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八日電。標題:抗擊流行病需要耐心、關懷和更多的愛。
新華社記者
「因為疫情,我兒子今年上初三,只能在家上網課,但他兒子總是沉迷於打遊戲,不聽勸。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寧夏中衛的一位母親無奈撥打了當地的心理咨詢熱線。很快一個專業人士與她對接,給她的孩子做了輔導。現在孩子的學習狀態好多了,媽媽也沒那麼焦慮了。
心理咨詢師提供的電話服務,是中衛針對抗擊疫情中的情緒問題,主動開辟的新服務領域之一。寧夏開通了500多條心理咨詢服務熱線,幫助各類群眾疏導不良情緒,化解心理危機,為疫情期間及時有效疏導群眾情緒、緩解群眾心理壓力發揮了積極作用。
在疫情中,與呼救的母親的情況類似,一些人在網上上課、遠程辦公、社區封閉和控制以及留在室內的情況下遇到了新的問題。在遇到疫情時,人難免會有心理壓力。對困難群眾給予耐心引導、精心服務、貼心關懷,在抗擊疫情中夯實心理防線,最大限度保護人民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疫情對社會生產生活造成了一些影響。面對疫情的複雜變化,各地各部門要多一些耐心,疏導群眾情緒。抗疫鬥爭是複雜的、艱巨的、反復的。要傾聽群眾呼聲,耐心解決群眾問題,積極及時回應社會關切。比如疫情嚴重的地區,更注重保證生活物資的充足供應和物流配送的暢通,這樣人心會更穩;加強信息傳播,暢通溝通,群眾就不那麼緊張了。
心理咨詢要認真解決老百姓在疫情防控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做好細致的工作,設身處地為不同群體著想,體驗冷暖安全和差異化需求,會讓心理咨詢發揮更好的作用。比如,很多地方幫助核酸陽性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緩解心理壓力,有利於他們早日康復;加大對老、幼、病、殘、孕等特殊群體的關懷和幫助;做好日夜堅守一線的防疫人員的保障工作,盡力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做好心理疏導,有效化解不良情緒,工作中多一些愛。從三年來的抗疫實踐中,各方逐漸總結出一些人性化、便捷化的服務,可以幫助群眾緩解心理焦慮。比如為隔離觀察者或黃碼人員提供診療服務的「黃碼醫院」,在很多地方和部門設立投訴平台和熱線,設立「在線心理援助+心理咨詢熱線」。做好這些安保工作,可以有效地把真情和溫暖傳遞給大家,讓群眾感到貼心和方便,進而感到安心。
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會議強調,要抓緊做好疫情防控各方面工作,做好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心可以聚在一起。如果在抗擊疫情的過程中,我們的心理疏導能夠跟上,克服麻痹、厭戰、僥幸、懈怠的心態,就一定能早日打贏這場抗擊疫情的大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