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頻頻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就連常年以娛樂明星為主的微博也出現了「基金」二字。
基金的流行讓不明真相的人第一次有了「投資」的想法,那麼什麼是基金呢?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吧。
說起基金,我們要從大家最熟悉的貨幣基金說起。很多人總覺得自己沒有參與過基金投資,這是一個很大的錯誤。你可能不知不覺就投資了基金,比如餘額寶。
餘額寶的本質其實是貨幣基金。本基金貨幣資產主要投資於短期貨幣工具,如國債、央行票據、銀行存單、同業存款等短期有價證券。簡單來說,貨幣基金一般投資於安全系數高、流動性好的資產。
至此,我們來給大家做一個系統的回顧。基金是什麼?
我們常說的基金其實指的是證券投資基金,是投資者購買基金份額,把錢交給管理人,托管人做財產托管,投資者共擔收益和風險的一種投資工具。
在這個過程中,投資基金的參與主體有四個:投資者、管理人(基金管理公司)、托管人(商業銀行)和基金市場服務機構(證券交易所和證監會)。另外還有監管機構,主要是行業自律組織和證監會。
為了更好的理解它們與基金運作流程的關係,我們舉個例子。
1.雞肉工廠的故事
小明和小紅大學畢業後想開個雞廠,於是一起拿出100萬存款。但是他們不知道養什麼樣的雞會賺得多,就找了一個專業的養雞人,讓他來決定養什麼樣的雞。由於專業養雞人提供決策,小明和小紅會給他一定的管理費作為報酬。但是賣雞賣蛋的錢應該歸小明和小紅所有。
如果雞被黃鼠狼叼走了,或者病死了,不能下蛋,這個損失就由小明和小紅分擔。
上述過程中,小明和小紅是投資人,養雞人是基金經理;賣雞賣蛋賺的錢就是收入,雞蛋買賣的地方就是基金市場服務機構;
小明和小紅將他們的投資款存入一個銀行帳戶,以便養雞人在買賣雞時可以通過這個帳戶提款。但是養雞戶不能直接從小明和小紅那里拿錢。這個掌管錢的機構就是托管人,通常是銀行。
最後兩人靠養雞賺了不少錢。但是,賺錢的整個過程是否違法,養雞人是否違規操作,監督這個過程的是監管者,也就是我們說的行業自律組織和證監會。
2.適合大多數人的理財方法
事實上,公募基金可能是一種適合大多數人的理財方式。這里還有一個小知識點。什麼是公募?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投資者募集資金,主要投資於證券的證券投資基金,屬於公開發行。相應的,有公募就有私募。私募是以非公開方式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投資於證券的證券投資基金。我們將在後面詳細展開這一部分。
公募之所以適合大多數人作為投資理財工具,主要有四個原因:
1、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省心省力;
2.本基金投資的基礎資產透明度高;
3.基金投資門檻低,費率低;
4.本基金運作規範,流動性良好。
從剛才養雞的例子可以看出,選擇基金作為投資對象,相當於聘請了專業人士幫你管理資金。基金經理都是學霸中的學霸,其他中的佼佼者。他們把錢給靠譜的學霸,每年交一點管理費。不香嗎?
此外,公開募集基金基礎資產是透明的,持倉、持股比例等信息每季度、每半年、每年都要公開。根據市場情況和舞台表現,服務體驗相當不錯。而且整個操作過程都是監督透明的。
同時,基金投資的門檻很低。比如你要投資一只白酒股,一股可能超過1000元。按該股最小交易單位計算,買一手(100股)至少需要10萬元。但是買基金就不一樣了。買一只持有這只白酒股的基金,通常只需要1元/10元。
最後,由於基金投資的基礎資產都是標準化產品,基金的流動性相對較好。比如很多貨幣基金,快速贖回可以是T+0,即當天就可以提出贖回申請,通常一個小時內就可以到帳。當然,快速贖回也有一定的份額限制,每天最高1萬元。基普通的商品贖回一般在T+1到帳,權益類產品贖回多在T+2、T+3到帳。如果你急需用錢,基金長期不讓你周轉。
可見,基金投資還是一個適合普通人投資的產品。
3.說說公募基金誕生以來的情況。
那麼公募基金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
與歐美基金公募的歷史相比,我國基金公募起步較晚。
從規模上看,基金的發展過程大致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從1991年到1997年的萌芽階段。1997年7月成立的珠江基金,募集資金近7000萬元,隨後兩年又成立了兩只以上的基金。但是因為發展不規範,央行總行開始整頓。1993年以後,基金髮展幾乎停滯。
第二階段是1998年至2000年的起步階段。因為市場品種僅限於封閉式基金,基金規模很小。中國銀河證券基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三年期基金的淨資產分別為107.42億元、574.6億元和845.62億元。
第三階段是2001-2007年,基金規模爆發。2001年,開放式基金推出,基金規模開始大幅增長。2001年末,基金資產淨值為814.06億元,2006年末增至8564.61億元。2007年,由於牛市的到來,基金資產淨值在年底達到32761.74億元的峰值。
第四階段是2008-2013年,基金規模處於波動期。2013年末,基金資產淨值為30,024.91億元。
第五階段是2014年至今,基金規模再次爆發。2014年末,基金資產淨值達到45,377.35億元。截至2019年底,這一數字已經達到148114.28億元。6年增長了近4倍。
在這種大規模擴張的背後,越來越多的小夥伴加入了市民的行列。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018年末,公募基金總持有人數突破10億,達到11.57億,較2017年增長42.31%。
在此之前,2014年至2017年,基金持有人公開發售總數分別為2.72億份、3.76億份、5.07億份和8.08億份。
根據銀河基金研究中心的數據,截至2004年上半年末,個人持有的基金市值為1371.41億元,占整個市場的54.15%。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全部基金方面,個人持有的基金市值為82925.81億元,個人占比50%。
個人投資者最喜歡買的貨幣基金市值為48303.61億,其次是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分別為20028.75億、8298.36億和4825.07億。
貨幣基金、債券基金、股票基金、混合型基金主要是根據基金的投資標的和倉位來劃分的。
我們稍後將討論細節和好處。記得關注我們的小課堂~
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以上材料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收益最低。投資者應認真閱讀相關的基金合同、招募說明書、產品信息摘要等函件和批准文件,了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根據自身的投資目標、投資期限、投資經驗和資產狀況,判斷基金是否與投資者的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我國基金運作時間短,不能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本基金過往業績良好並不表明其未來業績,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良好並不構成基金業績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