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漁業資源 台南市府結合南縣區漁會放流37000尾魚苗

永續漁業資源 台南市府結合南縣區漁會放流37000尾魚苗

為增加近海漁業資源,台南市府結合南縣區漁會舉辦魚苗放流活動,由黃偉哲市長及陳崇德總幹事主持,鄰近的長平國小師生60餘人體驗放魚苗的過程。農業局表示,此次共放流南縣區漁會採購的布氏鯧鰺魚苗37000尾,期望能達成海洋資源永續,也呼籲漁民或釣客捕獲布氏鯧鰺時,請將體長較小的個體活魚放回大海。

永續漁業資源 台南市府結合南縣區漁會放流37000尾魚苗

農業局指出,此次放流的布氏鯧鰺魚苗37000尾,5000尾於將軍漁港利用魚梯放流,另外,32000尾則於舊馬沙溝漁港附近海域進行放流。為增加魚苗存活率,放流魚苗在5公分以上,南縣區漁會選購健康無病毒害且有陸上養殖登記證的養殖場魚苗,請民眾放心。

南縣區漁會表示,布氏鯧鰺俗稱金鯧或紅杉,為中低階魚種,幼魚棲息於砂泥底質地形環境,以蝦、蟹及蠕蟲等為食,可穩定海洋生態系的多樣性結構。成魚成群棲息於水深約5至20公尺的沿岸礁石底質水域,台灣主要分布西部及南部,以手釣、延繩釣或刺網均可捕獲,烹煮以清蒸或紅燒皆可。

黃偉哲市長、陳崇德總幹事及長平國小師生60餘人,於將軍漁港進行5000尾布氏鯧鰺魚苗放流,也宣導海洋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學童們體驗放流魚苗時都說很有趣。農業局表示,受到氣候變遷、污染、棲地環境破壞及漁撈技術精進等因素影響, 台南近海漁業環境已逐漸枯竭,希望透過放流及保育,增加近海漁業資源。

本文來源:台灣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