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體+|一桌年夜飯:四海團圓,年味更濃,年味更濃。

除夕夜,我們告別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處燈火輝煌,大年三十如期而至。

對中國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除夕更特別的了。

飯菜上桌,家人聊天,燈火可親,新年可期。

快樂:一年中最令人興奮的事

燈紅酒綠之初,河北省邢台市南河區的一家生態園酒店,幾十個包間擠得水泄不通。

市民趙國強和家人早早來到這里。「今年過年我特別開心。兒子從珠海回來了,女兒女婿孫子也從北京回來了。80歲的老母親身體也硬朗,四世同堂。一家人整整齊齊,這樣年夜飯才好吃。」

一桌年夜飯好吃好喝,品的是團圓。

疫情防控進入新階段後,迎來了這個春節。雖然疫情尚未結束,但熟悉的年味已經在中國蔓延開來。

據統計,今年春運總客流預計約為20.95億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近一倍。其中,探親流約占春運客流的55%。

「小米煎餅,南河脆皮魚,這是家鄉的味道,是思念的味道。吃魚意味著有一年多的時間;要吃紅燒肉,意味著紅紅火火;吃年糕意味著一年比一年好……」趙國強的女兒趙碩英說。

年夜飯講的是新年的味道,新年的習俗。

新華全媒體+|一桌年夜飯:四海團圓,年味更濃,年味更濃。

1月21日,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一戶居民在家里吃年夜飯。新華社發(趙永章 攝)1月21日,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一居民在家吃年夜飯。新華社發(趙攝)

在四川的一些地方,年夜飯,又稱團圓飯,在當地很流行。

在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木坪子安置點,村民張華一大早就開始忙碌。中午,軟油炸蒸肉,蒸排骨,面粉蒸牛肉…當地傳統的「九碗」一一上桌。

「九碗」是指每桌一般有九碗菜。當地人視「九」為吉利數字,有「九九長壽」、「九子考中」等說法。

新華全媒體+|一桌年夜飯:四海團圓,年味更濃,年味更濃。

春節前夕,剛搬進新家的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村民忙著將「九大碗」菜品端上桌。(蘆山縣委宣傳部供圖)春節前夕,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太平鎮大河村剛剛搬進新居的村民正忙著端上「九碗」菜。(魯山縣委宣傳部供圖)

「這是我們搬到新家後的第一個春節。在新家過年真是太‘舒服’了(四川話:太好了)。」張華說,大河村是「6.1」蘆山地震的震中。經過6個月的緊張施工,20棟新房子拔地而起。「以後的日子會越來越紅火,越來越好吃。」

在廣場不遠處,四川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蘆山花燈正歡快地舞動著,花臉哥和姚大姐用幽默的地方方言唱著木平子重建的故事…

安心:歲月的守護者

18時41分,武昌開往深圳東的T95次列車正緩緩駛離站台。

列車上裝飾著精美的窗花、福字和對聯,顯示著節日的氣氛。售票員還向乘客免費贈送水果和糖果。

「老鄉們,你們吃過晚飯了嗎?餐車已經準備好了餃子。我們一起吃吧!」列車一啟動,列車長姚毅就熱情地邀請乘客和工作人員一起吃餃子。

「我明天早上七點才能到達深圳。本來想吃碗泡麵將就一下。沒想到又吃到了餃子,年味還會有!」乘客王先生高興地說。

新華全媒體+|一桌年夜飯:四海團圓,年味更濃,年味更濃。

T95次列車上,旅客和工作人員一起吃年夜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客運段供圖)T95次列車上,乘客和工作人員一起吃年夜飯。(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武漢客運段供圖)

除夕是團圓飯。無論你在哪里,總有人陪你吃飯,總有人守護你。

44歲的姚毅已經記不清有多少次除夕沒有和家人團聚,但能陪著遊客們吃年夜飯,讓他們平安到家,看著他們滿意的笑容,他已經很滿足了。

鐵路、民航、客運、電力、防疫前線、邊防哨所…每到春節,這些堅守崗位的人都會迎來不一樣的除夕。

巡邏,處理各種乘客求助和緊急情況…在太原鐵路公安局太原南站派出所,24歲的民警李友和同事們正在準備年夜飯。

去年,她剛從警校畢業,參加工作。這是她第一次沒在家吃的年夜飯。

油炸,油炸,烹飪,油炸…廚師提前加工的食材,很快就會成為警察手中的美味佳肴。雖然比家里簡單一點,但是和這里的所有人一起吃飯,讓她覺得充滿了儀式感。

讓她感動的是,越是節假日,越是有家人來辦公室陪他們過年。

他們保護所有人,他們的家人也保護他們。

忙碌了一天後,28歲的賈吃了一頓年夜飯。

清炒灌腸,小酥肉,羊肉鍋…「大家一起吃飯,好熱鬧啊。」賈是快遞陜西管理中心太原迎澤橋東分部的一名快遞員。除夕夜除了少數快遞員,其餘基本都在值班。

「前幾天可能要去大晚上的,因為過年大家送的東西比較多。今天還行,大概是想讓我們吃頓團圓飯吧。」他笑著說。

新華全媒體+|一桌年夜飯:四海團圓,年味更濃,年味更濃。

除夕夜,賈晨晨(右一)和同事們一起吃年夜飯。(受訪者供圖)除夕之夜,賈(右一)和同事一起聚餐。(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自信:夢想的努力

一盤紅綠炒紅白菜,是中建三局機電工程師彭強這三年來最懷念的家鄉風味。

蓮藕排骨湯,培根,培根,香腸…父母和妻子從早上6點開始準備菜肴。看著一大桌子家鄉菜,彭不禁臉紅了。

2019年10月,47歲的彭強赴馬參與海外項目建設。因為疫情和項目表現,過了38個月才離開。那時候女兒高二。

「和女兒一樣,我交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2022年11月,彭強以高分通過了地方質量評估。圓滿完成任務後,彭強從吉隆坡登機十多個小時,終於回到了湖北老家。女兒高二。

「知道怎麼回事並不難。來,為了美好的明天,幹杯!」

年夜飯,見證一個家庭的堅韌,吃下一個家庭努力的信心。

對於一個家來說是如此,對於一個企業和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進入河北唐山的美食體驗地「唐山宴」,棋子、芝麻蜜糖、花生酥糖等美食十分誘人。

新華全媒體+|一桌年夜飯:四海團圓,年味更濃,年味更濃。

市民在「唐山宴」的小吃檔口購買食物。(受訪者供圖)市民在「唐山宴」的小吃攤上買菜。(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去年11月,「唐山宴」因疫情停辦。「唐山宴」副總經理魏勇說:「停業期間,我們努力培訓員工,同時積蓄力量專門為兔年春節安排展覽。除了節日燈飾,我們還布置了5000多個兔子造型的毛絨公仔,為服務生定制了兔子圖案的紅色毛衣,進一步提升服務水平。」

現在剛恢復營業10天,人氣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93桌年夜飯「年夜飯」預訂一個空。

隨著消費回歸,年夜飯、年夜飯市場明顯升溫,各地餐飲行業年夜飯訂單火爆。網路平台的年夜飯和預煮菜肴逐漸受到人們的青睞,到處都是欣欣向榮的過年景象。

「隨著新年的到來,餐飲消費市場也迎來了春天。我們非常有信心。」魏勇說。

做的人往往成功,做的人往往到達。

夜越來越黑,看著春晚,吃著年夜飯,人們停泊在家里的港灣,為了開始新的航程。(記者胡歌、侯文坤、孫亮泉、劉、吳光宇、楊娜、黃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