方網路銷售平台等機構銷售。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商業銀行一直是基金銷售的主力軍。投資者買基金喜歡去商業銀行,因為銀行總是給人安全可靠的印象,在銀行買錯的概率至少是低的。在銀行買基金確實有很多好處,比如支付方便,對於資金在銀行理財周轉的人來說更方便。但銀行只是做代銷,投資者購買的基金不是銀行發行的。盈虧其實與銀行無關,基金的申購費也沒有明顯優勢。一般情況下,在銀行買基金需要1.5%的申購費,即使有8折優惠,也還是需要1.2%。而且購買和贖回都需要通過銀行。也就是說,投資者無論買賣多少次基金,都要經過銀行的管道。

和銀行一樣,證券公司也會和基金公司合作代銷基金產品。如果投資者有股票帳戶,一般可以直接通過證券交易帳戶購買ETF分級基金或LOF基金。購買方法和買股票一樣。輸入基金代碼即可搜尋購買。需要注意的是,投資者購買場內基金不需要支付申購費和贖回費,也不需要繳納印花稅,而需要支付券商傭金,就像購買股票的性質一樣。

直接從基金公司官網、官方APP或者直銷櫃台購買基金也是很多投資者購買基金的一種方式。這樣一般沒有中間商賺取差價,基金認購費自然可以相對優惠,搞推廣的時候甚至可以0費率認購。但缺點是基金公司的銷售管道一般只賣自己的產品,產品選擇會受到限制,流程相對繁瑣。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手機投資理財平台應運而生並日益豐富。支付寶、微信理財通、田甜基金網、豪邁基金網等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不斷做大做強。也是代銷基金。相比銀行和證券公司,第三方理財平台的優勢在於產品豐富,費率相對較低,股票、混合、債券、指數等各種基金都有銷售。但這類平台往往營銷廣告較多,可能會干擾投資者的基金選擇。

平安基金研究團隊執行總經理賈智認為,商業銀行和第三方代銷機構在基金代銷方面有明顯不同的特點。銀行客戶數量少,但認購能力高,而第三方機構客戶數量多,認購能力低。這與銀行主要服務於高淨值客戶,而第三方機構大多是普通客戶有關。考慮到第三方機構很難在短時間內大幅提升客戶數量或提升認購能力,銀行管道在資金代銷體系中的主導地位短時間內不會被顛覆。

龔曼琳認為,目前公募基金公司直銷(包括其官網、微信、APP)在費率上有優勢,但第三方平台的費率也比較低,基本申購費率在1%左右。從購買的便利性來說,選擇寄售平台相對方便。代銷平台中銀行和券商的費率較高,第三方平台的費率較低。目前買賣基金的幾種管道各有所長,投資者可以多了解一下,選擇適合自己的基金交易管道。

「商業銀行和第三方基金機構的目標客戶群體不同,目前的利益衝突還沒有達到不可調和的狀態。但是,隨著年輕投資者成長為高淨值客戶,如果第三方機構能夠為高淨值客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滿足他們的個性化需求,未來第三方機構有可能取代銀行成為基金代理業務的主導者,形成以第三方機構為主、銀行為輔、券商和基金直銷為補充的基金銷售格局。賈志說。

作者:本報記者周琳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