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6日,新加坡疫情數據將於今晚更新。
本期主要內容:
1.中國不再判定「疑似病例」,名稱改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第二,中國旅遊業正在復蘇,東南亞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3.中國遊客入境不會影響新加坡的疫情。
四。新加坡本地波疫情致死率降至0.031%
五、ICU危重病人、普通住院病人保持在較低水平。
今天是1月6日,是中國啟動新冠「乙類乙管」的倒數兩天,屆時,入境旅客執行目前的「5+3」「2+3」等一律取消,只須提供48小時行前檢測陰性證明,不再需要隔離。今天是1月6日,中國啟動新冠肺炎「乙B級行政」的最後兩天。屆時,將取消現行的入境旅客「5+3」和「2+3」,只提供48小時陰性的出境前檢測證明,無需隔離。
中國不再審判「疑似病例」
適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1月6日,中國國務院發布了最新版本的新冠肺炎治療方案,其中指出:
病名改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不再確定「疑似病例」;
增加新冠肺炎抗原陽性檢測作為診斷標準;
臨床分類分為「輕、中、重、危重」;
不再要求病例「集中隔離治療」;
調整排放標準。
(圖源:央視新聞)(來源:央視新聞)
中國的旅遊業正在復蘇。
東南亞將是最大的受益者。
在實施邊境管理措施三年後,中國終於重新開放邊境,這將帶來一大波旅遊,首選將是東南亞。目前東南亞不要求中國入境遊客採取各種出入境管制措施。因此,東南亞可能是中國旅遊業復蘇的最大受益者。
歐洲部分地區還有日本、印度等國家都明確表示將要求中國旅客提供新冠檢測陰性證明,而印度尼西亞、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則表示不會對中國旅客有差別性對待。歐洲部分地區以及日、印等國明確表示將要求中國遊客提供新冠肺炎檢測陰性證明,印尼、新加坡等東南亞國家則表示不會區別對待中國遊客。
最近,隨著中國多地取消「落地檢查」,以及疫情核查和預防措施的出台,全球各地針對中國遊客的各類入境措施瞬間被觸發。
此前,泰國公共衛生部宣布將於1月5日就中國遊客入境泰國的相關措施召開會議。提出的建議包括,入境泰國的中國遊客必須接種過兩劑或兩劑以上新冠肺炎疫苗,入境泰國時必須持有48小時核酸陰性證明。
峰回路轉,在1月5日記者會上,泰國政府忽然宣布不會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出示出發前的冠病檢測陰性證明,將對所有入境旅客一視同仁。1月5日,泰國政府在新聞發布會上突然宣布,不會要求來自中國的旅客在出發前出示皇冠病陰性證明,並將對所有入境旅客一視同仁。
泰國此舉主要是為了促進當地旅遊業的復蘇。據泰國政府粗略統計,今年接待的當地遊客至少有2500萬人。
中國大規模旅遊業復蘇將對全球經濟市場產生積極影響。除了港澳購物目的地,日本、韓國和泰國也是中國遊客的最佳選擇。這些地區的藥店長期以來一直是中國遊客的消費目標。自中國上個月宣布開放政策以來,許多地區藥品超市的感冒藥幾乎售罄。
遊客入境中國
不會影響新加坡的疫情。
密切關注中國、新加坡的疫情。根據1月6日公布的議會議程,議員們共進行了88次口頭質詢,其中前4次主要針對中國日益惡化的牙冠病疫情,詢問新加坡如何確保防疫措施足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新一波病例。
1月9日國會復會時,衛生部長王宜康將就新加坡對當前全球牙冠疾病形勢的應對發表部長聲明。
中國邊境的重新開放不太可能導致新加坡出現嚴重的新冠肺炎感染潮,盡管預計會有更多遊客到訪。
我國取消入境檢疫後,暫停三年的護照辦理業務終於逐步開放了!最近,有網友發現北京的護照辦理業務居然開通了,政府官網承諾7個工作日完成普通護照申請。
這些舉措將會增加人們對包括前往新加坡在內的旅行的興趣,國際旅行將會變得更加輕鬆。這些措施將增加人們對旅行的興趣,包括去新加坡,並使國際旅行更容易。
新加坡衛生部12月28日表示,新加坡對來自中國的遊客和工作許可證持有者的新冠肺炎規定將保持不變。
在新冠疫情爆發前,東南亞地區一直是中國旅客的首選目的地。據新加坡旅遊局數據,2019年來自10大入境旅客來源市場的總旅遊收益為217億元(不包括觀光、娛樂和博彩業),其中中國旅客占比最大,為19.4%(共計42億元)。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東南亞是中國遊客的首選目的地。根據新加坡旅遊局的數據,2019年,來自前10大入境旅遊客源市場的旅遊總收入為217億元(不包括觀光、娛樂和賭博),其中中國遊客占比最大,占19.4%(合計42億元)。
因此,馬來西亞遊客的回歸無疑會對中馬兩國的旅遊和銷售行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新加坡有關行業人員可能,馬來西亞遊客的回歸將為新加坡全年帶來額外的20億元收入。
然而,中國疫情政策放開後,短期內許多國家面臨坎坷的過渡期,許多國家陷入兩難境地。他們一方面希望中國遊客帶來經濟支持,另一方面也擔心病毒再次擴散。因此,中國重新開放邊境可能不會立即顯示周邊國家旅遊經濟的復蘇。
昨天新加坡的疫情回顧
1月5日,新加坡新增916例冠疾確診病例,累計2206153例。
七天移動新增本地病例由前一日的670例降至645例,連續22天保持三位數水平。
七天移動病毒傳播率自前一天的0.92降至0.89,意即前一個七天周期出現100起,本周期則出現89起,降幅為11%,連續22天不高於1.0,意味著病毒傳播率在收縮中。七天手機病毒傳播率從前一天的0.92下降到0.89,也就是說前一個七天周期有100例,這個周期有89例,下降了11%。病毒傳播率連續22天不高於1.0,這意味著病毒傳播率在縮小。
新加坡99.6%病患為輕症或無症狀新加坡99.6%的患者病情較輕或無症狀。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的數據,在過去的28天里,新加坡共有22472例確診病例,其中99.6%為無症狀/輕度,0.3%已經/需要全身輸氧,0.06%已經/仍在ICU重症,0.01%死亡。
昨天,429人出院/解除醫學隔離。
昨天有普通型住院病患59人(-2)、普通輸氧病患6人(-2)、ICU重症病患3人(=)。括號內是昨天、前天的變化。昨天普通住院病人(-2)59人,普通氧療病人(-2)6人,ICU病人(=)3人。昨天和前天的變化在括號里。
ICU危重病人數連續30天保持個位數。
昨天沒有新的死亡報告。
局域波死亡率降至0.031%。
新加坡衛生部報告,無新增死亡病例,共1712例,整體病死率維持在0.078%,與前一日持平。
最近死亡的人數和年齡分布如下:
按病毒株的種類劃分,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是德爾塔波,今年初至今是奧密克戎波。根據病毒株的類型,新加坡經歷了原始病毒波,去年的Delta波,今年年初以來的Omik Jungbo。
新加坡原始病毒波的病死率為0.058%,德爾塔波為0.363%,奧密克戎波為0.045%。在奧密克戎當中,自10月中旬至今的XBB波的病死率降至0.031%。以上劃分是「新加坡眼」按時期粗略劃分,僅作參考。新加坡原病毒波致死率為0.058%,Delta波致死率為0.363%,Omikjung波致死率為0.045%。在奧米克隆,自10月中旬以來,XBB波的死亡率已降至0.031%。以上劃分是「新加坡眼」大致按時期劃分,僅供參考。
最初病毒波感染的絕大多數是宿舍客籍工人,年輕力壯,有兩人因病死亡;Delta wave和Omik Jungbo主要感染社區,大多數死者是老人和體弱者。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