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1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宏教授在「華山感染」公眾號上發表文章呼籲,新冠疫情正在進入「最後一程」,並最終會向季節性流行病轉變。12月12日,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張文泓教授在「華山感染」微信官方帳號發表文章,呼籲新冠肺炎疫情進入「最後階段」,最終轉變為季節性疫情。

而且他表示,這波感染高峰期預計在一個月左右到來。然而,僅在昨天,北京就有2.2萬個發熱門診接診患者,是一周前的16倍。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醫院人滿為患,藥師都帶病上崗了,各類藥品暫時無貨。醫院人滿為患,藥劑師生病,各種藥品暫時缺貨。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其實這類藥品平時很常見,只是因為突然放開,導致就診人數猛增,藥品儲備不足,加上有人缺乏理智買藥,有人不懷好意囤藥,導致藥品更容易短缺。其實這種藥平時很常見,只是因為突然放開,導致患者數量劇增,藥品短缺。另外,有的人買藥不理智,有的人心懷不軌囤積藥品,更容易導致藥品短缺。

事實上,根據張醫生的說法,99.5%的人都不必去醫院。

我們組陽性的基本都是在家治療。只有一個發燒40度,去靜脈注射。有的人三天就好了,一點感覺都沒有。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但是,為什麼大家這麼怕病毒?但是為什麼人們如此害怕病毒呢?

而且今天的文章談到了本周各地中小學開學的公告,一堆家長跳起來甚至給我留言提問。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為什麼大家還這麼怕呢?為什麼人們還是這麼害怕?

沒有別的原因,因為三年來,一些媒體和專家一直在向大家傳遞病毒的可怕聲音,所以一直在喊狼來了,喊了三年,封控了三年,清場了三年。結果我最後告訴你,這只狼其實是一只披著狼皮的羊。別怕,快出來。

誰能受得了這個?

用評論區的一句話:現在出來解釋一下你為什麼去的早。

因此,盡管鐘南山、張伯禮、李蘭娟、張文泓等高層權威人士紛紛出面配合主流媒體鋪天蓋地的科普教育,但仍有不少人視奧米克隆為洪水猛獸,無時無刻不在焦慮和恐懼之中。

核酸資本退出,醫藥資本BLACKPINK登場。並不是普通人傻到當韭菜,因為這三年種下的心錨是拆不掉的!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而且,讓大家恐懼的其實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病毒帶來的次生災難。而且,讓大家害怕的不是病毒本身,而是病毒造成的次生災害。

據統計,今年3月初至11月底期間,中國共有10億人被堵控,平均被堵控27天。

記得上周,長沙一個老板說,她被帶到酒店隔離,就因為她是核酸經理。她說病毒只是一種延遲。

群里還有這個朋友被隔離了5天,確保是陰性。出來後發現要去找全是正面的同事。太神奇了。

張文泓: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進入「最後的旅程」,高峰期將在一個月左右。

所以,抗疫三年,新冠終於被熬成了「流感」,我們在宣傳上可以把它當做普通流感來看待了,但是要讓嚇了三年的普通人立刻、馬上接受這個概念,非常困難。因此,經過三年的抗擊疫情,新冠肺炎終於被熬成了「流感」。我們可以在宣傳上把它當成普通流感來對待,但是對於受了三年驚嚇的普通人來說,很難馬上接受這個概念。

這就像方倉醫院的工作人員拿著小號對人群說:現在結束了,你們都可以回家了。

這些人一臉迷茫,不知所措。

到底發生了什麼?

不知道,不說。

新10條規則出來了,老方法結束了。

國民核酸時代結束了,旅行卡時代也結束了,然後我們進入共存模式。

所有曾經阻止你的帖子都被刪除了;看不到風景的人,看不到風景的人,終於可以再見到你了。

這個月底,12月28-29日,我約了第九天。芥花花,邦校長,鯨魚,群里的英雄朋友們一起去黃山。

我們想聊聊這三年,為2022畫上圓滿的句號,一起開始2023,一起奪回失去的美好時光。

推薦閱讀

日相內閣支持率僅剩24%,66%民眾反對現金發放

日本民意調查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僅剩24%,66%反對向全體國民發放2萬日圓現金。小泉農相對抗高米價措施獲逾半數支持,但影響力似乎有限。內閣不支持率仍逾60%, ...

韓國總檢察長請辭 籲勿以預設成果推動改革

韓國檢察總長沈宇鍾請辭,呼籲檢察改革應避免設定期限和預先決定結果,法務部長提名人認為分離檢察權已有公共共識。 ...

西南日本離島再度強震 部分居民緊急撤離

鹿兒島縣十島村轄下的悪石島7月3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5.5強震,島上76人均安,但翌日仍有餘震不斷。村公所已派船疏散13名兒童與年長者,不排除後續還有更多居民撤離 ...

國際信評:韓國經濟成長疲軟 恐影響主權信用評等

根據外媒報導,標準普爾全球評級高級分析師金恩譚指出,韓國經濟成長持續疲軟,各機構預估今年GDP成長率僅0.8%,再加上全球貿易制度變革衝擊,都可能影響韓國的主權 ...

韓國醫學生結束17個月長期罷課 實習醫師仍有疑慮暫未返崗

韓國醫學生經歷17個月罷課抗議,上週六宣布全面無條件復課,象徵與政府對峙可能終結。但復學之路仍面臨學業彈性與公平兼顧的難題。實習醫師則因疑慮仍未返回崗位,全面復 ...

日本牛丼連鎖店吉野家 推出創業125年來首款涼麵

日本牛丼龍頭吉野家推出創業125年來首款涼麵,主打清爽口感吸引夏季客群,目前在社群平台引發討論,未來是否常態化要看銷售狀況。 ...

日相內閣支持率僅剩24%,66%民眾反對現金發放

日本民意調查顯示,石破內閣支持率僅剩24%,66%反對向全體國民發放2萬日圓現金。小泉農相對抗高米價措施獲逾半數支持,但影響力似乎有限。內閣不支持率仍逾60%, ...

Four major banking groups post record Q1 earnings

韓國四大銀行集團第一季度創下近 5 兆韓元的歷史新高獲利,儘管整體經濟成長放緩、利率下滑,仍憑藉企業貸款、降低資金成本等優化資產負債管理,以及市場回溫帶動的證券 ...

據OECD數據,韓國成為外國留學生數量成長前十大國家之一

據OECD最新報告,韓國已成為外國留學生數量成長最快的前十大國家之一。儘管受到疫情影響,但由於相關的支持政策,2018至2022年期間OECD國家的外國學生總數 ...

日本國會再審選擇性夫妻別姓制度 朝野各黨態度分歧

日本國會日前重啟討論讓已婚夫妻選擇冠姓與否的「選擇性別姓制度」,然各黨態度分歧,法案最終未獲通過。由於姓氏關乎個人尊嚴,外界呼籲應在秋季國會達成共識。 ...

俄羅斯外長訪問北韓 與金正恩會面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週六訪問北韓期間,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在元山進行了會面。拉夫羅夫此行將持續到週日,之後前往中國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議。 ...

韓國新任文化體育部長曾是科技和媒體高層,被視為能大幅擴張韓流文化產業

韓國總統李在明提名蔡輝煌出任新任文化體育觀光部長,被視為能以其科技背景和文化事業經驗,大幅擴張韓流文化產業規模。蔡輝煌曾任新聞記者和多家網路科技公司高層,近年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