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後回老家辦了個智能養雞場,一鍵手機操作,年收入150萬。

大學生返鄉養雞年收入150萬?很多人看到這個新聞都覺得不可思議。但事實上,這樣的案例真的發生在揚州寶應35歲的小夥子王偉身上。2010年,大學畢業後,王偉回到家鄉,用自己學到的知識辦了一個養雞場。十幾年來,他帶領員工將傳統養雞場升級優化成一個有科技感、生態感的智能養雞場。養雞年純收入達150萬元。3月22日,在接受揚子晚報牛子新聞記者採訪時,王偉笑著說:「我這幾年所做的,就是把在大學里學到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抓住‘雞遇’。我覺得這個收入還不高,還有增長空間空!」

大學生兒子畢業後返鄉創業。

接力「雞冠」爸爸的養雞場

王偉,35歲,揚州市寶應縣夏姬鎮通口村人。2010年畢業於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專業。大學畢業後,他本可以在外面找到一份好工作,但他選擇回到家鄉,從父親王婷玉手中接過「接力棒」,開辦了一個養雞場。

「上世紀90年代,父親以種地為生,一年收入只有4000元。我們一家三口住在老房子里,漏風漏雨,生活貧困。1996年,一個偶然的機會,父親認識了一些專業養雞戶,決定放下鋤頭,做一只‘雞’。」王偉告訴記者,父親是邊學邊做。後來在當地村委會的支持下,他租了空地,建了一個小養雞場,養了500只雞。

大學畢業後回老家辦了個智能養雞場,一鍵手機操作,年收入150萬。

王偉在介紹自家的智能雞舍王偉正在介紹自己的智能雞舍。

為了節省勞力,王婷玉和他的妻子在雞舍里呆了許多年。餵食,清洗,打疫苗,收卵,自己動手。王婷玉說:「別人進來都要捏鼻子,太臭了,我就把臭味打回去,去上班。最累的是打疫苗的時候,需要一只一只的抓雞,一只一只的打。打完架,往往累得走不動路。」

2000年,當地政府鼓勵水產養殖業做大做強,出台了很多優惠政策。王婷玉決定擴大規模,所以他在當地的通河附近建了一個稍大的農場,並引進了半自動設備。「到2010年左右,雞場日產雞蛋會更多,但疾病防控捉襟見肘,我也老了,準備關閉雞場,過悠閒的‘退休’生活。」王婷玉說,那時,他的兒子王維剛從一所很好的大學畢業。「他在大學主修畜牧獸醫。我以為他會選擇在大城市找工作。沒想到他回來跟我說,要用他學的東西來經營我們的養雞場。看到兒子這麼關心自己的養雞場,給我講解他設計的改良方案,我覺得兒子長大了,我也相信他了。一個大學生肯定比我們老一輩更有創新的想法,所以我把養雞場給了兒子。」

採用生態農業模式

解決雞糞味,賣高價。

對於當時回國的決定,王偉笑著解釋道:「當時我選擇出國發展也不是不可能,但考慮到城市人才集中,競爭激烈,靠單一薪水生活不是我想要的。我來自農村,農村是我的根。再加上國家鼓勵大學生回鄉創業,學校也經常引導我們這樣做,所以我決定趁著年輕。」王偉告訴揚子晚報牛子新聞記者,他對家里的養雞場進行了一段時間的調查,發現傳統的養殖模式衛生環境差,勞力強度大,經濟效益低,所以想嘗試用生態養殖模式來經營。

那麼如何實施生態養殖模式呢?王偉說,比如為了解決雞糞污染環境的問題,他想到了建一個有機肥發酵的生產點,引進自動化雞糞處理設備。「這些設備每年處理3萬噸雞糞,生產2萬噸生物有機肥,形成良性的養殖循環。雖然購買這些設備的資金很高,會面臨前期投入大、資金不足的問題,但從長遠來看,這種模式是良性的,可以創造經濟效益。」

大學畢業後回老家辦了個智能養雞場,一鍵手機操作,年收入150萬。

王偉經營的智能雞舍王偉經營的智能雞舍

「在我的養雞場,你聞不到雞糞的味道。」王偉自豪地介紹。記者在雞場走訪時,確實沒有聞到雞糞的味道。他還看到雞場的樹上有星羅棋布的鳥巢,可見雞場的生態環境相當不錯。

此外,王偉還告訴記者,其實雞糞用得好的話,也能賺錢。在養殖車間,王偉指著一台設備說:「這是一台智能發酵設備。通過生物手段,雞糞可以轉化成有機肥,每天能賺幾百元。」王偉還與附近的一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雞糞種植蘑菇,做到了種植和養殖的良性循環。僅此一項每年就增加收入15萬元以上。

「種養結合也是循環農業!水產養殖產生的發酵雞糞作為有機肥料用於養殖。這是大學課堂上提到的‘禽-沼-糧’生態養殖新模式,我學以致用。」王偉笑著說。

大學畢業後回老家辦了個智能養雞場,一鍵手機操作,年收入150萬。

王偉在察看雞的生長情況王偉正在觀察雞的生長情況。

智能養雞場大大節省勞力力。

一個雞舍可以養3萬只雞。

隨著養殖規模的擴大,王偉養雞越來越聰明。前期投資180萬引進自動化蛋雞養殖設備,嘗試智能化養雞。只要有一部手機,就可以完成給雞喂水、餵食、挑蛋等所有日常程序。「過去鑽雞舍,現在按開關。王偉不像我們以前養雞那麼辛苦。」看到整個智能養雞的場景,王偉的父親王婷玉不禁讚嘆不已。

「試水」成功後,王微不斷加大投入。十年來,他投資3000萬元建設了6座智能雞舍、3座智能育雛舍及相關配套設施,通過智能農業物聯網管理平台,做到了雞舍養殖環境中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數據的信息采集和動態監測預警。同時,採取生產、管理、防疫、投入品使用、糞便處理等科學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生產出的每一枚雞蛋的質量。「以前一個雞舍能養5000只雞,現在能養3萬只。以前一天喂一次雞舍要半個小時,現在全是自動餵食,一次只需要五分鐘。智能養雞,機械飼喂非常均勻,並配有中草藥預混料,可以增強雞的體質,減少疾病的發生。」王偉告訴揚子晚報牛子新聞記者,現在一個雞舍里大約有3萬只雞。因為養雞是全自動的,每個雞舍只要一個工人幹活就夠了。「每天餵奶全自動,水全自動,蛋全自動,省工高效。」

一年賺150萬不算高。

對未來有更大的「野心」

「我覺得養雞是個陽光行業,餐桌上少不了雞蛋。想吃雞蛋,必須有人把雞養好。如果雞沒有問題或生病,你就能賺錢。」王偉告訴揚子晚報牛子新聞記者,他的養雞場有6條自動化養殖生產線,存欄蛋雞18萬只,每天能產6000多斤雞蛋。不僅有傳統的線下模式,還有線上平台做推廣,和無錫、鎮江等地的超市合作,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同時也吸引了附近10多戶村民找工作。

大學畢業後回老家辦了個智能養雞場,一鍵手機操作,年收入150萬。

王偉經營的智能雞舍穩定產出雞蛋王偉經營的智能雞舍產蛋穩定。

發家致富的王偉沒有忘記村民。隨著王偉養雞場規模的擴大和知名度的提高,村民們不時向他詢問養雞的經驗。他總是毫無保留地傳授技術,鼓勵大家一起發展養殖業,幫助養雞戶聯繫銷售,賣個好價錢。在他的帶動下,很多村民靠養雞致富。在他的帶動下,養殖戶萬曉峰養了4萬只蛋雞,年收入20多萬元。王偉還招募村民到他的養雞場打工,人均月收入3500到4000元。「在家工作,收入那麼高,上班也很輕鬆。我過去從來沒想過。」村民艾金海激動地說。

據介紹,王偉的蛋雞養殖場已經轉型為大偉生態農業公司,占地69畝。20多年前,那個小小的雞舍被改造成了一個多業態的綜合園區。走進王偉的養雞場,可以看到每個雞舍相當於一個「五星級酒店」。空系統實時監控,保證溫度維持在26℃左右,新風系統24小時淨化。雞糞的自動清洗和霧化消毒,可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疾病的發生。「我的養雞場要乾淨,讓人感覺像個企業,而不是蒼蠅滿天飛的作坊式工廠。」王偉認真地說。

「我一年賺150萬。我覺得這個收入不高。以後應該每年都會增加。我想繼續擴大生態養殖規模,擴大蛋雞養殖產業,不斷延伸產業鏈,從養殖到禽類產品加工、農作物種植有機肥加工。也希望能帶動更多需要打工的人一起致富。我覺得回到家鄉做‘新農民’是一件很幸福很有意義的事情。」對於未來,王微有著更遠的規劃和更大的「野心」。

牛子記者|陳詠

(來源:牛子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吉姆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酬。24小時舉報熱線027-86777777。

推薦閱讀

美國代理大使:韓美同盟面臨兩大挑戰 盼韓國提高國防支出

美國駐韓國代理大使尹永勳表示,韓美需要討論韓國在防衛費分攤協定以外是否支付足夠費用,並呼籲韓國提高整體國防支出至GDP的5%。他認為韓美同盟面臨兩大挑戰,一是如 ...

日本獸醫感染「蜱蟲病」不治身亡 受感染貓傳染

日本一名獸醫師日前因照護兩隻感染SFTS的貓,而遭到傳染,最終不治身亡。SFTS又稱「蜱蟲病」,致死率高達3成,已有寵物傳人及人傳人病例。該事件再度引起獸醫業界 ...

日本各黨嚴防選舉假訊息氾濫 專家籲把關勿傷言論自由

日本各政黨紛紛運用AI技術查核選舉假訊息,避免影響選民投票行為。專家提醒,政治人物查核訊息時須謹慎客觀,避免打壓對己方的批評聲浪,維護言論自由。 ...

清水市代出任日本將棋連盟首位女性會長,引發新時代期待

清水市代成為日本將棋連盟首位女性會長,新規則也為女性棋士開闢晉升職業棋士的途徑,引發將棋界邁向新時代的期待。 ...

日德領袖會晤,強調正視歷史的重要性

日本天皇德仁與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皇居會面,兩人都強調正視歷史、將記憶傳承給下一代的重要性。今年適逢二戰結束80週年,德總統在國會演說中表示「正視過去才能擁抱未 ...

韓國宣布提供科技人才終身支持計劃

韓國政府通過修正科學工程特別支援法,為理工科人才提供全方位終身支持,涵蓋從小學生到資深研究人員,並吸引全球STEM人才。 ...

日本首相石破茂將出席G7峰會,尋求與川普討論關稅問題

日本首相石破茂週日啟程前往加拿大,出席G7領導人峰會,面臨包括美國關稅問題、俄烏戰爭、中東局勢等挑戰。石破將尋求與美國總統川普會晤,討論雙邊關稅問題,但表示不會 ...

日本影視集團推新計畫,扶植年輕電影人才進軍國際影展

日本影像媒體集團Imagica推出為期5年的扶植計畫,每年投資一部原創電影,著名導演是枝裕和擔任評審,首部入選作品為新銳女導演寺田智可的《瑪莉亞》,取材自她的社 ...

三星挖角台積電高層推動美國晶圓代工

南韓三星電子看好美國晶圓代工市場前景,找來前台積電高層Margaret Han擔任美國晶圓代工業務主管,希望藉此強化與美國大客戶的關係,縮小與台積電的差距,改善 ...

梅雨季節逾半數女性感到身體不適 多為頭痛倦怠 近三成民眾不做任何處置

日本理學療法士調查發現,梅雨季節有43.6%至57.8%的人感到身體不適,女性比例更高。常見症狀為頭痛、倦怠、睡眠問題等。近三成民眾沒有特別處理,兩成五會做伸展 ...

2025年新加坡大選落幕 政黨處理競選宣傳品減少浪費

2025年新加坡大選結束後,多個政黨候選人正妥善處理競選剩餘宣傳品,透過販售、回收再利用等方式減少浪費。執政黨人民行動黨將物品分類回收處理,反對黨與無黨籍候選人 ...

韓國宣布30.5兆韓元刺激措施 振興經濟紓困民生

韓國總統李在明上任僅兩週,即推出30.5兆韓元補充預算案,為低迷經濟注入強心針。方案包括全民現金補助及針對小商家紓困,財政赤字率料升至4.2%,債務將超過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