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業主小安——旅行狂熱愛好者,只要一有空就喜歡到處旅行,去體驗各地有趣的民宿當地最純正的風土人情。
在這樣的體驗感加持之下,當小安拿到新房的這一刻,便有了個堅定且大膽的想法——「我要把家裝成民宿風」。
房屋結構地下兩層,地上三層,自帶戶外小花園和頂樓露台。非常契合小安對民宿的預想。
在設計初期,地下室就明確被劃分為娛樂空間,而居住空間需要考慮到小安外公外婆居住的適老性,則做出了很多貼心的設計。
驅車來到小區地下車庫,便能直接進入小安家。
從車庫一進門便是充滿儀式感的玄關區,通過抬高地台的設計,增強入戶空間分隔。
在門口還貼心的放置了掛衣架和鞋架,讓親朋好友一到家中就能感受到主人的細心之處。
入戶玄關往右走,就是家中的多功能區域。
集合了健身、桌遊、棋牌一體化的休閒空間,健身區儲物櫃還可用來儲存家中不常用的物品,實用和娛樂兩者兼得。
順著樓梯往上走,來到負1層(看這樓梯是不是有些特別?別急,稍後就為大家揭秘)。
這是小安最喜歡的娛樂空間。
左手邊就是家中的k歌小舞台,當音樂響起時就會拉開幕布,儀式感滿滿。k歌區的分色塗料我們選擇了微水泥,這樣就算地下室也不用擔心潮濕問題。
k歌台前面就是屬於「觀眾們」的一個小型客廳。
左側採用玻璃磚代替實牆,自然光的引入彌補了地下室的不足。
按摩椅、大徑深沙發還有擺滿飲品的小冰箱,就算當個安靜聽歌的觀眾,也是一件非常愜意的事情。
在負1層與負2層之間的挑空區,我們設計了一張防墜網。
防墜網的設計不僅僅是處於安全考慮,還是一個可以供人休息的區域。
雖說躺在防墜網上很舒服,但網上躺的那一刻還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
我們往樓梯邊走,來到小安平時打遊戲看電影的娛樂區域。
當三五好友聚在一起看電影時,前面大家看到的金字塔型樓梯,在這里就發揮了特殊的作用——家庭影院的vip座位。
當來到一樓。整一層就是客餐廚三位一體的會客區域。
因為小安與外公外婆同住,所以對廚房的要求特別高。
廚房整體只用了黑白兩色,讓每個角落都顯得乾淨利落,兩側大縱深的操作台面,可以讓掌勺人盡情的發揮廚藝。
餐廳運用地板代替吊頂,橫向的排列與地面別無二致。
通過統一材質的運用,將原本毫不相乾的兩個面,巧妙的連接成一個整體。
客廳落地窗外就是戶外花園,在材質選擇方面遵循小安的喜好,選用了麻,木質,綠植這些自然元素。
當室外的元素引進室內,室內的裝飾又迎合戶外時,整個房子便是一個整體,沒有了內外之分。
雖說小安家整體裝潢的預算很高,但錢花的很有品味。
客廳中的裝飾畫、中古書架以及許多小擺件,其實都是小安在網上淘的,各種有趣的小物件擺放在一起,自然就成了家中最有特色的裝飾。
客廳的電視其實在這個家中已經不再重要。
搬一張躺椅坐在落地窗前,看著窗外的樹葉隨著清風起起伏伏,是一件再愜意不過的事情。
二樓右側是朋友來家做客偶住時的小型客臥,簡潔自然的木質家具,點一盞暖黃色的落地燈,看著窗前的戶外花園,就如度假一般舒適放鬆。
從客臥出來,走到小安外公外婆的老人房門口。
遠遠就能看到整面牆的書,這是小安外公多年以來的藏書,經過時間沉淀的老物件,是任何新物件都代替不了的。
老人房從入戶的書架到床邊的水墨裝飾畫,處處都散發著迷人的書香氣。
考慮到老人居住的適老性,小安貼心的在床頭櫃設計了一鍵呼叫按鈕。
三樓就是小安自己的起居空間,整體設計充滿民宿風情。
我們將原本主臥露天陽台內包進房間,將浴缸外置到陽台上,拉上薄薄的輕紗,保證隱私性的同時也能享受到窗外的自然光線。
臥室頂面局部採用地板來劃分主人的休息區域,除了觀影必備的投影幕布,在實牆背後是有著超大儲存量的衣帽間,好看的同時也要兼顧實用性。
廁所用簡單的門簾遮擋
廁所全部採用微水泥,將極簡進行到底。
三樓生活用品放置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