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海南女生被校園欺凌」的視頻引發關注。
視頻中,一名女生遭到多名女生毆打:被人用鞋子扇耳光,外套被脫,被人踢,被人推進溝里,還被人用手機拍攝。被打的女孩頭髮凌亂,光著腳,身上有鮮紅的傷疤。她跪在地上,向施暴者求饒,說:「對不起……」
女孩已被送往醫院救治。經診斷,女孩左耳鼓膜穿孔,眼內異物插入,導致視力下降。
據被打的女孩的阿姨介紹,孩子今年13歲,上一年級。女孩的父母是殘疾人。她的父親身體殘疾,靠開三輪車為生。她媽媽又聾又啞,在校門口賣零食。就因為別人「不喜歡她」,她就被一群人打了。
看到這樣的事情很心痛。誰的孩子更疼!欺凌曾經毀掉一個人的一生,受傷害的女孩會在心里留下陰影,一輩子。
一位村民說,「肇事者都是我們鎮上的孩子,13歲左右,都未成年。」
很多村民看到視頻後非常氣憤,有的說:「眼淚都流出來了,睡不著,不敢再看視頻了。」
當地教育部門表示:「公安部門已經介入,正在協調雙方賠償事宜。」
很多網友的呼聲很強烈:
第一,不和諧,要判刑。
第二,不滿十四也判刑。嚴懲青少年犯罪,尤其是校園欺凌,包括對其監護人的懲罰。
「校園欺凌」讓人義憤填膺。為什麼經常發生?
三年前,我曾經和市檢察院的檢察官一起做過一個電視節目。主題為「制止校園欺凌,建設陽光校園」,講述了校園欺凌的成因:
第一,初生牛犢不怕虎。十多歲,正處於青春期,容易衝動,愛吹牛,對法律法規無所畏懼,對生活和社會沒有責任感。
第二,如果兒子不教,父親就犯了錯誤。孩子從小接受的家庭教育是有問題的——要麼忽視管教,要麼過度溺愛,導致「人生之初,性本善」的孩子越來越自私,甚至暴力。
第三,教學不嚴,老師懶。學校忙於應試教育,法治教育被忽視,成績差、思想差的孩子被拋棄。
第四,社會環境的污染。成人世界不健康的東西,不健康的網路,不健康的遊戲等等。
雖然「窮人肯定有值得生氣的地方」,但我們能因為這個女孩被「嫌棄」就生氣嗎——她被打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