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期的文章中小編有為大家分享到《市政工程定額體系——企業定額》,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前往回顧。
本期更新丨工程單價與單位估價表
一、工程單價
所謂工程單價,一般是指單位假定建築安裝產品的不完全價格。通常是指建築安裝工程的預算單價和概算單價。
工程單價與完整的建築產品(如單位產品、最終產品)價值在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一種單價。完整的建築產品價值,是建築物或構築物在真實意義上的全部價值,即完全成本加利稅。單位假定建築安裝產品單價,不僅不是可以獨立發揮建築物或構築物價值的價格,甚至也不是單位假定建築產品的完整價格,因為這種工程單價僅僅是由某一單位工程直接費中的人工、材料和機械費構成。
工程單價是以概預算定額量為依據編制概預算時的一個特有的概念術語,是傳統概預算編制制度中採用單位估價法編制工程概預算的重要文件,也是計算程序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大陸建設工程概預算制度中長期採用單位估價法編制概預算,因為在價格比較穩定,或價格指數比較完整、準確的情況下,有可能編制出地區的統一工程單價,以簡化概預算編制工作。
地區統一的工程單價是以統一的地區單位估價表形式出現的,這就是所謂量價合一的現象。單位估價表中「基價」所列的內容,是每一定額計量單位分項工程的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以及這三者之和。全國統一的預算定額按北京地區的人工薪水單價、材料預算價格、機械台班預算價格計算基價(主管部門另有規定的除外)。地區統一定額以省會所在地的人工薪水單價、材料預算價格、機械台班預算價格計算基價。
1.工程單價的作用
(1)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工程單價是確定和控制概預算造價的基本依據。由於它的編制依據和編制方法規範,在確定和控制工程造價方面有不可忽視的作用。
(2)利用編制統一性地區工程單價。簡化編制預算和概算的工作量和縮短工作周期。同時也為投標報價提供依據。
(3)利用工程單價可以對結構方案進行經濟比較,優選設計方案。
(4)利用工程單價進行工程款的期中結算。
2.工程單價的編制
(1)工程單價編制的依據。
1)預算定額和概算定額。編制預算單價或概算單價,主要依據之一是預算定額或概算定額。首先,工程單價的分項是根據定額的分項劃分的,所以工程單價的編號、名稱、計量單位的確定均以相應的定額為依據。其次,分部分項工程的人工、材料和機械台班消耗的種類和數量,也是依據相應的定額。
2)人工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台班單價。工程單價除了要依據概、預算定額確定分部分項工程的工、料、機的消耗數量外.還必須依據上述三項「價」的因素.才能計算出分部分項工程的人工費、材料費和機械費,進而計算出工程單價。
3)措施費和間接費的取費標準。這是計算綜合單價的必要依據。
(2)工程單價的編制方法。
1)分部分項工程基本直接費單價(基價):
2)分部分項工程全費用單價:
其中,措施費、間接費,一般按規定的費率及其計算基礎計算,或按綜合費率計算。
(3)地區工程單價的編制。編制地區單價的意義,主要是簡化工程造價的計算,同時也有利於工程造價的正確計算和控制。因為一個建設工程,所包括的分部分項工程多達數千項,為確定預算單價所編制的單位估價表就要有數千張。要套用不同的定額和預算價格,要經過多次運算。不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不能保證預算編制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所以,編制地區單價不僅十分必要,而且也很有意義。
編制地區單價的方法主要是加權平均法。要使編制出的工程單價能適應該地區的所有工程,就必需全面考慮各個影響工程單價的因素對所有工程的影響。一般說,在一個地區範圍內影響工程單價的因素有些是統一的,也比較穩定,如預算定額和概算定額、薪水單價、台班單價等。不統一、不穩定的因素主要是材料預算價格。因為同一種材料由於原價不同,交貨地點不同、運輸方式和運輸地點不同,以及工程所在的地點和區域不同,所形成的材料預算價格也不同。所以要編制地區單價,就要綜合考慮上述因素,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地區統一材料預算價格。
材料預算價格的組成因素,按有關部門規定,供銷部門手續費、包裝費、採購及保管費的費率,在地區範圍內是相同的。材料原價一般也是基本相同的。因此,編制地區性統一材料預算價格的主要問題,是材料運輸費。
就一個地區看,每種材料運輸費都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自發貨地點至當地一個中心點的運輸費;而另一部分是自這一中心點至各用料地點的運輸費。與此相適應,材料運輸費也可以分為長途(外地)運輸費和短途(當地)運輸費。對於這兩部分運輸費,要分別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出平均運輸費。
計算長途運輸的平均運輸費,主要應考慮:由於供應者不同而引起的同一材料的運距和運輸方式不同;每個供應者供應的材料數量不同。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其平均運輸費的公式如下:
計算當地運輸的平均運輸費,主要應考慮從中心倉庫到各用料地點的運距不同對運輸費的影響和用料數量。計算方法和長途運輸基本相同。公式如下:
如果原價不同,也可以採用加權平均法計算。
把經過計算的各項因素相加,就是地區材料預算價格。
地區單價是建立在定額和統一地區材料預算價格的基礎上的。當這個基礎發生變化,地區單價也就相應的變化。在一定時期內地區單價應具有相對穩定性。不斷研究和改善地區單價和地區材料預算價格的編制和管理工作,並使之具有相對穩定的基礎,是加強概、預算管理,提高基本建設管理水平和投資效果的客觀要求。
二、單位估價表
單位估價表又稱工程預算單價表,是以貨幣形式確定定額計量單位某分部分項工程或結構構件直接費用的文件。它是根據預算定額所確定的人工、材料和機械台班消耗數量,乘以人工薪水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台班預算價格匯總而成。
單位估價表是預算定額在各地區的價格表現的具體形式。
1.單位估價表的作用
(1)單位估價表是確定工程預算造價的基本依據之一,即按設計圖紙計算出分項工程量後,分別乘以相應的定額單價(單位估價表)得出分項直接費,匯總各分部分項直接費,按規定計取各項費用,即得出單位工程全部預算造價。
(2)單位估價表是對設計方案進行技術經濟分析的基礎資料,即每個分項工程,如各種牆體、地面、裝潢等,同部位選擇什麼樣的設計方案,除考慮生產、功能、堅固、美觀等條件外,還必須考慮經濟條件。這就需要採用單位估價表進行衡量、比較,在同樣條件下當然要選擇一種經濟合理的方案。
(3)單位估價表是進行已完工程結算的依據,即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按單位估價表核對已完工程的單價是否正確,以便進行分部分項工程結算。
(4)單位估價表是施工企業進行經濟分析的依據,即企業為了考核成本執行情況,必須按單位估價表中所定的單價和實際成本進行比較。通過對兩者的比較,算出降低成本的多少並找出原因。
總之,單位估價表的作用很大,合理地確定單價,正確使用單位估價表,是準確確定工程造價,促進企業加強經濟核算、提高投資效益的重要環節。
2.單位估價表的分類
單位估價表是在預算定額的基礎上編制的。因定額種類繁多,如按使用範圍及編制依據不同可劃分如下:
(1)按使用範圍劃分:
1)全國統一定額單位估價表,適用於各地區、各部門的建築及設備安裝工程。
2)地區單位估價表,是在地方統一預算定額的基礎上,按本地區的薪水標準、地區材料預算價格、建築機械台班費用及本地區建設的需要而編制的。只適於本地區範圍內使用。
3)專業工程單位估價表,僅適用於專業工程的建築及設備安裝工程的單位估價表。
(2)按編制依據不同劃分:按編制依據分為定額單位估價表和補充單位估價表。
補充單位估價表,是指定額缺項,沒有相應項目可使用時,可按設計圖紙資料,依照定額單位估價表的編制原則,制定補充單位估價表。
3.單位估價表的編制
單位估價表的內容由兩大部分組成:一是預算定額規定的工、料、機數量,即合計用工量、各種材料消耗量、施工機械台班消耗量;二是地區預算價格,即與上述三種「量」相適應的人工薪水單價、材料預算價格和機械台班預算價格。
編制單位估價表就是把三種「量」與三種「價」分別結合起來,得出各分項工程人工費、材料費和施工機械使用費,三者匯總起來就是工程預算單價。
為了使用方便,在單位估價表的基礎上,應編制單位估價匯總表。單位估價匯總表的項目劃分與預算定額和單位估價表是相互對應的,為了簡化預算的編制,單位估價匯總表已納人預算定額中一些常用的分部分項工程和定額中需要調整換算的項目。單位估價匯總表略去了人工、材料和機械台班的消耗數量(即「三量」),保留了單位估價表中的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即「三價」)和預算價值。
單位估價表、單位估價匯總表的內容和表格見表4-11、表4-12。
下期更新丨市政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工程量清單計價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