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關注「鹼基序列」,有任何問題歡迎隨時發送!
研究顯示,中國19歲男女的平均身高(男性175.7公分/女性163.5公分)均超過韓國(男性175.5公分/女性163.2公分),位列東亞第一。研究顯示,中國19歲男女平均身高(男性175.7 cm,女性163.5 cm)超過韓國(男性175.5 cm,女性163.2 cm),位列東亞第一。
其中,朝鮮男性平均身高為174.7公分,女性為161.2公分;日本男性172.2 cm,女性158.5cm;印度166.5 cm,女性155.2 cm。
從全球來看,中國的平均身高甚至高於南歐的葡萄牙、義大利、西班牙等國。
數據顯示,19歲男女平均身高最高的國家是荷蘭,分別為183.8 cm和170.4 cm。東帝汶19歲男性最矮,平均身高160.1cm。危地馬拉女性最矮,平均身高150.9公分。
在過去的35年里,中國19歲男性的平均身高增加了8公分,達到175.7公分,在20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一,相應的世界排名從1985年的第150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65位。
中國19歲女性平均身高增長6公分,達到163.5公分,位居世界第三,平均身高全球排名從第129位上升到第54位。
身高可以遺傳嗎?
澳大利亞昆士蘭醫學研究所的彼得·m·維舍爾(Peter M. Visscher)研究了澳大利亞3375對雙胞胎和兄弟姐妹,發現身高的遺傳率為80%。這一可能被認為是無偏的,因為它是基於大量的雙胞胎、兄弟姐妹和對遺傳標記的廣泛調查和研究。
在美國,可能白人男性身高的遺傳率為80%。這些可能很好地支持了另一項對8798對芬蘭雙胞胎的研究,其中男性的遺傳率為78%,女性為75%。另有研究表明,白人身高的遺傳率甚至高於80%。
但由於不同民族遺傳背景不同,生活環境不同,身高遺傳的可能性在不同民族之間,甚至男女之間也有所不同。
在亞洲人群中,身高的遺傳率遠低於80%。例如,2004年,中國湖南師范大學的研究人員根據385個中國家庭的人口得出結論,中國人身高的遺傳率約為65%。
在非洲人口中,身高的遺傳率也很低。根據紐卡斯爾大學的D. F. Roberts及其同事1978年的研究,西非的身高遺傳率為65%。這種遺傳多樣性主要是由於各個民族不同的遺傳背景和環境(氣候、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
所以這個問題的簡短回答是,個體之間身高差異的60%到80%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而20%到40%是由環境影響(主要是營養)決定的。這個答案是基於對人類身高「遺傳力」的可能,即遺傳因素導致身高變異的比例。
比如白人男性的遺傳度是80%,平均身高178 cm。如果我們在街上遇到一個身高183 cm的白人,遺傳率告訴我們,他多出來的身高有多少是基因變異造成的,有多少是環境(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造成的。這個人比平均身高高五公分。所以,按照多出的5cm的80%遺傳率,4cm是遺傳和基因變異,而1cm是因為環境影響,比如營養。
多基因特徵
多基因遺傳模型
比如智力、身高、皮膚、眼睛、發質、壽命等。,我們稱之為「多基因特徵」多基因特徵遵循多基因遺傳模型,由多個基因控制,每個基因起一點作用,組合起來就放「大招」。因此,多基因特徵在人群中的分布一般呈「鐘形分布」或「正態分布」,如智力、身高等。
目前科學研究已經發現了700個以上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其中有近百個基因已經發現跟身高有著明確且重要的關係,意思就是這些基因微小的改變會嚴重影響身高甚至智力。目前,科學研究已經發現了700多個與身高相關的基因,其中有近100個基因被發現與身高有著明確而重要的關係,這意味著這些基因的微小變化都會嚴重影響身高甚至智力。
例如,如果BMP2基因發生突變,就會出現骨骼發育異常、身材矮小、手指短小、腳趾分離和臉部畸形。比如長的人,鼻孔朝天,額頭寬闊,牙齒「擁擠」生長(如下圖),或者心臟不正常,血色沉著。
FGFR3基因的變異導致軟骨發育不全,這是一種以身材矮小為特徵的罕見疾病。FBN1基因(頂體發育不良、膠質細胞發育不良、馬凡綜合征)、GH1基因(孤立性生長激素缺乏)、EVC基因(埃利斯-范克維爾德綜合征、韋氏肩峰肌營養不良)、GPC3基因(辛普森-高爾比-貝梅爾綜合征)等等。如果能及早識別出這些對身高影響很大的基因,就能從精子和卵子上預防。
插話一句:家長若發現孩子身體哪個部位有特別奇怪畸形比如臉部,身高,手指,骨骼等或者智力異常、學習能力明顯低下的,建議及時就醫,經濟條件許可建議基因檢測,以便及時治療矯正,二胎預防。有興趣的可點擊下方鏈接,了解「基因體檢」和「新生兒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專業人士對基因數據進行分析,這對預測預防孩子的「基因」健康會有很大的幫助。打斷:如果家長髮現孩子身體的任何部位有特別奇怪的畸形,比如臉型、身高、手指、骨骼等。,或者是智力異常,學習能力明顯低下,建議及時就醫,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建議做基因檢測,以便及時治療和矯正,預防二胎。感興趣的可以點擊下面的鏈接了解「基因體檢」和「新生兒基因檢測」。通過基因檢測,專業人士會對基因數據進行分析,對預測和預防兒童的「基因」健康有很大幫助。
當然除了遺傳和生物因素外,身高還受到環境因素(20%-40%)的影響,包括母親在懷孕期間的營養狀況、是否吸煙以及接觸有害物質的情況。一個營養良好、健康、活潑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比一個飲食不良、患有傳染病或醫療保健不足的孩子要高。收入、教育和職業等社會經濟因素也會影響身高。在某些情況下,種族對成年身高有影響,但對移民家庭的研究表明,搬到一個更容易獲得營養食品、醫療保健和就業機會的國家,可能會對下一代的身高產生重大影響, 這表明種族間的身高差異是由非遺傳因素造成的。最終身高最重要的營養是兒童時期的蛋白質,礦物質,尤其是鈣,以及維生素A和D也會影響身高。因此,兒童營養不良對身高有害。一般來說,男孩在十八九歲時達到最高高度,而女孩在十五六歲時達到最高高度。因此,青春期前充足的營養對身高至關重要。當然,除了遺傳和生物因素,身高還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20%-40%),包括母親孕期的營養狀況、是否吸煙、接觸有害物質等。一個營養良好、健康活潑的孩子,長大後可能比一個飲食不良、有傳染病或醫療照顧不足的孩子還高。收入、教育、職業等社會經濟因素也會影響身高。在某些情況下,種族對成年人身高有影響,但對移民家庭的研究表明,移居到一個更容易獲得營養食物、醫療和就業機會的國家,可能會對下一代的身高產生重大影響,這表明種族之間的身高差異是由非遺傳因素造成的。終極身高最重要的營養是兒童期的蛋白質。礦物質,尤其是鈣,維生素A和D也會影響身高。所以孩子營養不良對身高是有害的。一般來說,男生在十八九歲達到最高身高,女生在十五六歲達到最高身高。所以青春期前營養充足對身高很重要。
預測高度
爸爸媽媽拿起卷尺測量。
最準確的身高預測方法是測量孩子的「骨齡」,通過手部的x光片來確定。
但是在家里,你可以用下面的方法來估算你的孩子最終會有多高。
兩歲時的身高×2法
你知道嗎?你知道嗎?從嬰兒到學步,兒童最早的發育高峰實際上占成人身高的一半左右。預測成年人身高的一個簡單方法是,讓孩子2歲時的身高翻倍。女孩的發育速度較快,用18個月大時的身高×2來估算成年身高。雖然這種方法已經存在很久了,但是還沒有研究證明它的準確性。
父母平均身高
這種稍微複雜一點。把父母的身高加起來。這種方法預測的95%的人的預期身高誤差在4英寸(約10公分)以內,68%的人的預期身高誤差在2英寸(約5公分)以內。
男生:平均結果加+2.5英寸(1英寸等於2.54cm)。
女生:平均成績基礎上:-2.5寸(1寸等於2.54cm)。
使用遺傳率計算方法
如果知道父母的身高,遺傳率可以用來預測一個人的身高。舉個例子,假設一個身高175cm的男人和一個身高165cm的女人結婚,兩人都來自中國。在中國,男性的平均身高是170公分,女性是160公分。在這個人群中,男性的遺傳度是65%,女性是60%。
男生的預期身高與整體平均身高的差值為:0.65 x [(175-170) +(165-160)]/2,等於3.25cm,平均身高+差值= 173.25cm。
女生預期身高與整體平均身高的差值為:0.6 x [(175-170) +(165-160)]/2,等於3cm,平均身高+差值=身高163cm。
另外+環境因素
男生:預期身高加環境因素:0.35×[(175-170)+(165-160)]/2 = 1.75cm,最後173.25+1.75 = 175cm。
女生:預期身高+環境因素身高:0.4×[(175-170)+(165-160)]/2 = 2cm,最後163+2=165cm。
當然,這些預測只是反映了兩個兄妹的平均預期身高,實際觀察到的身高可能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