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底,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因死亡率高、初期防控措施嚴格而人數較少的情況下,新冠肺炎採取了乙類、甲類傳染病管理的政策,醫療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然而,在防疫政策放開後,當地醫保和財政部門也及時改變了新冠肺炎治療的醫保支付政策。按照正常的醫保報銷政策,可以說,放開後,因新冠肺炎感染住院的大部分患者並沒有得到免費治療。但昨天,2023年1月6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疾控局聯合發布了《關於實施「B and B類管理」後優化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治療費用相關醫保政策的通知》,規定了新冠肺炎感染治療新政策,決定對醫保政策進行優化調整。
住院醫療費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所有的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的住院醫療費用,執行之前規定的相關政策,經基本醫療、大病報銷、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線按各地規定報銷後,其個人負擔部分由財政給予補助。這種全額報銷的政策以患者入院時間計算,先行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開始時間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之日。也就是說從2023年1月8日至2023年3月31日這段時間入院的新冠患者,符合其診療方案都是免費治療,其醫療費用由醫保和財政承擔。住院費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在各醫療機構發生的符合衛生健康部門制定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療方案的住院費用。執行之前規定的相關政策,個人負擔部分按當地規定由基本醫療、大病報銷、醫療救助三重保障線報銷後,由財政補貼。這一全額報銷政策以患者入院時間為準,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乙B類管理」實施之日起,執行至2023年3月31日。也就是說,2023年1月8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入院的新冠肺炎患者,按照其治療方案進行免費治療,其醫療費用由醫保和財政承擔。
門診醫療費用:為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引導患者在基層就醫。加大醫保對農村地區、城市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二級及二級以下的醫療機構)傾斜支持力度。參保患者在基層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救治有關的門急診費用,原則上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報銷比例不低於70%。具體規定由地方醫保部門商財政部門根據醫保基金運行情況研究決定,該政策的執行時間跟住院費用一樣。參保患者在其他醫療機構發生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的門急診費用,按照其他乙類傳染病醫保報銷政策執行,也就是說在三級醫院就醫就沒有報銷了。門診醫療費用: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加大對農村、城市社區等基層醫療機構(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的醫保支持力度。在基層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相關的門急診費用原則上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報銷比例不低於70%。具體規定由各地醫保部門根據醫保基金運行情況商財政部門決定,該政策執行時間與住院費用相同。參保患者在其他醫療機構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治療的門診和急診費用,按照其他乙類傳染病的報銷政策執行,也就是說,在三級醫院就醫沒有報銷。
這是為了保障新冠患者不因住院費用問題影響治療,文件規定對住院的新冠患者延續「乙類甲管」時的政策,全額保障新冠患者的住院費用。還擴大了醫保藥品目錄,2022年執行的全國統一的醫保藥品目錄有治療發熱、咳嗽等新冠症狀的藥品660種,在此基礎上,對新冠治療方案內的藥品,也做到醫保臨時支付政策,也可臨時性擴大醫保藥品目錄。還有對能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採取「互聯網+醫保服務」的報銷模式進行報銷。大家了解後能夠更好的享受待遇了。這是為了確保病人在新冠肺炎的治療不會受到住院費用的影響。文件規定,對新冠肺炎住院患者繼續實行「乙類甲類管理」政策,對新冠肺炎患者住院費用給予全額保障。醫保藥品目錄也有所擴大。2022年實施的全國統一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包括660種用於治療發燒和咳嗽等新冠肺炎症狀的藥物。在此基礎上,對新冠肺炎治療方案中的藥品也可實行醫保臨時支付政策,醫保藥品目錄也可臨時擴大。對能夠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的醫療機構提供的醫療服務,採取「互聯網加醫保服務」的報銷模式進行報銷。大家了解後可以更好的享受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