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資本市場表現低迷,賺錢效應越來越差。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選擇風險低、投資靈活的定投基金,基金定投也被很多人稱為「懶理財」。我個人並不完全讚同「懶人理財」這種說法。在決定定投之前,要多了解定投的特點和優勢,然後建立自己的定投投資組合。今天就來介紹一下基金定投的優勢、適合人群、投資方式。
1.基金定投是什麼?
定投基金是定期投資基金的簡稱,是指在固定時間(如每月10日)將固定金額(如1000元)投資於指定的開放式基金,與銀行零存整取非常相似。
美國華爾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在空市場上拿到一把飛刀比準確的踏入市場更難。基金定投解決了投資者最大的痛點,分散了擇時風險,防止投資者一開始就掉進大坑。
二、定投基金的優勢
1.超低的門檻和簡單的程序
基金定投起點很低。一般是100元起(部分代銷管道降為1元),然後進行定額投資。它只需要投資者辦理一次性手續,設定投資頻率和投資金額,然後每期自動從帳戶中扣款。一般可以選擇日、周、月為單位。
2.平均成本和風險分散
股票需要根據市場變化實時交易,普通投資者很難把握買賣點。定投基金採用自動定額扣款的方式進行投資,平滑波峰波谷,穩定投資成本,相對分散風險。
3.長期持有,積少成多。
基金定投主要是通過積累雪球,適合教育基金、養老金等長期投資。
4、復利效應,長期可觀
「定投計劃」的收益享受復利,即復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復利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定投的復利效應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完全顯現,不能因為市場的短期波動就隨便終止。只要長期前景好,市場的短期下跌就是積累更多廉價籌碼的機會。
第三,適合做定投的人。
1.辦公室職員
上班族每個月都有穩定的薪水,每月餘額一般會隨著工作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所以通常沒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理財中。從基金定投的特點來看,簡直就是為上班族量身定做的。對於工作繁忙,無暇顧及理財的上班族來說,既省心又省事。
2.月光族
該基金將通過定期定額扣款、強制儲蓄等方式,進行定投,幫助「月光族」順利脫光。
3.投資小白
投資小白缺乏專業知識和投資經驗,容易道聽途說,跟風「追漲殺跌」。基金定投不需要選擇合適的時機。你只需要在固定的時間以固定的金額購買基金,傻傻的買,就可以避免「追漲殺跌」,這不需要投資者的專業能力。
4.不願意承擔高風險的人
很多人想獲得更高的收益,卻承受不了市場的巨大波動。基金定投可以降低平均成本,平滑波動。因此,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也是基金定投的受益者。
四。基金選擇和投資方法
華倫·巴菲特曾說過,「通過定期投資指數基金,一個什麼都不懂的業餘投資者往往能打敗大多數專業投資者。」所以建議選擇指數基金定投。
(一)指數基金的優勢
1.指數基金「長生不老」
上市公司會退市倒閉,主動管理優秀的基金經理會退休,但指數基金不會退市也不會退休。指數基金通過被動管理,吸收新公司來替代舊公司,從而長生不老。
2.理論上,指數基金可以長期上漲。
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來自國內企業,而國內的優秀企業大多是上市公司。如果通過指數從上市公司中挑選出比較好的公司,應該會有比較好的長期成長空。投資指數基金就是投資未來的國運。
3.指數基金成本低。
基金採用被動管理復制指數,不依賴基金經理,因此其費用是股票型基金中最低的。
(二)如何選擇優秀的指數基金
1.選擇跟蹤誤差小的指數基金。
跟蹤誤差衡量基金趨勢偏離指數趨勢的程度。跟蹤誤差越大,基金走勢越偏離指數。
2.選擇費率低的產品。
指數的投資目標是跟蹤指數,不追求超額收益的創造,不依靠主動選股和擇時來創造超額收益。所以基金費率低於主動管理型基金。
指數基金比主動型基金最大的優勢是費率低。同時,國內指數基金的費率仍然高於國外指數基金。近年來,國內指數基金在降費的道路上不斷前進,所以國內指數基金的費率依然下降空。所以大家在選擇的時候一定要貨比三家。並非所有的指數基金費率都是一樣的。
3.選擇大型指數基金。
一般指數的規模都不小。第一,大盤指數流動性較好,不會有平倉風險。二是基金規模越大,每日申購贖回對其運作的影響越小,指數基金的跟蹤誤差也越小。
4.選擇有實力的基金公司。
無論選擇什麼樣的基金產品,都是由基金公司操作的。所以基金公司的實力和口碑永遠是選擇基金的首要因素。指數基金雖然是被動投資,但跟蹤標的指數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精確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程序。實力雄厚的基金公司通常能夠更密切地跟蹤標的指數。
5.選擇合適的指數進行投資。
如果選錯了指數,再好的指數基金也很難賺錢。
如何選擇合適的指數?
我們需要知道指數的內在價值,但是如何才能準確的得到指數的估值呢?這里簡單介紹兩種估值策略,一種是格雷厄姆使用的利潤率法,另一種是博格使用的博格公式法。
盈利收益率法
在目前國內利率和基金收益水平下,總的策略是:
當利潤率大於10%時,分批投資。
當收益率小於10%,但大於6.4%時,堅定持有已買入的基金份額。
當收益率低於6.4%時,分批賣出基金。
博格公式法
在股息率高的時候買入。
在市盈率處於歷史低位時買入。(以上兩點往往同時發生。)
買入後耐心等待「平均收益」,即等待市盈率由低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