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基金圈的一個熱點是瑞源第三只基金,固定收益+饒剛,獲超千億認購,配售比例9.8%。
這應該創造了公募固收產品的認購記錄,然而饒剛就是公募最強固收基金經理嗎?這應該會創建一個公開發行的固定收益產品的認購記錄。但是,饒剛是公募中最強的固定收益基金經理嗎?
他的基金值得這樣追求嗎?
其實問問自己,在這次爆炸之前,你聽說過饒鋼嗎?
如果不是瑞源公司的第三款產品,而且是在招商銀行發行,能拿到1000億的認購嗎?恐怕連100億都很難達到。
饒剛此前在東方紅資管的總管理規模,也就是122億左右,遠不如易方達張清華的1490億,饒剛管理產品的年化收益是6.03%,也不是非常突出。饒鋼此前在東方紅資管的總管理規模,也就是122億元左右,遠不及易方達在張清華的1490億元。饒剛管理的產品年化收益6.03%,並不是很突出。
無論是管理規模、市場影響力還是年化收益,都不是最強的固定收益玩家。
所以這次超千億的認購,更多體現了招行的管道實力和瑞源基金的品牌。
最近很多人對固定收益+產品感興趣。下面列舉一下我個人認為比較強的固定收益+基金經理。
我的一些基本標準:
選擇頂級固定收益+基金,我從實戰的角度有以下嚴格的標準
1.固定收益+,涉及股票債券、新投資、衍生品等多種資產配置。,對基金經理的要求很高。他們應該在資產配置和宏觀研究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有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得到行業的認可。
2.年化收益率在5%以上。我要求更高的回報率來克服通貨膨脹。大部分純債基金都去掉了這部分。
3.最大回撤在10%以內。既然是固定收益+,波動過大就不可取,可能會超出部分客戶的風險承受能力。
4.固定收益+看風險收益比,產品夏普比率高。
5.投資的債券違約,沒有雷雨。
幾個條件一張卡,選了10個基金經理。
他們管理的是我個人認為現階段比較好的「固定收益加」基金。如有疏漏,本人水平和精力有限,難免。請理解。
二。前10個固定收據+列表
每個基金經理要列出一個代表作品,名單盡量分散。
1.E方達張清華,代表作品:E方達安心回報。
易方達安心回報(代碼:110027)易方達安心回報(代碼:110027)
規模302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9.74%,今年7.07%。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6.02%,過去一年的夏普比率為1.19。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1.62
自成立以來持有的違約債券數量為0。
易方達安心回報的+部分主要來自股票和可轉債。
張清華擁有物理學碩士學位。他認為世界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轉。
張清華的偶像是韓國天才棋手李昌鎬。這是李昌鎬的人生觀,他必須不貪勝利,積累小勝利,以贏得大勝利。張清華常說,「有所為有所不為」,「錯過一些機會沒關係」。
在他看來,只要資產配置更加精準,不出現大的錯配,每一波行情都能相對把握住主流品種,長期來看也能積累不錯的收益。管理人的能力還體現在判斷力和執行力上。
2.易方達胡建,代表作:易方達穩健收益A
易方達穩健收益A(代碼:110007)易方達穩健收益A(代碼:110007)
規模432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7.43%,今年7.20%。
近一年最大回撤1.43%,近一年大幅比值1.79。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5.19
易方達穩健收益的+部分主要來源於低倉位股票和可轉債。
「在這個複雜的市場中,尋找最確定無疑的投資機會」。胡建認為,準確把握不確定因素帶來的投資機會是機構投資者的特長。
胡建的資產配置能力很強。2015年一季度大幅減倉,7月中旬大幅加倉,四季度減倉。幾乎都是踩在旋轉中的節點上。
3.工銀瑞士瑞信銀行杜海濤:代表:工銀天一債券a
工銀添頤債券A(代碼:485114)工銀天一債券A(代碼:485114)
規模4.5億,過去一年收益率13.81%,今年9.74%。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5.47%,過去一年的夏普比率為1.83。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2.52
工銀天一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可轉債。
杜海濤認為,好的基金經理首先是好的風險經理,風險管理的意識要貫穿整個投研。投資的核心是不虧損,尤其是避免永久虧損。
第二,要明白市場永遠是對的,我們可以借鑒,但要有能力去限制,所以要時刻保持敬畏,質疑每個倉位的風險和收益。
4.華夏基金劉,代表作品:華夏雙債a
華夏雙債A(代碼:000047)華夏雙債A(代碼:00047)
規模16.4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10.24%,今年9.14%。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5.63%,過去一年的大幅比率為1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1.82
華夏雙債A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可轉債。
劉的投資哲學是,第一,認清自己的風險回報定位,不要「在滾筒前撿硬幣」。
他認為,債券投資的底線思維是規避信用風險,也就是俗稱的「不踩雷」。當我們聽到壓路機的發動機轟鳴起來,不要火中取栗。
二是「不要製造最後一枚銅幣」。
債券市場的收益大部分來自趨勢投資的貝塔,導致市場投資策略趨同,趨勢末端定價過高。
5.廣發基金張倩,代表作品:廣發聚鑫債券a。
廣發聚鑫債券A(代碼:000118)聚鑫債券A(代碼:000118)
規模158.81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6.62%,今年4.75%。
近一年最大回撤為3.53%,近一年銳比0.95。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1.87
自成立以來持有的違約債券數量為0。
廣發債券A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可轉債。
張倩是一個激進的固定收益玩家。2019年,廣發聚鑫債券A全年累計回報為29.52%,在所有二級債基中排名第一。
收益率接近30%的債基。這是什麼概念?可比得上彈性股基。
香奈兒說「風格永存」,張騫是一位風格鮮明、穩健的債券基金經理。
在債券市場的多輪牛熊轉換中,大類資產間的前瞻性配置和布局是她的核心競爭力。
6.田弘基金蔣小麗,代表作品:田弘李詠債券A
天弘永利債券A(代碼:420002)田弘債券A(代碼:420002)
規模23.91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11.49%,今年12.22%。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2.67%,過去一年的夏普比率為1.81。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4.30
自成立以來持有的違約債券數量為0。
田弘債券A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可轉債。
從蔣小麗的角度來看,固定收益投資很有吸引力。
「固定收益投資相對來說是最確定的,也是最抽象的。但是因為抽象,沒有微觀的個體能夠影響它。債券市場誰也操縱不了,它只是符合事實和邏輯而已。」
蔣小麗把固定收益投資比作一道數學題:「在這個時候,考驗的是投資者的研究能力。這種研究能力不是打聽新聞的能力,更多的是邏輯推理的能力。」
7.招商基金於和,代表作品:招商混合a
招商瑞文混合A(代碼:007725)招商文瑞混合A(代碼:007725)
規模138.94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8.44%,今年7.71%。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1.41%,過去一年的夏普比率為2.19。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5.99
招商瑞清混合A+部分,主要來自股票。
招商「睿」系列基金有兩個鮮明的特點,一是追求絕對收益,二是力求產品低退出。
「睿」系列在運作過程中,會提前設定淨值回撤和波動的要求,建立淨值波動的安全底線,貫穿組合運作的整個周期。
同時,為降低組合波動性,「睿」系列各產品均有內部考核回撤控制目標,重點關注最大回撤、波動率等風險指標,嚴格控制回撤。
餘、在募集公募方面經驗不足,但瑞清、和瑞恒等招商公司口碑不錯。王銀以前在工行管理年金,風格穩健,攻防兼備,數據優秀。
8.大成基金孫丹和王樂妍,代表作品:大成景尚。
大成景尚(代碼:003692)大成京商(代碼:003692)
規模9.71億,過去一年收益率6.46%,今年4.90%。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2.61%,過去一年的夏普比率為2.08。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2.47
大成京商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創新。
新增收入也是增加收入的好方法。大成基金非常重視打新收益。從中簽率來看,大成基金的產品新收益中簽率還是相當高的,對一系列「固定收益+」產品有一定的增強作用。
當然,隨著新股破發率的提高,未來對產品也會有新的挑戰。
9.匯添富基金吳江洪、胡偉,代表作品:匯添富轉債A
匯添富可轉換債券A(代碼:470058)天富轉債A(代碼:470058)
規模79.79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21.70%,今年18.77%。
過去一年的最大回撤為8.95%,過去一年的夏普比率為1.49。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2.42
天富轉債A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可轉債。
添富固收+團隊有專業分工的多資產管理體系,每一類資產都有專業的資深人員,就像一個團隊。
吳江洪是股債混合團隊的負責人。團隊的徐一恒是匯添富的高級債券基金經理。曾管理銀行、保險公司等多家大型機構的固定收益外包組合。豐富的大機構帳戶管理經驗,讓他的投資風格更加穩健,不愧為團隊的「中後衛」。
胡藝在可轉換債券研究和信用分析方面有多年的經驗。
可轉債本身就是一種可攻可退的資產,可以幫助「固定收益+」產品達到攻守兼備的目的。
10.安信基金張逸飛和李俊,代表作品:安信新趨勢。
安信新趨勢A(代碼:001710)安信趨勢A(代碼:001710)
規模15.96億元,過去一年收益率6.44%,今年6.04%。
近一年最大回撤1.68%,近一年大幅比值1.55。
過去一年的回報回撤比率:3.82
安信趨勢A的+部分主要來源於股票和可轉債。
張逸飛:經濟學碩士,10年證券從業經驗,現任安信基金混合資產投資部主管。
具有中國註冊會計師資格,具有豐富的財務管理經驗,積累了長期的行業研究經驗,擅長判斷企業價值和現金流質量,有港股市場研究經驗,善於尋找容易把握的投資機會。
李俊具有定量分析、定價和基本面研究的綜合實力。曾在國內大型券商做過行業分析師,有多年的行業研究經驗。也曾在知名私募擔任過研究和投資管理的重要職務,具有豐富的股票研究和投資管理經驗。
注重對股票安全邊際和企業價值的深入研究,善於構建多策略組合提高收益空。
在基金管理上,兩位基金經理緊密合作,努力把握多個資產類別的漲跌、變動和平衡,做出更有效的策略組合,以達到更好的風險收益比。
總結:
從客戶風險匹配的角度來看,「固定收益+」產品更適合中低風險承受能力,追求適當年化收益,不願意接受10%以上提現的人群。是銀行理財較好的替代產品。
所以在年化收益>:5%的情況下,最大回撤小於10%,夏普比率盡量高。在這些約束下,大部分純債基金經理,或者更激進的基金經理都無法做到,這就排除了很多業內知名的固定收益基金經理。
最後,選出的10只固定收益+基金和對應的基金經理,應該算是業內的精華。
「固定收益加」的特點在於「穩中求進」。相比收入,控制提現更重要,以達到「穩穩的幸福」。
所以衡量「固定收益+」產品的表現,個人認為更重要的指標是收益率。集合+產品的重點應該是關注產品的負債,「持續追求較低回撤的絕對收益」。
如果一味追求盈利,押註單一賽道,很容易大起大落,違背了產品的定位。
固定收益+產品的選擇要從基金經理的投資邏輯、風險控制、產品特性、基金公司的定位、底層資產、大類資產的管理、選股時機等方面綜合分析,而不是單純聽宣傳、聽名氣。
感謝看到最後,這樣一份「固定收益+」榜單,攻守兼備,星光閃耀,非常適合年末的動蕩市,值得你去研究和收藏。周末快樂。
聲明:基金研究和分析不構成投資咨詢或咨詢服務,不構成投資建議。本帳號發布的評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作為買賣依據。投資基金是有風險的,基金的過往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請認真閱讀相關法律文件和風險揭示書,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進行理性投資,自行承擔投資資金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