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脫維亞宣布與俄接壤的幾個城市進入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9月27日,拉脫維亞政府宣布與俄羅斯接壤的幾個城市進入緊急狀態。緊急狀態持續時間為9月28日至12月26日。

視頻截圖

此外,拉脫維亞政府還決定於27日關閉佩德澤(Pededze)過境點。政府還決定派出國防軍和安全人員協助邊防警衛。

延伸閱讀:

拉脫維亞防長敦促美國盡快支援:我們已做好死的準備

如今在歐洲各地大約部署有10萬名美軍,其中2萬人是近幾個月在俄烏軍事衝突爆發後新增的,而美軍部署的重心也是明顯地越來越向歐洲東部傾斜。

「但對於那些就在俄羅斯家門口的國家來說,他們覺得還不夠。」——《華盛頓郵報》13日報導說。

8月9日,美國防長奧斯汀和拉脫維亞防長帕布里克斯在利爾瓦德空軍基地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和烏克蘭一樣,領土最接近俄羅斯的東歐國家現在紛紛表示,他們迫切需要更多的西方軍事援助。尤其是波羅的海國家正在加緊擴大軍力,以防成為「下一個遭到攻擊的國家」。拉脫維亞國防部長帕布里克斯日前在美國防長奧斯汀到訪期間強調,武裝該國和武裝烏克蘭「同樣重要」,因為戰爭風險「已經來到我們的邊境」。這位防長敦促美方盡快支援軍力和武器,「如果邊境發生什麼事,我們已經做好了死的準備」。

波羅的海和中東歐國家的官員說,現在最重要的軍火生產線需要「渦輪增壓」,以加速履行他們這些「俄羅斯前線國家」需要的武器訂單。

帕布里克斯表示,拉脫維亞正在尋求先進的遠程火箭炮,就是「正在幫助烏克蘭有效地抵抗俄羅斯軍隊的那種」,此外他們還想要空中和海岸防禦系統。

愛沙尼亞國防部常務秘書薩爾姆則明確地對《華盛頓郵報》表示,高機動性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能夠進行監視和精確打擊的「死神」無人機,以及用於探測來襲火力的雷達,「這些是我們最需要的武器,是威懾俄羅斯最急需的」。

「海馬斯」火箭炮系統

波蘭駐美國大使館武官諾伯特也表示,如果美國能夠加快交付對華沙已經承諾的某些武器,將大大有助於提高他們的防禦能力。波蘭正在等待「愛國者」導彈系統、「海馬斯」、F-16戰鬥機和「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

與對中國台灣地區的政策幾乎一樣,北約部隊和武器持續部署到俄羅斯側翼的國家,也被西方軍事主管人稱之為「豪豬防禦戰略」。報導稱,這種戰略試圖向俄羅斯表明,北約部隊可以立即動員和支持已經被西方訓練和裝備強化的盟友,從而令俄羅斯收回「入侵的想法」。

現在有大約600名美軍部署在拉脫維亞,而去年冬天只有大約100人。在有美軍駐紮的拉脫維亞利爾瓦德空軍基地停留期間,奧斯汀聽取了一名拉脫維亞軍人的報告,他自稱是第一個在美國接受了「黑鷹」直升機訓練的拉脫維亞軍人。他告訴奧斯汀,拉脫維亞的飛行員過去更專注於搜尋和救援等任務,但現在他已經「掌握如何在戰爭中飛行」。

8月9日,美國防長奧斯汀在利爾瓦德空軍基地與拉脫維亞軍人在一起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國會批准了數億美元用於支持、培訓和裝備援助烏克蘭對俄軍事行動的所有國家,包括所有北約前線國家——作為美國政府援烏400億美元一攬子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的內容還包括用北約標準武器取代東歐前線國家在俄烏衝突初期向烏克蘭提供的蘇聯時期遺留的武器系統。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五角大樓官員表示,美國正在波羅的海國家尋求建設訓練場和其他軍事基礎設施,並稱今年以來美國對該地區的安全援助已增至1.8億美元。

11日,在奧斯汀結束對拉脫維亞的訪問後,該國議會立即宣布俄羅斯為「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俄國家杜馬獨聯體事務委員會副主席圖羅夫在接受今日俄羅斯電視台採訪時稱,波羅的海國家在脫離蘇聯後,已成為「對俄恐懼症」和迎合美國政策的代言人。這些國家現在正在做的是試圖向俄羅斯施加信息壓力。俄聯邦委員會(議會上院)國際事務委員會第一副主席賈巴羅夫稱:「在不久的將來,莫斯科將重新考慮與里加已經處於低水平的關係。」俄聯邦委員會國際事務委員會主席卡拉辛則稱,與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斷絕外交關係將是應對兩國反俄行為的最後手段,「不能排除這種可能性」。

不知輕重!拉脫維亞退出中國-中東歐的合作機制,稱俄為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

在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中,從蘇聯解體中分出來的幾個小國出乎意料地活躍,而他們的共同點都是與西方一起敵視俄羅斯。而對中國,似乎也在漸漸遠離。

一、拉脫維亞宣布「俄羅斯是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給俄羅列一籮筐「罪行」

針對俄在烏的特別軍事行動,東歐國家拉脫維亞最近宣布「俄羅斯是恐怖主義的國家支持者」,並呼籲其他志同道合的國家表達同樣的觀點」。

資料圖

拉脫維亞議會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里哈茲·科爾斯稱,俄羅斯多年來一直以各種方式支持和資助恐怖主義政權、恐怖主義組織。該國是敘利亞巴沙爾·阿薩德政權的最大武器供應商。

科爾斯稱,俄羅斯在烏克蘭也選擇了類似的野蠻、不道德和非法的策略。自特別軍事行動開始以來,已有1200萬烏克蘭人離開故鄉,超過500萬烏克蘭人離開祖國。

拉脫維亞當局還認為,俄羅斯的行動了加深全球糧食危機。

拉脫維亞議會聲明還譴責俄軍使用集束彈藥。

拉脫維亞還對俄羅斯國家杜馬主席維亞切斯拉夫·沃洛金提出的「簡化波羅的海國家俄羅斯人獲得俄聯邦公民身份」的建議發表了評論。根據拉脫維亞外交部長埃德加·林克維奇的說法,已經獲得俄羅斯國籍的拉脫維亞居民不能再獲得居留證。獲得俄羅斯護照後,他們將不得不離開拉脫維亞。

烏克蘭外長德米特羅·庫萊巴稱讚拉脫維亞這麼做是「及時的舉動」,並稱烏克蘭鼓勵其他國家和組織效仿。

資料圖

俄外交部發言人譴責拉脫維亞這麼做是「原始的仇外心理」,並補充說,「有必要將理論家稱為新納粹分子。」

拉脫維亞還敦促歐盟停止為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公民發放旅遊簽證,並普遍減少入境簽證。他說,俄羅斯對烏克蘭的進攻是「在白俄羅斯的支持和參與下」進行的,並呼籲國際社會對白俄羅斯實施與俄羅斯相同的制裁。

俄羅斯外交部8月11日表示,拉脫維亞議會的表態是「恐俄症」的表現。拉脫維亞最高立法機構的這一舉動公然違背現行國際法,違反了《聯合國憲章》所規定的國家主權平等原則。

有分析稱,拉脫維亞剛剛在8月8日恢復進口俄天然氣,如果俄羅斯是恐怖主義資助國,那拉脫維亞也是,因為俄羅斯的天然氣不是免費提供的。

不久前剛剛攻破美國洛-馬公司網站的俄羅斯黑客組織「Killnet」宣稱,他們已黑掉拉脫維亞議會官網。

還有俄網友建議,俄羅斯應該徹底不向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供應能源,以此向其他國家表明,反俄政策會迎來什麼樣的結局。

二、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的合作機制

繼立陶宛去年5月正式宣布退出後,拉脫維亞外交部8月11日表示,考量當前的外交和貿易政策優先事項,決定停止參加中國-中東歐的合作機制。而隨後,愛沙尼亞外交部也宣布,將停止參加中國-中東歐的合作機制。

資料圖

拉脫維亞外交部表示,將持續致力與中國維持有建設性的務實關係,形式包括雙邊關係以及歐盟整體與中國的關係,前提是應追求互利互惠並尊重國際法、人權和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

立陶宛去年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後,即呼籲參與機制的相關國家以「歐盟」為單位與中國互動,避免遭中國分化、各個擊破。

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創立於2012年,截至2022年8月,該合作框架尚且還有15個成員國家:

中國;中東歐國家:阿爾巴尼亞、波黑、保加利亞、 克羅地亞、捷克、希臘、匈牙利、黑山、北馬其頓、波蘭、羅馬尼亞、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

對拉脫維亞、愛沙尼亞退出中國-中東歐的合作機制的舉動,美國樂夠嗆。

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韋丹·帕特爾在發布會上稱,對此表示歡迎。帕特爾說,美國尊重並支持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這一決定,並將繼續支持愛拉兩國為使波羅的海成為更加穩定和繁榮的區域所做出的努力。

資料圖

康奈爾大學教授薩拉·克雷普斯指出,隨著俄烏危機、台海危機,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等小國希望以此向美國等西方國家「表忠心」,牢固自己在「支持民主」這一特定陣營的地位,「就像在冷戰時期一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此前回應相關消息時曾指出,去年該合作機制下的雙邊貿易額數據就可顯示,雙方的合作是成功的,事實勝於雄辯。(井上蛙)

拉脫維亞拆除蘇聯紀念碑 碑體落入水池濺起巨大水花

據英國《衛報》消息,當地時間8月25日,位於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市的蘇聯「里加解放者」紀念碑被拆除,高達79米的碑體因底部被挖斷而轟然倒塌,在一旁的水池中砸出巨大的水花。

據報導,該紀念碑早在今年5月就被拉脫維亞議會投票批准拆除,旨在回應俄羅斯對烏克蘭採取特別軍事行動的決定。拉脫維亞外長在紀念碑拆除後稱,拉脫維亞「結束了歷史上痛苦的一頁,將尋求更好的未來」。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4日報導,俄羅斯國際文化合作特使、前文化部長米哈伊爾·什維德科伊認為,在里加發生的事件「只會引起一種深切的憤慨」,「因為一座解放里加的勇士紀念碑在那里被摧毀了」。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也表示,拆毀紀念碑的「褻瀆行為」無法摧毀對蘇聯解放者英雄事跡的記憶,只會導致雙邊關係的進一步惡化。

俄羅斯駐拉脫維亞大使館則於24日、25日先後發布聲明稱,已就此事向拉脫維亞外交部提出抗議照會,俄方將保留採取報復措施的權利。該聲明強調,俄羅斯境內也有許多拉脫維亞移民墳墓與紀念物,兩國之間是否需要在該領域「發起一場全面的對抗,將由里加決定」。

公開資料顯示,蘇聯「里加解放者」紀念碑建立於1985年,位於拉脫維亞里加市的勝利公園,其中包括一座79米高的碑體和兩組雕像——一位高舉雙臂代表「祖國」的婦女和三名紅軍士兵,旨在紀念二戰期間蘇聯士兵從納粹德國手中奪回里加並解放拉脫維亞的事跡。

1991年8月22日,拉脫維亞脫離蘇聯恢復獨立後,這座紀念碑的存廢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不過,因拉脫維亞境內有大量俄羅斯族人,每年5月9日「勝利日」都會有大量民眾自發前往勝利公園獻花紀念。

俄烏衝突爆發後,作為歐盟和北約成員國的拉脫維加堅定地站在了烏克蘭一方,積極響應各項對俄制裁措施,就連多年以來的「勝利日」都被重新命名為「烏克蘭死難者紀念日」,還要求民眾不要在這天參觀該紀念碑。

據波羅的海新聞網(BNN)消息,據拉脫維亞國家警察統計,今年5月9日的7:30-10:30間,約有300人參觀了這座紀念碑,這讓警方再次敦促民眾不要前往此處。10日清晨,隸屬於里加市政府的一家公司將人們送上的鮮花全部鏟走,引發各方不滿。

有拉脫維亞官員透露,在此前的獻花活動中,一名舉著俄羅斯國旗的年輕男性被捕,警方認為他「讚揚侵略行為及使用相關標誌」。

被拆除前的蘇聯「里加解放者」紀念碑 資料圖

綜合《衛報》、《紐約時報》消息,拉脫維亞議會已與5月投票批准拆除這座紀念碑,里加市議會作出了類似的決定。

本周,紀念碑拆除工作正式開啟,兩座雕像首先被移除,隨後該地區被封鎖,里加市當局還發布了無人機飛行禁令。25日當天,當地警方以安全為由暫時封鎖了勝利公園附近的交通。

現場視頻顯示,這座紀念碑的碑體底部已被基本挖斷,數十米高的建築搖搖欲墜。在一台機器的引導下,整座碑體向後方倒塌,撞進了附近的水池,在勝利公園濺起了巨大的水花。

拉脫維亞一家媒體對該事件進行了現場直播。畫面顯示,現場的一些人肩膀上綁著拉脫維亞國旗,還有圍觀群眾在歡呼鼓掌。

蘇聯「里加解放者」紀念碑被拆除的現場畫面 視頻截圖

在紀念碑拆除的前一天(24日),里加市議會公開宣布,這座紀念碑已經成為「蘇聯極權主義政權和軍隊的一個充滿意識形態色彩的象徵」。

紀念碑拆除後,拉脫維亞外長埃德加斯·林克維奇在推特發文稱,拉脫維亞「結束了歷史上痛苦的一頁,將尋求更好的未來」。

社媒截圖

《紐約時報》報導稱,對於此事,克里姆林宮指責歐洲國家篡改歷史,無視俄羅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貢獻。一名俄羅斯官員稱,拆除紀念碑是對蘇聯士兵的侮辱。

據俄羅斯國際文傳電訊社24日報導,俄羅斯國際文化合作特使、前文化部長米哈伊爾·什維德科伊認為,在里加發生的事件「只會引起一種深切的憤慨」,「因為一座解放里加的勇士紀念碑在那里被摧毀了」。

同日,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紮哈羅娃發布聲明稱,拉脫維亞當局已經深陷「恐俄症」,歐洲人民對那些抗擊納粹以爭取自由和獨立的犧牲者有著神聖記憶,而該國正試圖抹殺這一記憶的物質載體——紀念碑。

「蘇聯軍隊曾將里加和拉脫維亞從納粹侵略者手中解放出來,摧毀蘇軍士兵紀念碑對一個‘文明國家’來說是不可接受的——而這正是拉脫維亞自我標榜的稱號。」紮哈羅娃說,里加必須認識到,拆毀紀念碑的「褻瀆行為」無法摧毀對蘇聯解放者英雄事跡的記憶,只會導致雙邊關係的進一步惡化。

24日,俄羅斯駐拉脫維亞大使館也在其Telegram帳號發布聲明稱,拆除蘇聯紀念碑是一種「野蠻的恐俄伎倆」,這一經過拉脫維亞國家主管人層面批准的行為褻瀆了民眾對數十萬蘇聯士兵的記憶,已就此事向拉脫維亞外交部遞交抗議照會,表示保留採取報復措施的權利。

25日,該使館在Telegram發布的另一份聲明中稱,拉脫維亞當局對歷史紀念物的「戰爭」已經「越來越難看」,近期收到的該國外交部照會顯示,該國正在對其境內一座葬有137名蘇聯官兵的公墓採取「破壞安寧」的挖掘行動。

「我們要提醒我們的拉脫維亞鄰國,他們已經再次褻瀆對死者的神聖記憶與和平。在俄羅斯有許多埋葬拉脫維亞移民屍體的地方,更不用說還有許多紀念物了。」該聲明稱,「我們是否需要打開這個‘潘多拉魔盒’,在紀念物領域發起一場全面的對抗,將由里加決定。」

俄羅斯駐拉脫維亞大使館telegram

來源:觀察者網

推薦閱讀

星際大戰反派現身新宿 拾荒做公益萌翻路人

東京新宿街頭驚見「星際大戰」反派角色撿垃圾!原來是501軍團的星戰迷在做公益,他們透過角色扮演清掃街道、關懷弱勢,用行動詮釋電影精神,溫暖許多民眾的心。 ...

日本獸醫感染「蜱蟲病」不治身亡 受感染貓傳染

日本一名獸醫師日前因照護兩隻感染SFTS的貓,而遭到傳染,最終不治身亡。SFTS又稱「蜱蟲病」,致死率高達3成,已有寵物傳人及人傳人病例。該事件再度引起獸醫業界 ...

日本大阪居酒屋推出備蓄米製定食,500日圓價格不變

日本大阪一家居酒屋為了在物價高漲下維持午餐定食500日圓的價格,開始使用政府釋出的低價備蓄米「古古米」取代過去使用的國產米。店家經過多次試驗找出去除米飯氣味的烹 ...

日本執政黨在維持皇室成員人數議題上缺乏危機感

日本朝野各黨圍繞維持皇室成員人數的討論陷入僵局,朝野未能在本屆國會達成共識。女性皇族成員在婚後能否保留身分,及其配偶子女能否加入皇室,各黨意見分歧。執政的自民黨 ...

日本幼兒園改母親節、父親節為「家庭日」,回應社會多元變化

因應單親家庭增加等社會變遷,日本許多幼兒園與托兒所改以「家庭日」取代母親節與父親節,讓孩子向重要的家人表達感謝,但仍有家長希望維持原本的節日。 ...

韓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向商界傳遞親商訊息,力拉中間選民

韓國執政黨總統候選人李在明與商界領袖會面,強調商界在經濟復甦中的角色,呼籲採用AI等尖端技術實現產業轉型,力拉中間選民和搖擺票源。李在明承諾解決股市下行風險,理 ...

清水市代出任日本將棋連盟首位女性會長,引發新時代期待

清水市代成為日本將棋連盟首位女性會長,新規則也為女性棋士開闢晉升職業棋士的途徑,引發將棋界邁向新時代的期待。 ...

執政黨力推司改,矛頭對準檢察權

韓國民主黨重新執政後,強力推動檢察改革,提出解散檢察總部、剝奪檢方偵查起訴權的法案。該黨認為改革勢在必行,以打破檢方濫權、政治干預的循環,但司法界對此看法兩極。 ...

日本幼兒園改母親節、父親節為「家庭日」,回應社會多元變化

因應單親家庭增加等社會變遷,日本許多幼兒園與托兒所改以「家庭日」取代母親節與父親節,讓孩子向重要的家人表達感謝,但仍有家長希望維持原本的節日。 ...

印度空難至少265人喪生,僅1名乘客奇蹟生還

6月12日,一架印度航空客機在印度艾哈邁達巴德市起飛後墜毀,機上乘客和地面民眾共265人罹難,僅1人奇蹟生還。失事原因有待調查,但航空專家認為最可能是遭遇鳥擊導 ...

名古屋大學研究生開發體位性調節障礙檢測裝置

名古屋大學研究生團隊開發出名為OD Checker的裝置,可測量兒童體位性調節障礙的症狀嚴重程度。該症常見於青少年,約10%的國中生受影響。團隊希望裝置能幫助患 ...

日本執政黨在維持皇室成員人數議題上缺乏危機感

日本朝野各黨圍繞維持皇室成員人數的討論陷入僵局,朝野未能在本屆國會達成共識。女性皇族成員在婚後能否保留身分,及其配偶子女能否加入皇室,各黨意見分歧。執政的自民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