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拋開喧囂和泡沫,拋開「領先效果組」和「賞金獵人」的尷尬,從最基礎的編劇角度審視《狂飆》,我們會發現這是一部爛劇。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主幹故事自相矛盾,《狂飆》編劇把自己編成笑話!主要的故事是自相矛盾的,《狂飆》的編劇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笑話!

一部電視劇能不能成立,要看主要故事情節是否合理成立。主故事是很多故事的主導者和發起者。《狂飆》的主要故事合理嗎?是否成立?

《狂飆》的主要故事是,省政法委派出以徐中為主的督導組,對群眾反映的靜海市黑惡勢力猖獗進行調查。靜海黑惡勢力的保護傘是市長趙立東,趙立東的保護傘是省政法委二把手何黎明。何黎明是徐中的上級,也是一手提拔徐中的「恩人」。重要的是,何黎明違法違紀的證據在靜海。

總結一下這個主線故事,何立明派精兵去查自己,他想在自己的政治生命上自殺。

這樣的故事簡直可笑。編劇要麼把觀眾的智商看得一無是處,要麼把自己當笑話。因為這個主要故事不成立,《狂飆》的全劇也不成立。故事主線可以是拉胯的電視劇,也只能是順理成章編出來的爛劇。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重點情節漏洞百出,《狂飆》編劇玩的就是「業餘」。關鍵情節漏洞百出,《狂飆》演的是「外行」。

《狂飆》真的在編故事嗎?我們來看一下該劇的關鍵情節。

◆高琪強黑化的開始。

強哥黑化的故事,是從他卷入許江的兒子滇玉之死開始的。強哥為了錢教訓了許江的兒子。開始之前,他緊張地「撒尿」,在電魚現場附近的樹林里。轉來轉去,他發現電魚男有點不對勁。他趕緊關掉電源,把他拉上岸,卻發現他已經死了…

電魚死的案子立案了,調查了,監控甚至拍到了強哥開車路過出事地點的照片。不過,強哥其實還好。

作為強哥黑化的直接原因,也作為強哥和安欣第一次對決的描述,這個故事幾乎是業餘到搞笑。

強哥把觸電者拖出了水面。這麼明顯的動作,警察勘查現場的時候不會發現什麼異常和痕跡嗎?

如果你找不到任何異常,就意味著發生了事故。安欣也不需要懷疑強哥和這件事有關係,也沒有引發後面一系列故事的依據。

如果警察在死亡現場發現異常,會懷疑是謀殺嗎?你會在附近的樹林里找到新鮮的尿液嗎?

如果發現這泡尿,結合監控,有可能事發時所有來過這里的靜海人都會來驗血。強哥還能跑嗎?他至少要在看守所待幾天,把事情解釋清楚再出來。當然,如果你這樣合理的講故事,剩下的故事就不會發生了。然後呢?假裝警察無能,假裝警察看不到。至少警察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我們為什麼不帶這樣的黑玉米?

這說明電魚的關鍵故事也是站不住腳的。這不是說不能電死魚,不是說強哥不能碰巧在出事現場,而是說強哥絕對不能在現場撒尿,更不能在水里拉屍體。

關於強哥黑化原因的關鍵故事是如此荒謬,我也被《狂飆》的業餘編劇說服了。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安欣丟槍。◆◆◆安新丟了槍。

安心,苦盡甘來,白了。他的第一個困難是失去了隨身武器。這個情節並不新鮮。至少十年前,姜文拍過一部很精彩的電影叫《找槍》。由吳江主演的電視劇《追蹤》也是一個由刑警丟槍引發的故事。

作為主持人坎坷命運的開始,就是這麼老套的故事,編劇居然沒頭沒尾的講出來,再一次展現了業餘的本色。

安新丟槍是個大事件,不僅對他,對靜海公安系統也是。畢竟涉槍案件總是大事。

很快,唐老板因為這個案子被抓了。唐老板被捕後,按照高二的計劃,供出了一個假幫兇。假搭檔幾分鐘就被抓了,然後呢?然後就沒有了。

再專業一點,警察只需要告訴假同夥後果:提供偽證,涉嫌包庇盜竊搶劫槍支刑事案件,至少三年到十年有期徒刑。十年監禁,能喝多少假酒替人頂罪?

假搭檔別的不用說,只要教唆他做偽證的人是高二小孩就行。很明顯,假伴侶並沒有放棄高陰莖。別說這只笨狍子了,包括安鑫在內的一群警察都為這個菜鳥不知所措,卻找不到結果。不知道這個關鍵故事感人不感人。反正編劇很有勇氣編出來,完全不把觀眾的智商當回事。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安欣臥底。◆◆◆◆安新臥底。

安欣找到了瘋驢的線索,曹隊長馬上想起此人已被處理,入獄四年。為了證明這一點,特意給了一個瘋驢監獄檔案的鏡頭…於是安欣臥底,接近了瘋驢。

問題是,瘋驢的刑期有多長?兩三個月?半年?

肯定不會,因為要編個罪名安排安欣去監獄臥底。這個罪名得是一年以上的刑期,一年以下的不用坐牢,看守所就行了。

如果三個月後狂驢出獄,安新會跟著他出來,他會不請自來的臥底。所以瘋驢的刑期至少是一年。這只瘋驢很有可能殺了黃。派一個刑警陪他坐牢一年。誰會告訴你,誰會相信你?為什麼不直接審判他呢?

這種臥底也叫獄偵。監獄偵查的套路和看守所、看守所一樣。編劇就是忽悠沒有常識的觀眾。我敢肯定99%的觀眾都沒有這方面的知識和經驗,所以編劇也敢胡來!

同理,麻子出獄也不可能去瘋驢身邊臥底。如果朝子刑滿釋放,他為什麼要去做臥底?刑警隊薪水高嗎?如果麻子提前出獄,瘋驢怎麼會因為同情業餘編劇就相信他呢?

◆◆◆◆趙立冬安排曹闖殺了徐江。

當官的趙立東,根本就是瞎子。一個政法委書記居然命令自己的親信殺黑社會,而自己的親信恰好是刑警隊長。這個故事接近《聊齋志異》的水平。趙立東是政法委書記。如果他想殺許江,至少有三種正當的做法:

一種是抓捕現場,以拒捕、襲警為由當場擊斃;第一,被抓後在看守所悄悄殺了它,假裝自殺什麼的,合情合理;最保險的就是按照兇手來判。直接判死刑不就完了嗎?為什麼還搞暗殺?

也許有觀眾會說,許江咬趙立冬怎麼辦?

看看許江的罪名——「殺人犯」。他們從來沒有提到過地下世界。在社會上,舉報殺人犯系統的政法委負責人,只能打擊報復,根本不會理會。否則法院判的謀殺罪一個都不能執行。死刑犯專門舉報,看報舉報,半年舉報,20年舉報。所以只要被控殺人,許江想在看守所舉報政法委書記趙立東,哪怕他有一噸的證據。

趙立冬沉迷於命令警員搞暗殺,還能和強哥交流,讓強哥幫他殺人。趙立冬的智商不能當政法委書,但作為編劇,至少可以把《《狂飆》說黑社會的故事》編成一個勤工儉學的節目,說不定還能獲得好評。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安欣當交警。安欣不受待見,發配到交警隊當了交警。我也是服了,交警的工作可不僅僅是作手勢指揮交通,還包括交通違章、違規的處罰,交通事故責任的認定……交警與刑警相比,技術含量也是相當高的,這怎麼在《狂飆》里「當交警」就成了變相發配呢?◆◆◆◆◆◆安鑫是一名交警。安欣不受歡迎,被派到交警隊當交警。我也深信不疑。交警的工作不僅僅是用手勢指揮交通,還要處罰交通違法違規行為,認定交通事故責任…相比國際刑警,交警的技術也是相當高的。為什麼「當交警」在《狂飆》變成了一種變相的行為?

編輯兼導演徐紀周先生是從周星星那里學到這一點的嗎?周星星追求的是廢話,而《狂飆》至少表面上不是廢話,對吧?有沒有可能反黑劇也被你編成了《永不磨滅》?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搶過小鬼子兩袋大米的徐導心比天高搶了小鬼子兩袋米的徐道新,比天還高。

安新當交警的故事,說是警察歧視,但說實話,是業餘的,業餘的。還有一個這樣的例子:

強哥成為黑社會老大後,明里暗里都有集團,地下賭場,暗中放高利貸。不管是明生意還是暗生意,都做了不少。

掃黑除惡針對強哥,卻看不到經偵的身影。最後督導組拿到了強哥的黑戶口,也是老莫的女兒完成的…

靜海公安局沒調查嗎?刑偵、經偵、禁毒、內衛,中國哪個市級公安局不是這樣配置的?難怪安欣感嘆高琪強六年了沒有抓到任何證據。如果沒有靜海的經偵隊,別說六、六十年,也不會有任何黑社會組織經濟犯罪的證據。

關於警銜的問題,很多網友都談過。顯然,《狂飆》的編劇是警察出身,而《狂飆》的編劇和警察一樣業餘。

寫一部關於警察的電視劇,寫一部關於掃黃的電視劇,一點關於警察的常識都沒有,這真的是沒人。

關鍵情節是戲劇的靈魂,既是人物完成的原因,也是故事形成的開始。《狂飆》的關鍵情節幾乎都是假的,所以我只想問編劇:你是來嘲笑觀眾智商的嗎?

戲份不夠,要補。《狂飆》一直在飆升。

《狂飆》開播後,很多人的印象都是一些被寄予厚望的演員表現不好,比如…

在這里,我不為演員開脫,只想問問大家;如果你是一名演員,你會在以下場景中做什麼?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一對青梅竹馬的情侶,忽然中斷聯繫長達六年。情哥哥與情妹妹的父親在一起工作,這位父親還非常青睞情哥哥,甚至設計促成小情人相逢。即便這樣,小情人兒卻六年沒有聯繫。注意鴨,不是六星期,也不是六個月,是六年鷗。雖然妹也沒變心,哥也沒變態,愣就是六年沒聯繫。為什麼捏?僅僅因為妹換了一個手機號……◆一對青梅竹馬六年突然失去聯繫。我的愛弟和我的愛妹的爸爸一起工作,他也很偏袒我的愛弟,甚至設計促成小情侶見面。即便如此,小情人已經六年沒有聯繫了。當心鴨子,不是六周,不是六個月,是六年鷗。雖然我姐姐沒有改變主意,但是我哥哥沒有改變主意。六年沒聯繫了。你為什麼捏?就因為我姐換了手機號…

這是一個關於《狂飆》的安欣和虞夢的故事。這個故事是假的嗎?尷尬?如果你覺得這個故事很可笑很尷尬,演員們不會和你有同感嗎?這麼尷尬的故事,你指望演員出彩,肯定是想多了。說實話,這樣的演技,張譯真的配得上影帝的稱號。

◆◆◆沒有什麼是最尷尬的,只有更尷尬。兩個嫌疑人逃跑前回家看望我媽。老娘是個老神仙。什麼也沒問,就知道我當公務員的兒子要出逃了,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很驚訝。她兒子是處級幹部,沒有一點經商經驗嗎?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接下來更尬,出逃的倆人急匆匆趕到碼頭,緝捕隊伍尾隨而至,然後就是把觀眾尬的一塌糊塗的督導組組長徐忠列隊點名勸降。有網友把這段尬戲剪輯成了MTV,配的歌曲是《忘情水》——接下來,就更尷尬了。兩名逃犯沖向被告席,抓捕組緊隨其後,隨後讓觀眾尷尬的監管組組長徐中排隊點名,勸其投降。有網友將這尷尬的一幕剪輯成MTV,配上歌曲《忘年水》—

即使我喝醉了

即使我哭了

因為你的心已經碎了…

從編劇的角度看《狂飆》,九個不可思議的情節說明了什麼?

◆◆◆強哥調動媒體記者圍攻公安局。我勒個去呀,在中國,記者圍堵任何一個黨政機關都是不可能的!畢竟媒體姓黨,媒體都是宣傳部直接管轄的。公安局只要給市委一個電話,記者當天要是敢不散,第二天連他們總編都得下崗。◆◆◆◆強哥動員媒體記者圍攻公安局。聖牛,在中國,記者是不可能遏制任何黨政機關的!畢竟媒體是黨,媒體是宣傳部直接管轄的。只要公安局給市委打電話,如果當天記者敢黏在一起,第二天就連他們的主編都要被裁掉。

自媒體有可能嗎?網路媒體可能嗎?然後你要看有沒有影響,對不對。是宣傳科(科)把公安局和各種媒體聯繫起來。有政法內容的媒體肯定都認識宣傳科科長。不認識怎麼辦?那沒問題,但是有很大的可能是編劇在冒充!

本文只是梳理了《狂飆》戲劇中九個嚴重站不住腳的情節。網友過去提到的很多問題,不再贅述。總之,結論是《狂飆》的情節是假的,工作人員是混亂的,導演是尷尬的。賞金獵人很辛苦,領銜效果組很煽情,一點都不值得表揚。

必須指出的是,高氏兄弟,高嫂,唐家兄弟,還有老莫,這些演員的演技都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