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買基金不到一年的新手,被大a傷的很深,去年剛買的時候看某寶推薦的基金,買哪個排名第一。然後發現這筆錢還挺賺錢的,然後就追加投資了。過了一年,直接打回原形,然後發現沒有投資經驗是很吃虧的,於是下定決心買兩本投資書繼續學習。
推薦要看:【基金投資教學精華】基金是什麼?基金怎麼買?怎麼靠基金賺錢?基金入門者觀念速成
至於為什麼要買基金不直接買股票,初衷是因為降低風險,而後才想到,既然要降低風險,為什麼不直接買寬基指數呢,所以才有了最近新的改變。至於為什麼要買基金而不是直接買股票,初衷是為了降低風險,然後我就想,既然要降低風險,為什麼不直接買寬基指數呢?所以最近才有了新的變化。
主要購買的指數基金是中證500,上證50,科創50,滬深300等,只要覺得它在低位,我就會慢慢買入。至於買入的時機其實很簡單,跌多了就會漲,漲多了就會跌,不會看支撐位什麼的數據,但基本都是大V性狀,所以感覺快到底了就慢慢加。然後行業指數是用來博取收益的,風險也相對大。至於長期持有,個人是不太認可的,還是偏向於做小波段,漲10-20個點會慢慢建倉,跌20-40個點才會慢慢買入,如果沒有機會就買債券基金。這純屬於個人見解,經驗有限,有更好的方法歡迎指導。購買的主要指數基金有中證500、上證50、科創50、滬深300等。只要我覺得是低水平的,我就會慢慢買。至於買的時機,其實很簡單。跌多了就漲。漲多了就跌。不會看支撐位的數據什麼的,基本上就是個大V字,感覺快完了就慢慢加。然後利用行業指數來獲取收益,風險比較大。至於長期持有,個人不太讚成,還是傾向於小波段。漲了10-20個點就慢慢建倉,跌了20-40個點就慢慢買入。如果沒有機會,就會買債券基金。這純屬個人觀點,經驗有限。有更好的方式歡迎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