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Vanessa Hsu
亞洲新聞網 日本新聞組
在日本,雖然 April Fool’s Day 這個節日已經沒落,但仍不乏有人會在當天興致勃勃地和同事開玩笑。然而,據專欄作家石原壮一郎指出,這些玩笑往往讓人啼笑皆非,甚至會讓人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石原壮一郎舉例,有位在公司中略顯愚鈍的部長,在 4 月 1 日一早就跟屬下說:「聽說咱們公司要倒閉了!」雖然屬下一下就看穿這是個拙劣的玩笑,但若直接拆穿,似乎又有點傷人。
面對這種情境,要如何妥善應對呢?根據石原壮一郎的分析,若直接裝作驚慌失措的樣子,反而顯得刻意做作,可能適得其反。不如先禮貌性地反問一句:「您說什麼?」等對方忍不住笑場時,再裝作鬆了口氣的樣子接話:「原來是 April Fool’s Day 啊,差點被騙到了。」
善意謊言背後的職場心理
石原壮一郎指出,這種看似拙劣的玩笑,其實反映出部長對下屬的一種彆扭關心。與其嘲笑或是責備,不如順著台階下,給對方一個台階下,才是成熟的做法。畢竟,在嚴肅的職場氣氛中適時緩和氣氛,有助促進同事感情。
當然,若不巧正逢公司真的面臨倒閉,而部長又以曖昧的表情說這句話時,情況就尷尬了。或許這時不妨和周遭同事說說:「今天不是愚人節嗎?這應該是個玩笑吧。」雖然聽起來像自我安慰,但在面對衝擊性消息時,這或許是緩解情緒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