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懷熱情開始新的一年的中國,開始了更好的生活。

從伴隨旭日東升的北京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到「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從祖國東極佳木斯富源,到青藏高原梅里雪山;從河北塞罕壩到四川甘孜石渠…2023年第一縷陽光升起的時候,央視新聞和網友一起,追光了大江南北,展現了全國各地迎接新年的景象。在中國開啟新的一年,是我們美好生活的開始。

滿懷熱情開始新的一年的中國,開始了更好的生活。

開局之年看中國,看的是最撫凡人心的人間煙火氣。在零下20 度的鐵嶺早市吃早餐,在重慶縱橫交錯的巷子里逛農貿市場,來來往往的人群,各色新鮮的蔬果,是本地人獨有的記憶,帶給人們觸手可得的小確幸。新年第一天,「澳車北上」政策落地,澳門的私家車從今天起就能直接開到廣東,一輛車、一道關,跨過的不僅是一道關口,更是駛上了一座祖國與澳門居民的連心橋,澳門融入大灣區,融入內地的發展之路將會更通暢寬廣。嶄新的一年開啟了嶄新的未來,充滿希望的平凡人生活,最是溫暖。放眼元年的中國,最能看到觸動人心的煙火。在零下20度的鐵嶺早市吃早餐,在重慶縱橫交錯的小巷逛農貿市場,來來往往的人群,各種新鮮的水果蔬菜,都是當地人特有的記憶,帶給人們觸手可及的小幸運。新年第一天,「澳門車北上」政策生效。從今天起,澳門的私家車可以直接開到廣東。一車一關,不僅跨越了一個關口,更走上了一座連接祖國和澳門居民的橋梁。澳門融入大灣區和內地的發展道路將會更加平坦和廣闊。新的一年開啟新的未來,普通人充滿希望的生活最溫暖。

滿懷熱情開始新的一年的中國,開始了更好的生活。

開局之年看中國,看的是堅守中的那份韌性、活力與自信。新年的第一天正是假期,但仍有很多人堅守崗位:在江蘇,企業和招商人員「包機出海」搶訂單,推動新項目落地生根;在浙江,政府機構鼓勵本土企業「走出去」,吸引海外企業「請進來」,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在吉林,全國產能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基地員工,用奮鬥為節日增添特別的色彩……除了各地為復工復產忙碌的人,還有許多白衣天使也奮戰在第一線:在山東,恪守職責使命的醫生護士,在全力以赴保障百姓就醫需求;在遼寧,醫療設備企業開足馬力搶生產、趕訂單,確保抗疫生產兩不誤……新年的第一天,他們用努力奮鬥,不負時代,不負征程。放眼元年的中國,可以看到堅持中的堅韌、活力和自信。大年初一放假,但仍有不少人堅守崗位:在江蘇,企業、商家「包機下海」搶訂單,推動新項目落地生根;在浙江,政府機構鼓勵本地企業「走出去」,吸引海外企業「請進來」,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在吉林,全國產能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基地的員工,用他們的奮鬥為節日增添了特殊的色彩……除了那些為各地復工復產而忙碌的人們,還有許多白衣天使也奮戰在一線:在山東,恪守職責和使命的醫生護士,正在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在遼寧,醫療器械企業搶生產,搶訂單,確保防疫生產無誤…在新年的第一天,他們努力不辜負時代和旅程。

滿懷熱情開始新的一年的中國,開始了更好的生活。

開局之年看中國,看的是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迎接新年總有一種儀式感,對於走過不容易的2022年的我們來說,更是如此。我們看到,福建畬村、江西婺源的村民們「曬冬」迎新年,臘味飄香里,是新年的喜慶,也是家鄉的味道。我們看到,全國各地的機場在新年第一天迎來了一波小長假客流,機場大廳里出現了久違的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們看到,人們買下一束束鮮花,祈願新一年生活芬芳四溢;有人在冰天雪地里玩耍,祝福新的一年活力滿滿;四川峨眉金頂迎來了新年的第一批遊客,映射著我們的生活正在回歸正軌……每一份「看到」里,都裹著新年的味道與美好的期待。放眼第一年的中國,可以看到中國人民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迎接新年總有一種儀式感,尤其是對於經歷了2022這艱難一年的我們。我們可以看到福建畬村和江西婺源的村民「曬冬」迎新年,臘肉的香味撲鼻而來,這是對新年的慶祝,也是家鄉的味道。我們看到,全國各地的機場在大年初一迎來了一波小長假旅客,機場大廳里出現了久違的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看到人們買束束鮮花,祈求新的一年里生活芬芳;有人在冰天雪地里玩耍,祝願新的一年生機勃勃;四川峨眉金頂迎來了新年的第一批遊客,這反映出我們的生活正在回歸正軌……每一個「看」都包裹著新年的味道和美好的期待。

滿懷熱情開始新的一年的中國,開始了更好的生活。

當人們在跨年鐘聲敲響時歡呼著放飛氣球,當網友們寫下「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團結一心克服困難,共創美好中國」的留言,當街頭巷尾的煙火氣與2023年一塊兒到來,我們感受到的是14億中國人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匯聚起的凝聚力。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用持續不斷的奮鬥,把宏偉目標變為美好現實,正是今天的我們打開新一年中國的方式。當除夕鐘聲響起,人們為放飛氣球而歡呼,當網友們寫下「祝福祖國繁榮昌盛」、「同心同德共克時艱,共創美好中國」的留言,當大街小巷的煙花與2023年的年關走到一起,我們感受到14億中國人民同舟共濟的凝聚力。路雖遠,行程必到;雖然很難,但一定會做到。通過不懈的努力,將宏偉的目標變成美好的現實,是我們今天開啟中國新年的方式。

(文薇·趙靜)

推薦閱讀

因應相撲力士受傷風險,名古屋醫療中心配備超大型輪椅

名古屋市立大學醫學院附設醫療中心配備一台可承載300公斤重患者的特製輪椅,以因應相撲力士在名古屋場所比賽可能發生的受傷風險,這台全球最大型輪椅之一,未來也將用於 ...

韓國央行要求成立監管機構 規範穩定幣發行

韓國央行提議設立政策機構,監管以韓圜計價的穩定幣發行,要求發行需獲得包括央行在內相關機構共識。央行引用美國法案成立的穩定幣審核委員會作為先例,態度與之前不同,或 ...

日皇德仁和皇后雅子啟程前往蒙古進行歷史性訪問

日本天皇德仁和皇后雅子於7月6日啟程,首次對蒙古進行為期8天的國是訪問。兩國將在今年二戰結束80週年之際,重申彼此友好關係。天皇夫婦將出席蒙古最大年度節慶那達慕 ...

李在明考慮派前國民力量黨臨時黨首金忠仁出使美國

韓國總統李在明考慮派遣前國民力量黨臨時黨首金忠仁出使美國,國會議員李銀珠、金佑永也在特使團考慮名單之中。此舉旨在向各國表明韓國局勢已回歸正常,並尋求恢復與推進雙 ...

日本政黨須在高齡化社會中解決社會保障危機

日本出生率下降、社會高齡化,政黨須為社會保障體系永續發展做艱難抉擇。養老金、醫保、照護等議題成選舉焦點,考驗各黨勇於改革的決心。 ...

韓國新任文化體育部長曾是科技和媒體高層,被視為能大幅擴張韓流文化產業

韓國總統李在明提名蔡輝煌出任新任文化體育觀光部長,被視為能以其科技背景和文化事業經驗,大幅擴張韓流文化產業規模。蔡輝煌曾任新聞記者和多家網路科技公司高層,近年積 ...

日本歸化公民面臨「同姓」限制 引發社會辯論

日本歸化公民面臨夫妻「同姓」限制,被迫在取得國籍後改姓,引發身分認同困擾。日本長期討論允許夫妻保留各自姓氏的修法提案,但因保守派反對而難以推動。學者指出,增加姓 ...

日本政黨低估民眾對「金權政治」的憤怒

日本政黨在參議院選舉辯論中迴避金權政治問題,引發民眾不滿。自民黨對涉貪議員予以背書,在野黨追擊力道不足。政治獻金改革停滯,各黨須公開辯論,提供選民充分資訊以做出 ...

日本多所大學歸還原住民遺骸 修復尊嚴之路仍漫長

日本東京大學等高校近期歸還澳洲和夏威夷原住民遺骸。這些遺骸有些是在19世紀透過盜墓等不當手段取得,但日方在面對歸還訴求時回應緩慢。歸還遺骸是修復原住民尊嚴的關鍵 ...

關稅、全球經濟低迷籠罩韓國第三季出口展望

韓國貿易協會的調查顯示,受美國關稅政策和全球經濟疲軟影響,韓國第三季出口增長預計將放緩。家電和汽車行業前景黯淡,韓國正力爭在7月9日截止日期前與美國達成關稅豁免 ...

Four major banking groups post record Q1 earnings

韓國四大銀行集團第一季度創下近 5 兆韓元的歷史新高獲利,儘管整體經濟成長放緩、利率下滑,仍憑藉企業貸款、降低資金成本等優化資產負債管理,以及市場回溫帶動的證券 ...

特偵組兵分多路搜索韓警局、立委辦公室 調查前第一夫人涉貪案

韓國特偵組分頭搜索警察廳、立法委員辦公室和住處,調查前第一夫人金建希涉及干預執政黨提名、前總統尹錫悅也疑似施壓的貪腐指控案。統一教會高層也涉嫌在美賭博 60 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