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總統尹熙月今天(16日)開始對日本的訪問。這是自2011年以來兩國主管人首次進行國事訪問。尹熙月出訪前對日本強征勞工賠償的處理引發爭議。韓國反對黨員認為,尹熙月此行只有看到日本的積極回應,才能消除民眾的不滿。
韓反對黨:必須看到切實成果,否則難令民眾滿意韓國在野黨:一定要看到實實在在的成果,否則難以讓國民滿意。
尹熙月16日開始訪日,學生們在首爾一座「慰安婦」和平少女像前抗議,指責他親日,背叛國家。
首爾總統府前又有一次小規模示威。示威者認為,尹熙月並沒有從韓國的立場出發,而是以犧牲韓國受害者的尊嚴為代價來強化美日同盟。
示威者:示威者:
尹西月總統絕對不應該在這種情況下去日本。如果他以這種方式去日本見面,那就和第二次屈辱的韓日索賠協議沒什麼區別了。我認為,尹西月正在犯下把所有人帶到國際衝突和戰爭威脅的第一線的大罪。
為了緩和與日本的關係,加強韓美日三方合作,尹西月低調解決了日本強征勞工賠償問題,並使大眾的差評率上升到58.9%。
一些反對黨員的韓國人認為,尹熙月訪日必須看到日本的積極回應,否則難以讓國內民眾滿意。
朝鮮半島未來經濟論壇代表 金志洙:朝鮮半島未來經濟論壇代表智洙:
我想有些人會往前走,但大多數韓國公民會記住這段歷史。我希望看到韓國和日本之間的對話取得切實成果,如解決經濟制裁和發展合作。對於未來,尹西月應該會帶來新的討論和積極的新成果。
本周韓美大型軍演也正在進行中,朝鮮頻發導彈進行回應。金志洙認為軍演會讓朝鮮半島局勢緊張加劇。但如果朝著南北統一的方向發展,可能為區域創造更多經濟機會。本周,韓美大規模軍事演習也在進行,朝鮮頻頻以導彈回應。吉洙認為,軍演將加劇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但如果朝著南北統一的方向發展,可能會為地區創造更多的經濟機會。
朝鮮半島未來經濟論壇代表智洙:
在我看來,我和其他韓國人都不希望看到朝鮮半島爆發第二次戰爭。即使人們不希望南北統一,他們也希望和平共處,過正常的生活。
智洙認為,做到南北統一將是一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第一,韓朝應擱置對抗,加強互信,嘗試在經濟、社會融合、文化體育等方面合作。
日韓「破冰」關係改善,歷史問題仍是症結,專家籲日本正視歷史日韓「破冰」關係有所改善,歷史問題仍是症結。專家敦促日本正視歷史。
二戰時日本強征朝鮮勞工問題,是日韓關係近年惡化的導火索,韓方此前宣布將由政府下屬的財團代為向原告方支付賠款,日本歡迎韓方這一決定。但韓國國內,輿論和在野黨批評尹錫悅政權向日本低頭,指這是屈辱的決定。雖然日韓暫時和解,但強征勞工問題的賠償方式、「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仍是日韓的最大症結。日本在二戰期間強征朝鮮勞工是近年來日韓關係惡化的導火索。韓方此前宣布,政府下屬的一個財團將代其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日本對韓方的決定表示歡迎。然而,在韓國,輿論和在野黨批評尹熙月政權向日本低頭,稱這是一個屈辱的決定。日韓雖暫時和解,但強征勞工賠償、「慰安婦」等歷史問題仍是日韓最大症結。
日本神戶大學木村教授:
美國政府和金融界都不希望看到日韓因歷史問題而對立,所以韓國政府做出了這個決定。兩國應發表聯合聲明,就勞工問題和歷史認識得出結論。
對過去侵略戰爭的歷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表示,繼承以往歷屆內閣的立場,但他沒有提及道歉和反省。日本專家指,日本需要直視歷史,明確立場。關於過去的侵略戰爭歷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此前表示將繼承歷屆內閣的立場,但沒有提及道歉或反省。日本專家指出,日本需要正視歷史,明確立場。
日本神戶大學木村教授:
歷史認識問題給兩國關係帶來很大壓力。尹西月訪日是向國際社會展示兩國關係改善的好機會。日本必須認真思考如何正視過去和亞洲國家、韓國等國家的歷史。
1998年,日韓發表共同宣言,日方對過去的殖民地統治表示進行深刻反省和誠摯道歉,但之後,「慰安婦」問題、強征勞工問題又相繼引發日韓摩擦,導致關係惡化。1998年,日韓發表共同宣言,日本對過去的殖民統治表示深刻反省和真誠道歉。但之後「慰安婦」和強征勞工問題接連引發日韓摩擦,導致關係惡化。
再來點新聞:
韓方俊:朝鮮在東部海域試射彈道導彈。
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6日表示,朝鮮16日7點10分左右,從平壤順安區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試射遠程彈道導彈。日本防衛廳也偵測到這次試射,導彈在超過6000公里的高空飛行了大約70分鐘,飛行距離大約1000公里後墜入海中。韓國聯合參謀本部16日表示,朝鮮16日7時10分左右從平壤順安區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試射了一枚遠程彈道導彈。日本防衛廳也探測到了此次試射,導彈在6000多公里空的高空飛行了約70分鐘,飛行距離約1000公里後墜入大海。
目前,韓國軍方正在分析導彈的類型和射程等具體參數。這是朝鮮今年第六次發射彈道導彈。14日,朝鮮在南黃海道和長垣郡發射了兩枚短程彈道導彈。有分析指出,朝鮮試射的目的可能是針對即將舉行的尹西月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主管人會談,或者是反擊韓美本月進行的聯合軍演。
來源:鳳凰衛視資訊台
編輯: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