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干預外匯市場「多米諾骨牌效應」:拋售美債增加,美債流動性持續惡化。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陳至上海報導。

為了支撐日元匯率,日本當局不斷拋售美債,籌集資金干預外匯市場。

本周,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日本當局10月份持有的外國證券比9月份減少了439億美元,至9413億美元。這正好接最近本10月份用於干預外匯市場的429億美元。

瑞穗外匯策略師Masafumi Yamamoto認為,在這背後,日本當局一直在拋售美債,通過不斷干預外匯市場來減輕日元大幅貶值的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財政部發布的最新跨境資本流動數據顯示,8月份日本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為1.2萬億美元,這意味著日本可能在9-10月份減持約2600億美元美國國債。

「事實上,美國財政部關於日本持有美國國債的數據不僅包括日本官方資本,還包括大量日本私人投資機構持有美國國債。但不容忽視的是,美國財政部和日本財務省公布的數據之間的巨大差距顯示,日本當局和日本私人投資機構都在9月至10月繼續減持美國國債。一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這可能使美債市場的流動性繼續惡化。

BCA研究公司(Bernstein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 新髮行的美國國債相對於已發行國債的流動性溢價一直是華爾街衡量美債市場流動性松緊程度的重要指標。目前,美國 新髮行的10年期國債的溢價已經達到2015年以來的最高值,表明美債市場的流動性正在惡化。

摩根士丹利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也指出,目前10年期美國國債的流動性受損最為嚴重,其次是20年期、30年期和5年期美國國債。

最近,美聯儲發布報告警告稱,市場深度等流動性指標顯示,目前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已低於歷史標準。

「目前美債的流動性主要靠全球私人資本買盤維持。然而,華爾街普遍擔心,如果日本和其他國家繼續擴大出售美債和籌集資金干預外匯市場的力度,美聯儲繼續縮表,私人資本買盤可能無法支撐美債市場的流動性。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指出。

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Janet Yellen)對10月份美國國債市場流動性不足表示擔憂。

據悉,目前美國財政部可能推出「國債版QE」——利用國債資金買賣美國債券,以支持美國債務市場的流動性。

「然而,對於美國財政部可以用多少錢購買美國國債,打算購買哪些美國國債,以及在什麼條件下允許進入市場購買,都沒有明確的操作規則。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坦言。相比較而言,美聯儲暫停縮表進程可能是更好的解決方案。

BCA研究公司美國債券策略師Ryan Swift認為,如果美國國債的波動性繼續上升,2020年3月再次出現美元短缺,美聯儲可能會被迫暫停縮減進程,轉而購買美國國債,以緩解美債市場的流動性。

日本大規模拋債加劇美債流動性惡化。

在多位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看來,當前美債市場流動性持續惡化,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美聯儲持續大幅加息導致美債收益率飆升(美債價格暴跌),導致投資機構大量拋售美債對沖風險;第二,美聯儲縮表的開啟,不僅讓美債市場失去了「大買家」,也進一步加劇了美債的拋售壓力;第三,為了干預外匯市場,避免本國貨幣大幅貶值,許多央行正在不斷拋售美債以籌集資金。

「起初,市場認為美聯儲大幅加息和收縮是美國債務市場持續惡化的主要推動力。目前,日本和其他國家的央行大規模減持美債,正在壓低美債市場本已脆弱的流動性。」一位美國債券經紀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過去幾個月,全球央行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不斷減少,最近又有加速減持的跡象。原因是美聯儲連續大幅加息和美元創歷史新高導致許多國家的貨幣近期跌破歷史低點,迫使這些國家加大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力度。

其中,日本當局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力度最大,也最激烈。自9月以來,日本當局已花費600多億美元干預外匯市場,以防止日元大幅貶值。不過,這也意味著日本當局拋售了等值的美國國債。

前述美國債券經紀商直言,隨著日本延續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日元不斷走低,不排除日本當局繼續拋售美債以籌集資金,干預外匯市場,這無疑會給本已脆弱的美債流動性「雪上加霜」。

美國銀行分析師認為,目前美國債務市場的流動性相當脆弱,可能只需一次衝擊就可能面臨更大規模的美債拋售。一旦美國債務市場失去流動性,如果美國債務經濟模式陷入停滯,整個美國金融市場將出現劇烈波動。

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鑒於美債市場流動性持續惡化,華爾街主要擔心三個潛在風險:一是2020年3月美元荒再現,因為美債市場流動性一直是衡量全球美元頭寸松緊的重要指標。如果美債市場流動性持續惡化,市場會認為美元頭寸不斷緊張,引發眾多投資機構爭相囤積美元頭寸,從而導致美元荒再現;第二,美債流動性的惡化將導致美債價格更加劇烈的波動,這必然會影響其他類型資產的估值,導致金融市場更加劇烈的波動,增加投資機構的資產配置風險;第三,一旦美債市場流動性喪失,可能導致金融市場未知的系統性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美國財政部對日本當局干預外匯市場「頗有微詞」。

7月,耶倫表示不支持日本干預外匯市場支撐日元;9月底,美國財政部再次回應稱,不支持但理解日本干預外匯市場。

前述華爾街對沖基金經理指出,這表明美國財政部擔心日本繼續大規模拋售美債(以干預外匯市場支撐日元)可能會進一步惡化美債市場的流動性,並最終導致未知的金融風險。

SMBC日興證券分析師山崎認為,不排除美國政府會向日本當局施壓,迫使其出售短期美債以籌集美元干預外匯市場,但無法大幅降低長期美債的頭寸。因為一旦美國長期債券的收益率因日本的大規模拋售而大幅上升,將對美國金融市場的穩定產生更加嚴峻的影響。

美國債務的流動性在惡化嗎?

值得注意的是,面對美債市場流動性的持續惡化,美國可能會「放大招」。

據悉,美國財政部正在醞釀「國債版QE」,即美國財政部將購買美國國債,以支持美國國債的流動性。

不過,多家華爾街對沖基金認為,此舉收效甚微。

「只要美聯儲繼續收縮,美國債務市場的流動性就將持續緊張,除非美國財政部能夠購買美聯儲因為收縮而出售的所有美國國債。」一位華爾街大型宏觀經濟對沖基金經理指出。目前,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高達8.7萬億美元。假設美聯儲將資產負債表縮減至7萬億美元,這意味著美國財政部需要花費1.7萬億美元來購買美聯儲出售的美債。

在他看來,美國財政部如何籌集如此大規模的資金仍是未知數。

前述美債經紀商指出,即使美國財政部購買了美聯儲出售的美債,美債市場流動性惡化的狀況也未必能得到實質性改善。原因是越來越多的華爾街對沖基金正在降低杠桿,包括出售其杠桿投資組合中的大量美債資產,這也加劇了美債市場的流動性惡化。

在他看來,目前美國只能依靠持續大幅加息和美元強勢上漲,吸引全球私人資本繼續流入美債市場「接盤」,維持美債市場的流動性。但問題是,美國此舉進一步加大了許多非美國家的資本外流和貨幣貶值壓力,迫使其外匯儲備管理部門不斷拋售美債籌集資金,干預外匯市場,造成美債市場流動性惡化不降反升。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多方了解到,目前,華爾街投資機構猜測美國金融監管部門可能會進一步放鬆金融監管規定。因為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後,美國出台了極其嚴格的金融監管措施,導致美債做市商參與美債撮合交易的熱情下降。

過去,美國債務做市商(主要是華爾街的大型投資銀行)通過自己的部門買賣美國債務頭寸,以維持美國債務市場的高流動性。

「近年來,美國債券做市商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並未大幅增加,但美國政府接連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的措施,導致美國債券發行的供給大幅增加。如何吸引美債做市商擴大資產負債表,以承擔更多美債頭寸,提高美債流動性,正成為美國金融監管當局面臨的緊迫挑戰。」前述美國債務經紀商認為。

本周初,衡量美國國債預期波動性的ICE BofA Move指數一度觸及128.44的高位,表明債券市場預計未來一個月美國國債收益率的波動性將達到8個基點,遠高於過去10年的平均水平2-3個基點,凸顯美國國債市場的流動性仍在迅速惡化。

更多信息請下載21金融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