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內閣「四次打雷」,與統一有關嗎?

最近,日本岸田文雄內閣又添一名問題內閣成員。復興大臣秋葉原秋葉原也被曝出諸多問題,包括濫用政治資金和競選中的違規行為。這是不到一個月內第四名被曝光的內閣成員。顯然,日本政界內部勢力正在向岸田文雄政府發起攻勢。岸田文雄會如何應對?

錢的事我說不清楚。

復興大臣秋葉原也被趕下台。

日本內閣「四次打雷」,與統一有關嗎?

日本復興大臣秋葉賢也資料圖 圖源:人民視覺日本復興大臣秋葉原也資料圖來源:人民視覺

日本《星期五》周刊報導稱,在查詢秋葉原有關選舉費用的報告後發現,秋葉原在2021年10月的眾議院選舉期間,曾向兩名公共秘書支付數萬日元,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風暴迅速發酵。25日,復興廳取消了原定於本周末的秋葉原福島之行。反對黨立憲民主黨領袖全荃(kentai Kumar)要求秋葉原立即辭職,並敦促岸田文雄首相盡快做出決定。此前,國民民主黨領袖玉木由紀夫(Yukio Tamaki)也敦促秋葉要麼就資金問題做出解釋,要麼立即辭職。玉還表示,岸田文雄的內閣團隊難以處理國內和外交問題。為避免國民擔憂,岸田將盡快改組內閣。

共同社還爆料稱,秋葉與工會主義有關,他執掌的自民黨支部曾向工會主義相關團體支付約5萬日元。據報導,槍殺安倍晉三的嫌犯山內溥也對該宗教心存怨恨,稱其使家庭陷入貧困,並指責安倍晉三支持該宗教,攻擊安倍。這一事件暴露了日本自民黨和工會之間深刻而隱蔽的關係。於是,日本政界掀起了對統一教的切割。岸田還表示將徹查統一宗教。然而,他親手選出的內閣成員卻是「燈下黑」。

田不會看人嗎?

內閣現在「辭職多米諾」

日本內閣「四次打雷」,與統一有關嗎?

2022年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率全體內閣成員合影,意氣風發。2022年8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全體內閣成員合影,他興致勃勃。

秋葉的問題只是岸田內閣陰暗面的冰山一角。不到一個月前,經濟再生大臣山治大四郎、法務大臣葉康弘和總務大臣津田因各種問題辭職。日本輿論認為,將這些人選入內閣的岸田文雄首相也應該承擔用人無監督的政治責任。

事實上,葉莉康弘和斯任天都屬於岸田派,是岸田的「自己人」。岸田曾多次向公眾表示自己「善於傾聽」。但失職後對待「自己人」的態度讓日本公眾頗為不滿——你聽誰的?共同社毫不客氣地報導稱,岸田首相是在「護犢」,這勢必削弱岸田在政治基礎薄弱的自民黨內的凝聚力。此外,日本《東京新聞》翻出舊帳,稱岸田文雄首相在8月內閣改組時稱讚了他的遠見。他說,「面對堆積如山的議題,任命了既有經驗又有實力的內閣部長。」

但是這些人中的一些人的經驗和長處在哪里呢?

最近,岸田文雄已就內閣成員接連辭職公開道歉。他說,「我覺得我有任命的責任」。執政的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表示,「首相必須在深刻反省後再次上路。」

創新支持率低

岸田內閣的內政「像一座問題之山」

共同社26日和27日實施的電話民調顯示,岸田內閣支持率為33.1%。與10月底的上次調查相比,下降了4.5個百分點,為去年10月組閣以來的最低。不支持率為51.6%,自組閣以來首次升至50%以上。這是日本民眾對岸田文雄上台一年多來中國總體情況沒有改善的不滿。民調下降也意味著岸田在黨內的凝聚力下降。

日本內閣「四次打雷」,與統一有關嗎?

岸田面臨的問題「堆積如山」,主要是經濟與疫情所致。經濟方面,日本總務省18日公布的10月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3.4,較去年同期上漲3.6%,創40年來新高。日本媒體認為,岸田緊隨美國在俄烏衝突中選邊站隊,搞砸對俄關係,又對能源價格上漲無計可施,是推升通脹的主力原因。另一方面,面對美國強勢加息,日本國內的美元大量流向美國,日元貶值已經到危險程度,甚至日本央行不得不干預匯率,轟動全世界。而日本今年第三季度實際GDP環比下降0.3%,按年率計算降幅為1.2%,遠超市場預期。岸田的「新資本主義」已經被日本媒體宣布失敗。沿海地區面臨的問題「堆積如山」,主要是經濟和疫情造成的。經濟方面,日本總務省18日公布的10月份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為103.4,比去年同期上漲3.6%,創下40年來新高。日本媒體認為,岸田在俄烏衝突中追隨美國選邊站,搞亂了對俄關係,對能源價格上漲毫無作為,是推高通脹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面對美國強勢加息,日本國內大量美元流向美國,日元貶值已經到了危險的程度。連日本央行都要干預匯率,轟動全球。今年第三季度,日本實際GDP環比下降0.3%,年率下降1.2%,遠超市場預期。田的「新資本主義」被日本媒體宣布為失敗。

在貿易方面,日本已連續15個月出現貿易逆差,10月份貿易逆差為2.16萬億日元(約合150億美元),為1979年有可比統計數據以來的最高值。與此同時,外匯儲備在減少。10月日本外匯儲備降至11946億美元,創近6年新低。值得玩味的是,日本加入了美國主導的「芯片四方聯盟」,如果要與美國合作與中國「脫鉤斷鏈」,日本半導體產業前景黯淡。汽車工業甚至在美國的補貼下離開了美國。恐怕岸田文雄也打掉了牙,吞了血。

日本內閣「四次打雷」,與統一有關嗎?

疫情方面,日本先前宣布放開管控措施,引發輿論叫好。但現實很殘酷,根據世衛組織統計,日本已經連續三周新增確診高居全球第一。而這一趨勢還在惡化,11月14日至20日的一周之內,日本新增病例數增長18%,超過59萬例,死亡702例,同比增長27%,居全球位居第二,僅次於一周新增死亡病例2202例的美國。疫情方面,日本此前宣布放開管制措施,引發輿論叫好。但現實是殘酷的。根據世衛組織的統計,日本已連續三周在新診斷病例中排名世界第一。而且這種趨勢還在惡化。11月14日至20日一周,日本新增病例增長18%,超過59萬人,死亡702人,同比增長27%,位居全球第二,僅次於一周新增死亡2202人的美國。

日本政治分析人士認為,未來三年日本不會舉行全國大選,岸田將面臨執政的「黃金三年」。但他錯過了解決問題的機會,使得問題「堆積如山」。日本內閣改組是肯定的,很明顯岸田拋棄了部分內閣成員來維持政局。但即使重組,日本內閣也將動蕩不斷,為岸田的執政前景增添變數。

作者楊振東,深圳衛視記者。

編輯劉麗萍,深圳衛視新聞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