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十二月七日電。標題:不斷提升防控科學精準水平——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新國十條」解讀
新華社記者董瑞峰、彭、報導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7日公布《關於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對風險區域劃定和管理、核酸檢測和分離方法等提出十項進一步優化要求。當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新國十條」出台背景、防控措施優化重點、藥品疫苗等熱點問題進行權威解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董瑞豐 攝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新華社記者董瑞峰攝
為什麼防控可以不斷優化?三年的抗疫實踐奠定了基礎。
除養老院、福利院、醫療機構、托兒所、中小學等特殊場所外,不查驗核酸檢測陰性證明,不查驗衛生編碼、旅行編碼;跨區域流動人口不再查驗,落地查驗不再進行……我國疫情防控政策再次優化調整。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局長王賀勝表示,三年來,我國出台了9版防治方案,出台了20條優化措施和進一步優化措施,以戰略的穩定性和靈活性有效應對了疫情的不確定性。
據介紹,近三年來,我國已具備有效的診療技術和藥物,醫療救治、病原檢測、流行病學調查等能力不斷提升。疫苗研究和接種工作取得積極進展,全人群完全接種率超過90%。群眾健康意識和健康素養明顯提高。
「這些為今天的防控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進一步優化和完善防控措施創造了條件。」王賀勝說。
「新國十條」有哪些調整?專注,強調精準
國家衛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介紹,新制定的十項優化措施,進一步優化了人民群眾關心的核酸檢測、陽性感染者和密切接觸者管理、高危區域劃定和控制、老年人疫苗接種和群眾醫療用藥保障、學校疫情防控和疫情相關安全保障等防控工作。
「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注重優化,一類是強調精準。」李斌表示,新措施根據病毒特點和疫情形勢,結合近期各地疫情應對的實踐經驗,進一步優化了第九版防控預案和20條中的部分措施。同時,針對當前防控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特別是群眾反映強烈,第九版、第二十條執行不準確等問題。,我們應該糾正他們。
「我們將繼續進行防控,研究、總結和調整,小步快走,不斷優化和完善防控措施。」李斌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聞發言人覓風表示,這十項措施是為了不斷提高防控的科學準確性。在實施中,要堅決糾正簡單化和「一刀切」,不搞「層層加碼」。各地要按照要求準確落實。
「新國十條」是主動優化。
目前,隨著奧米克隆突變株致病性的減弱、疫苗接種的普及和防控經驗的積累,我國疫情防控面臨新形勢和新任務。
國家衛健委疫情應對處置主管小組專家組組長梁萬年表示,這次防控措施的調整是主動優化,並不意味著疫情完全「放開」和預防。
梁萬年說,中國一直密切關注病毒和疾病的變化,在防控的同時加強能力建設,調整、研究調整防控策略的條件,根據時間和情況不斷優化防控策略和措施,尋找最佳防控方案。
「準備和提高應對能力是需要時間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梁萬年表示,優化後的防控措施將更好地適應疫情防控的新形勢和新冠肺炎毒株的新特點,使防控更具可操作性和針對性,更高效地利用防控資源,更好地協調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
藥品儲備和保障情況如何?保證可訪問性
「新國十條」明確指出,各地藥店要正常經營,不得隨意關停。不應限制人們在線上和線下購買退熱、止咳、抗病毒和感冒藥等非處方藥。
國家衛健委醫療應急司司長郭彥洪表示,新冠肺炎部分感染者出現發熱、咽痛、咳嗽等症狀,可使用退熱、鎮咳、祛痰藥物進行對症治療。對於普通型或高危因素嚴重的患者,可盡早進行抗病毒治療,但抗病毒藥物必須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此外,中醫藥在治療病毒感染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
郭彥洪說,基層醫療機構、藥品零售點等。會根據工作安排做好相應準備,保證藥品的可及性,市民沒有必要搶購囤積。
門診是鑒別發熱病人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場所。郭彥洪說,按照發熱門診的設置要求,二級以上醫院都要設置、開設、一直開設。醫療機構和地方衛生行政部門要公開發熱門診的地址和電話,讓公眾第一時間獲得發熱門診的信息。
老年人接種疫苗安全嗎?收益大於風險。
「新國十條」明確提出,要加快老年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中國的新冠肺炎疫苗非常安全,接種後的收益遠大於風險。」國家衛健委科技發展中心主任、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疫苗研發專班工作組組長鄭中偉介紹,通過對34億劑、13億多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不良反應監測發現,我國新冠肺炎疫苗不良反應發生率與其他疫苗相似,老年人略低於年輕人。
「在新冠肺炎,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並不是接種疫苗的絕對禁忌。只要控制好這些慢性病,新冠肺炎疫苗是可以接種的。」鄭中偉說。
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奧運村街道一處新冠疫苗接種點,醫護人員為一名86歲的市民接種新冠疫苗加強針。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7月13日,在北京市朝陽區奧運村街道新冠肺炎疫苗接種點,醫務人員為一名86歲的老人接種新冠肺炎疫苗加強劑。新華社記者顏煥宗攝
冬季防控壓力巨大嗎?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增加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壓力。
“我們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一些措施正在進一步加強.”李斌介紹,有關部門正在不斷加強疫苗和藥物的研發、疫苗接種和藥物儲存、醫療救治資源的準備、病毒變異、疾病嚴重程度和醫療資源使用等方面的監測,同時不斷建立社會共識。
李斌說,新冠肺炎疫情還沒有結束,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當前要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的變異情況,各地要報告感染後的重症病例和死亡情況,以及醫療資源占用情況,防止出現擠兌醫療資源的情況。
梁萬年說,對病毒和疾病認識的進一步深化,疾病危害性的下降,有效疫苗和藥物的供應,應急反應和治療能力的提高,是恢復疫情前生活狀態的關鍵要素。目前要繼續做好相關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