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內多地宣布已平穩度過第一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尤其是對於本身底子就不好的老年人來說,經過新冠感染的重創,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可能被虛弱、乏力、咳嗽、情緒低落等症狀困擾。最近,中國許多地方都宣布成功度過了第一波新冠肺炎感染高峰。俗話說「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對於底子不好的老人來說更是如此。在受到新冠肺炎感染的沉重打擊後,他們可能會長期受到虛弱、疲勞、咳嗽和抑鬱等症狀的困擾。
陽康後如何調理身體,盡快讓身體完全復原?《生命時報》結合官方提示,給老年人總結一份「陽康階段調養指南」,該做的、不該做的都說清了。楊康後如何調理身體,使其盡快完全康復?《生命時報》結合官方提示,為老年人總結了一份「楊康階段康復指南」,明確了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
受訪專家
詹俊坤,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老年病科主任醫師
李東增,北京佑安醫院呼吸與感染科主任醫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呼吸科主任醫師、教授孫志佳
轉陰後身體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好?
如果把感染新冠肺炎看作是體內的一場戰鬥,轉陰意味著體內的病毒已經被擊退,但戰場可能還是一片狼藉。
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從感染到完全清除病毒,整個過程大概需要2~3周。想要恢復到感染前的狀態,每個人的情況和所需時間也不同:對於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來說,從感染到完全消除病毒的整個過程大約需要2~3周。想要恢復到感染前的狀態,每個人的情況和需要的時間也不同:
陽康後,身體可能存在各種持續症狀,大多會在2~3個月內消失。感染時的症狀越嚴重,恢復起來需要的時間就越長,多項研究和臨床數據表示,老年人和慢病人群,重症風險更高。年齡較大、存在基礎病的中老年人,身體更難以恢復,可能會持續半年。
官方8點引導老人康復療養。
最近,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組織專家制定了《恢復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健康管理專家指南(第一版)》,對恢復期老年人的健康管理進行了詳細指導。
1明確疲勞的原因
康復期間,老人一直沒有康復,鼻塞、咳嗽等持續症狀影響睡眠。藥物作用和焦慮都可能導致疲勞。盡量多休息。這種疲勞症狀可能會持續2-3周。不用太擔心。
如果同時出現胸悶氣短、心悸頭暈、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要提高警惕,排除是否為病毒性心肌炎。如果同時出現胸悶、氣短、心慌、頭暈、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呼吸困難、胸痛等症狀,就要提高警惕,排除是否是病毒性心肌炎。
2恢復日常。
如果精力允許,可以逐漸回歸日常,給自己制定一個每天的時間表,包括睡覺,吃飯,活動。你可以把最「費力」的事情安排在早上做。如果做不到,不要沮喪,也不要逞強。
一步一步開始鍛煉
老年人可以安全地恢復鍛煉,不會疲勞。如果行走困難,可以考慮在床上或椅子上做拉伸運動。然後逐漸增加活動量,比如做家務、散步、打太極拳、八段錦等。
剛開始鍛煉時,從5到10分鐘開始,每天增加1分鐘。在家人或朋友的陪伴下鍛煉,防止摔倒。如果在運動中或運動後感到頭暈、胸痛或呼吸困難,應立即停下來休息並就醫。
4.健康飲食
感染新冠肺炎的老人消耗身體很多,對營養的需求也會增加。每天喝1500~2000毫升水(心力衰竭患者每天飲水不超過1500毫升,遵醫囑)。適當補充優質蛋白質和新鮮果蔬,一日三餐建議遵循以下兩個原則:
1保持食欲,少食多餐,盡量保持食欲。食欲不振時,可在醫生或營養師的指導下將食物均質化,有針對性地選擇或添加強化食品和營養補充劑。2多燉少炒,如碎菜粥、肉末雞蛋湯、藕粉等。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可以選擇碎丸子和魚肉。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高燒後身體可能會出現肺虛、脾虛。可以泡太子參麥冬茶,中老年人喝的時候加幾片三七。
5保持社會聯繫
每天盡可能通過電話、視頻通話或其他方式與親人、信任的人交談,有助於在心理上建立社會支持,更好地走出疾病的陰影。
6想想積極的事情。
康復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很多負面情緒會導致免疫力下降,不利於身體恢復,還可能導致抑鬱症等心理疾病。
試著每天想3個快樂的事情,嘗試在深呼吸時重復「放鬆」「平靜」等詞,盡量避免消極或不健康的想法每天試著想三件開心的事,深呼吸時試著重復「放鬆」和「平靜」這兩個詞,盡量避免消極或不健康的想法。
7做好應急準備。
在家人的幫助下,列出可能用到的緊急聯繫電話,如附近醫療機構的電話,社會和心理支持熱線,家庭醫生、家人和朋友的電話等。把手機設置成手機的快速撥號,也可以列印出來貼在家里顯眼的位置。
準備好日常藥品,如降壓藥、降糖藥、降血脂藥、抗凝藥等。,還要準備一些急救藥物比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
8關注自己原有的疾病
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肺炎後,基礎疾病可能會加重。即使新冠肺炎康復,加重的基礎疾病也不一定穩定:
患高血壓、糖尿病,感染後可能血壓、血糖不穩定。患腦血管病,感染後有腦梗或出血風險。患慢阻肺,感染後可能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加重等。
康復階段需要什麼條件才能看病?
家屬應掌握楊康後老人的生活和精神狀態,如飲食習慣、排便、尿失禁、尿量明顯減少等。如果老人有明顯的呼吸困難、嗜睡、交流障礙、拒人於千里之外、表達不通等。,都是危險的信號。
對於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來說,便新冠已經康復,也需要密切監測血壓、血糖、手指血氧飽和度等。如果病情不穩定持續時間較長,應就醫調整基礎病治療方案。特別是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下降幅度超5%及以上,要及時送醫。對於患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即使新冠肺炎已經康復,也需要密切監測血壓、血糖和手指血氧飽和度。如果病情長期不穩定,就要去看醫生,調整基礎疾病的治療方案。特別是血氧飽和度明顯下降,下降幅度超過5%及以上,要及時送醫。
需要提醒的是,近期因感染就醫的人數增多,就醫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尤其是慢性病老人,不要因為害怕感染而放棄定期檢查。此外,老年人容易反復發作或突發疾病,即使在深夜,一旦出現生命體征不穩定,也要立即就診。
康復期的四點注意
對於轉陰的老人來說,身體還處於漫長的恢復階段。避免以下四種情況,以免影響恢復進程,導致繼發疾病和繼發感染。
!
過年串門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臨床救治組專家表示,春節期間流動人員較多。建議如果家里有老人和特殊高危人群,盡量減少外出拜年和探望的機會,避免交叉感染。不建議去看望沒有曬過太陽的老人。
!
別著涼了。
楊康之後,身體更虛弱,更容易被其他疾病侵襲,比如感冒引發感冒,進一步延長恢復期。平時注意保暖,尤其是頭、胸、腹、腳等關鍵部位。
最好等症狀完全好轉後再洗澡。洗澡的時候注意開暖氣。洗澡時間不宜過長,控制在10分鐘以內。洗完澡後注意擦乾身體,及時穿衣補充水分。
!
不要吃得太多。
在康復期,老人不僅要保證三餐飲食均衡,還要注意不要盲目補充。包括消化道在內的很多器官都需要一定的恢復時間。在飲食中適當補充維生素C和鋅,有助於提高抗體水平,降低復發和反復感染的風險。
!
不要放鬆保護。
冬季是呼吸道疾病的高發季節。楊康並不意味著它不會再次被感染,它也可能患有其他呼吸系統疾病。
老人康復後不能降低個人防護標準。正確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開窗通風。康復6個月後,建議接種疫苗,密切關注第四次疫苗接種政策。▲
本期編輯:羅蓉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