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民海軍已經有了三艘航母,這三艘航母加在一起,戰鬥力達到了什麼樣的水平?從航母編隊上來看,未來可能會有哪些變化?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三艘航母其實剛剛達到一個這種作戰最低的需求。從它的艦艇編隊來講,那麼還會有新的,更多的這種「帶刀護衛」。
延伸閱讀
資料圖
自從中國新航母福建艦下水,西方媒體有關中國航母的炒作就開始花樣翻新:新航母戰鬥力爆表、中美航母戰力對比、與台海南海東海掛鉤……有些西方媒體終於有些黔驢技窮,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25日以「別管中國新航母了,這些才是美國應該擔心的艦船」為題,「另辟蹊徑」地找出了幾個航母之外對美國產生「威脅」的中國艦船的代表。
CNN報導截圖
文章稱,中國最近下水了第三艘也是最先進的航空母艦,是中國海軍雄心的重要體現。CNN還將中國新航母福建艦稱為「中國軍力建設王冠上一顆8萬噸級的明珠」,並宣稱,「中國海軍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軍」。
美媒援引專家的觀點稱,中國新航母全新的作戰系統——如電磁彈射器系統表明中國正在迅速追趕美國,使自身航母有能力出動更多艦載機,並使這些飛機出動速度更快、帶彈量更大。
盡管如此,有分析人士認為,目前還沒必要對中國新航母進行過度炒作。CNN給出的理由是首先,前美國太平洋司令部聯合情報中心行動主任卡爾·舒斯特說,福建艦可能還要再過三到四年才能投入使用。即使它投入使用,它的大小也將使其成為一個明顯而又容易遭受攻擊的目標。
其次,有一個簡單的事實,盡管看起來令人印象深刻,但專家認為航空母艦不一定最適合在不久的將來最可能發生的衝突情景——包括東海南海和台海的衝突等。專家說,從本質上講,福建艦可能是中國最大的戰艦,但它可能不是美國海軍指揮官目前最關心的問題。
美媒給出的兩個「理由」,也不能說一定合理性都沒有,但在前面大量鋪陳中國新航母福建艦的性能對戰鬥力帶來提升等內容之後,突然話鋒一轉,不禁給人一種為了突出新穎觀點而硬要轉折的感覺。
文章列舉了下列四種類型的艦船,宣稱它們對美國海軍的主導地位構成更大的威脅。
其中包括兩型中國軍艦、兩類民用船只。
055萬噸大驅是必然上榜的,如果中國的這型戰艦沒有被選中才會讓老劉感覺很吃驚。
CNN報導配圖
按照CNN給出的「上榜理由」:這些1.3萬噸的隱形導彈驅逐艦首艦於2017年下水,被許多人認為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水面戰艦。055大到足以被北約標準視為巡洋艦,配備112個垂直發射管,可用於發射從反艦導彈到遠程對地攻擊導彈在內的各型武器。
蘭德公司高級分析師蒂莫西·希思(Timothy Heath)2018年對CNN表示:「這型艦船具有複雜的設計、隱身功能、雷達和大量導彈庫存。它比大多數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驅逐艦噸位更大、性能也更強大。」
美國國會研究局3月份的一份報告稱,至少有10艘055型被認為已經下水或正在建造中。美媒的文章稱,在台灣局勢日益緊張的情況下,中國現役五艘055導彈驅逐艦中的第二艘拉薩艦被部署到日本海進行演習。文章還稱,055型的威力在4月出現在社交媒體上的鏡頭中得到了體現。畫面顯示該型軍艦發射了一枚被美國軍事分析人士薩頓稱為高超音速反艦彈道導彈的導彈——這種武器通常被稱為「航母殺手」。
老劉認為,無論是從噸位、戰鬥力、曝光程度、在航母編隊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出島鏈的頻率等眾多因素來看,中國萬噸大驅上榜都讓人不覺得吃驚。
CNN選出的第二種中國軍艦則超出了老劉的設想,老劉本以為會是075型兩棲攻擊艦之類的作戰艦艇入選。但CNN給出的是039型柴電潛艇。
CNN報導配圖
報導稱,這些「元」級柴電潛艇幾乎是無聲的,其能力可能會讓美國軍事規劃者難以應對。
根據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的「2021中國軍力報導」的數據,北京已經建造了17艘039A/B型潛艇,並計劃在未來三年內將總數增加到25艘。
舒斯特說,「039型在靠近中國的水域提供了強大的‘縱深防禦’能力」,而且它們似乎正在發展一些能力來與更遠海的美軍交戰。
美國海軍軍官麥克·沃克和奧斯汀·克魯茲在2018年美國海軍的報告中表示:「在使用電池運行時,配備AIP的潛艇幾乎是無聲的,唯一的噪音來自軸承、螺旋槳和船體周圍的水流。」
美國國防部的報告稱,中國正在推動發展更多配備反艦巡航導彈的超靜音潛艇。
文章稱,中國潛艇的進步恰逢美國海軍的反潛能力遇到問題。美海軍作戰部長麥克·吉爾戴上個月告訴國會,美國海軍希望退役9艘瀕海戰鬥艦,其中一些是美國艦隊中最新的艦艇,但它們的反潛系統「在技術上沒有發揮作用」。
第三個上榜的不是具體某一個型號,而是一類船——商業渡輪。
CNN報導配圖
美媒的文章稱,當您想到致命的海軍能力時,商業渡輪可能不是首先會被想到的船只——但它們的力量就在於此。文章稱,中國確實擁有一支龐大的民用渡輪船隊,可以迅速改裝為軍事用途。
「中國最大的渡輪造船廠在2015年公開表示,其最大的滾裝/滾降渡輪之一是為軍民兩用建造的,而中國最大的渡輪運營商之一也同樣被描述為具有軍民兩用發展思路,」前美國海軍潛艇指揮官、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員托馬斯·舒加特在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表示。他補充說,在黃海和南海運營的民用輪渡公司已經編入解放軍輔助部隊。
據舒加特可能,使用民用船舶將使中國船只的排水量增加110萬噸。這個數字是中國所有兩棲攻擊艦排水量總和的三倍多。舒加特稱,如果中國利用香港的滾裝運輸船,可能會獲得額外的3.7萬噸海運能力。舒加特說這確實回答了一個問題:「中國軍隊有多少運輸(艦船)?很可能比你想像的要多。」
其實,從國際通行的發展思路來看,軍事大國除了擁有強大的海軍艦艇編隊之外,確實還有著應對突發自然災害等極端情況下動員民間力量的潛力,這種思路並非只有中國是這樣,相信美國等西方國家也具有這樣的能力。光從能力以及潛在用途來分析軍事威脅,確實有點讓人不屑進行反駁,只能說在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的語境中,中國任何領域的發展對他們都是「威脅」,中國發展農用拖拉機也會被渲染為可以在戰時迅速被改裝為裝甲車。
文章稱,民用渡輪並不是美國軍事規劃人員唯一關注的中國民用船只。美國專家還宣稱中國建立了一支由一百多艘據稱從事商業捕魚的船只組成的「海上民兵」,以在有爭議的海域執行任務。根據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的數據,中方否認存在的「海上民兵」由上百艘船只組成,但實際數字可能更大。
CNN報導配圖
也許是覺得前面為了烘托必須重視的四種中國艦船,把中國新航母的作用說的有點低,文章在最後又繞回來說了一段中國新航母福建艦。舒斯特說,「福建艦的下水應該被視為它所預示的那樣,而不是它有限的直接影響」。「在美國海軍努力讓一艘新航母進入全面服役狀態的時期,中國現在已經發展了3艘航母,並讓兩艘進入全面服役狀態。」舒斯特指的是「福特」號航空母艦,這艘超級航母自服役以來一直受到多種問題的困擾,預計會在今年秋天進行首次部署。
同時,中國則在加速發展,「他們正在以比美國及其所有盟友更快的速度建設海軍,」舒斯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