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分析日本超額死亡數據的時候,很多人拿新加坡舉例反駁我,說新加坡沒有疫情。
然後,本文繼續「用數據說話」,分析新加坡今年的超額死亡數據。
強調一下,我只是通過這些海外疫情數據做預期管理,因為這也是我們可能要面對的風險。
正視境外疫情數據,提高個人防疫意識,外出時戴口罩,勤洗手。
現在太多人太鄙視奧米克隆了,很容易放大成本,因為國外沒有疫情,根本沒有個人防疫。
所以我覺得還是要正視國外的疫情數據。
但現在很多國家的疫情數據都有很多水分,比如新加坡,被很多人視為防疫模範生。雖然今年這個Omicron的死亡率極低,但今年前9個月新加坡死亡人數比2019年多26%。
這是一個相當誇張的數字。
首先,新加坡目前的疫情數據看起來確實不錯。
新加坡正處於上次疫情的低谷期,過去28天新增感染病例5.29萬例,重症率為萬分之四,死亡率為萬分之二。
這是新加坡衛生部的數據,截圖是機器轉的效果。
這個數據,首先比日本、韓國要好非常多。這個數據,首先比日韓好很多。
我直接查了日本的疫情數據。
日本厚生勞力省網站數據顯示,11月29日,日本新增病例13.84萬例,新增死亡210例。以此計算,死亡率仍為1.5‰。
韓國的數據,過去一周平均每天新增確診5.3萬例,平均每天新增死亡48例,死亡率接近千分之一。韓國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周,平均每天新增確診病例5.3萬例,平均每天新增死亡病例48例,死亡率接近千分之一。
顯然,新加坡這個萬分之2的死亡率,比日韓要低太多。顯然,新加坡2/10000的死亡率遠低於日本和韓國。
雖然新加坡目前正處於一波疫情結束後的低谷周期,但在全球疫情的低谷周期中,奧米克隆的死亡率總體會下降。
但今年日本疫情較低,死亡率為千分之一。
新加坡今年也有三次疫情,上一次的高峰是在10月。
我們以新加坡10月20日疫情峰值的數據來看,7天平均新增確診8194例,7天平均新增死亡2.86例,以此計算在疫情高峰期,新加坡的奧密克戎死亡率是萬分之3.5,仍然比現在日本和韓國低很多。根據新加坡10月20日疫情高峰的數據,7天內平均新增確診病例8194例,新增死亡病例2.86例。基於此,新加坡奧米克隆的死亡率在疫情高峰期為萬分之3.5,仍遠低於日本和韓國。
新加坡人難道比日韓,身體素質好那麼多?新加坡人的身體素質比日韓好那麼多嗎?
雖然新加坡的醫療資源不錯,但是日韓的醫療資源也不差。
這顯然是不合理的,但還是有貓膩的。
然後我們可以看看新加坡的超額死亡數據。
首先,在新加坡移民局的網站上,有季度人口公報。
然後我從這些新加坡每季度的人口統計公報,整理了2019年到今年9月,新加坡逐月的死亡數據。然後我從這些新加坡季度人口公報中整理出了2019年到今年9月的新加坡月度死亡數據。
我也會做一個簡單的表格給大家看。
表格可能不夠直觀,那我也做成曲線圖給大家看看。表格可能不夠直觀,我做個圖給大家看看。
如圖所示,2019年和2020年,新加坡的按月死亡人數曲線基本保持一致。如圖,2019年和2020年,新加坡每月死亡人數曲線基本相同。
然而,從2021年10月開始,新加坡的死亡人數出現激增,單月死亡人數一度達到2483人。但2019年10月死亡人數只有1833人,多死亡650人,超額死亡率達到35%。
這是因為去年第四季度新加坡爆發了第一次大規模疫情。
新加坡在2020年初有過一波小規模疫情外,一直到2021年10月,才爆發大規模疫情,也是新加坡躺平後的第一波疫情。新加坡在2020年初出現過小規模疫情,直到2021年10月才爆發大規模疫情,這也是新加坡平躺後的第一波。
當時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不高,所以新加坡的死亡率還是很高的,從圖中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
所以新加坡2021年10月超額死亡率35%也就不足為奇了。
但是,從這個曲線圖我們可以看到,2022年3月,新加坡的死亡人數也出現了激增,遠遠超過了前幾年的狀態。
2022年3月,新加坡單月死亡達到了2622人,遠超歷史同期水平,比2019年多死了785人,超額死亡率達到42.7%。2022年3月,新加坡單月死亡人數達到2622人,遠超歷史同期水平。比2019年多死亡785人,超額死亡率達到42.7%。
但是,從感染曲線可以看出,2022年3月,奧米克隆的死亡率已經明顯下降,新冠肺炎的死亡率峰值低於2021年10月。
但超額死亡人數高於2021年10月。
我們可以對比一下新加坡今年的疫情數據和新加坡今年的死亡人數。
從圖中可以直觀看到,新加坡疫情跟超額死亡人數的相關性。從圖中可以直觀的看出新加坡疫情與超額死亡人數的相關性。
疫情高峰期,超額死亡人數激增。
在疫情低谷時,超額死亡人數下降。
目前,新加坡的人口數據只發布到9月份。在9月的疫情低谷期,新加坡的超額死亡人數大幅下降。
但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在5月和9月的低周期,新加坡的超額死亡人數仍遠超往年同期水平。
這說明,盡管奧米克隆疫情處於低谷,死亡率很低,但仍有大量老人以自然的名義悄然離世,過早死亡。
此外,雖然10月新加坡再次爆發疫情,但疫情嚴重程度遠低於去年10月。因此,我預計新加坡公布的10月份死亡人數將明顯高於去年10月份。
即與去年相比,今年10月的超額死亡人數可能為負。
但與2020年和2019年相比,今年10月新加坡超額死亡人數仍將大幅上升。
我把新加坡過去三年的超額死亡和超額死亡率與2019年的進行對比。
可以清楚的看到,2021年和2022年,新加坡的超額死亡率有明顯的增加。可以明顯看出,2021年和2022年,新加坡超額死亡率明顯上升。
2020年與2019年相比,新加坡超額死亡率僅為2.84%,波動不大。
2021年,與2019年相比,新加坡超額死亡率大幅上升至13.17%,死亡人數比2019年多2824人。其中,10月和11月兩個月集中超額死亡1227人,占全年超額死亡人數的43%。
但2021年,新加波新冠肺炎只有799人死亡,占超額死亡人數的28%。
2022年,因為只有前9個月的人口數據。
因此,與2019年前9個月相比,2022年前9個月死亡人數超過4147人,超額死亡率達到驚人的26%。
今年,新冠肺炎只有875人死亡,僅占超額死亡人數的21%。
看到這里,肯定有人會說超額死亡率上升是因為戰後的嬰兒潮和人口老齡化。
然後我特別列出了新加坡過去10年每年的超額死亡人數。
如圖所示,過去10年間,新加坡除了2017年有過一波超額死亡率小幅放大之外,其他年份,超額死亡率都沒超過2.5%。如圖所示,在過去的10年中,除了2017年新加坡超額死亡率略有上升外,其他年份的超額死亡率均未超過2.5%。
從2013年到2020年,這八年的平均超額死亡率為2.24%。
這表明,考慮到戰後嬰兒潮和人口老齡化,新加坡每年自然增長的超額死亡率約為2.24%。
因此,2021年的超額死亡率與2020年相比為10%,非常驚人,遠遠超過2013年以來的平均水平。
即使扣除這一自然超額死亡率,2021年超額死亡率也將達到7.8%,比2020年多死亡1722人。這是2021年第四季度疫情的直接原因。
同時,我們將從2022年26%的驚人超額死亡率中扣除20年、21年、22年每年因人口老齡化導致的死亡自然增長。
2019年前9個月,新加坡有15913人死亡。
2022年前9個月,新加坡共有20060人死亡。
每年自然增長率為2.24%,當年平均自然增長率為357人死亡。
三年內共有1071人死於自然原因。
那麼扣除3年自然增長,如果沒有疫情影響,2022年前9個月應該有16984人死亡。
結果死亡20060人,超額18%。
也就是說,扣除戰後嬰兒潮、人口老齡化等因素,再扣除今年死亡人數的自然增長,新加坡今年的超額死亡率仍高達18%,多出3076人死亡。然而,新加波今年公布的新冠肺炎死亡人數只有875人。
顯然,還是存在一些問題。
雖然日韓的超額死亡人數也比新冠肺炎多,但幾乎是兩倍,而新加坡是三倍多。
這里面顯然有貓膩。
盡管新冠肺炎、新冠肺炎、新加波的死亡人數大多是老年人,但這些老年人並沒有最終死去,而是提前死去,而且死於過量。
對此我們還是要有清醒的認識。
總之,國外的疫情還沒有結束。
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管理好個人預期,積極預防個人疫情,減輕國家負擔,保護好自己和家人。
我是明星,歡迎讚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