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教饗宴 推動淨零臺北 2022臺北繪童話繪本得獎者揭曉 遨遊在地環境教育

承辦單位:綜合企劃科

發稿日期:111年10月7日

聯絡人:洪明宏科長

聯絡電話:0914-059-053

臺北市環保局於今(7)日在國父紀念館舉辦2022「臺北市環教饗宴-繪本表揚暨成果交流」,並於活動中表揚環境教育亮眼成果的民間團體,藉由6件繪本得獎作品,以及環境教育基金補助成果展示(見附件1),讓民眾了解臺北無圍牆冒險、全民綠生活,提升民間環境教育推廣量能。

今年繪本徵選主題圍繞臺北市在地環境特色、環境議題,精選出優良繪本作品置於「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網站上供民眾閱覽(得獎繪本介紹見附件2、3)。其中社會組金獎《奇遇記》跟著故事中的小怪獸,一起經歷垃圾驚魂夢境,啟發民眾用行動好好保護環境;社會組銀獎《進行式》透過與未來的自己對話,提倡環保新生活;另社會組與學校組銅獎《荹兒遊台北》及《樹爺爺的心聲》,結合動植物的擬人化,看見臺北自然生態環境。

環保局表示,為積極響應2050淨零排放,以環境教育基金補助民間團體辦理環境教育推廣活動,補助單位多達39個民間團體,推廣主題包含智慧零碳建築、綠色低碳交通、全循環零廢棄、零碳生活促進等。此外,藉此場合特邀環教夥伴展示環境教育成果,同時邀請正在申請環教設施場所認證的單位,如臺北動物保育教育基金會分享與鄰近貓空、木柵等夥伴單位合作的實務經驗;漢霖民俗說唱藝術團透過在社區、學校的說唱藝術,結合環境議題討論與演出「環保不說說,減碳樂逍遙」,分享成功推廣創新環境教育的心得,其他也邀請台灣蝴蝶保育學會、中華鯨豚協會、泰興樂掌中藝術團、台灣室內環境品質管理協會、社團法人台北市基督教萬芳浸信會等,設攤展現豐碩成果(見附件4)。

環保局創建「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網站,提供市民各項環教資源,包含環教活動公告與報名、臺北繪童話得獎繪本、環教基金資源、臺北市21處環教設施場所的線上課程與環教之旅路線等,使環境教育的推廣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想了解更多請上臺北市環保局官網臺北市無圍牆環境教育博物館入口網

推薦閱讀

廣島市長:川普對原爆實情的認知有落差

美國總統川普將美軍近期攻擊伊朗核設施,類比為二戰轟炸廣島、長崎,引發廣島市長不滿。松井一實市長表示川普對原爆實情認知有落差,將邀請他參觀廣島和平紀念館,聆聽倖存 ...

李在明要求迅速執行318億韓元追加預算以提振經濟

韓國總統李在明敦促政府儘快執行318億韓元的追加預算,以幫助在經濟困境之中刺激低迷的經濟。政府計劃通過大規模發放消費券等措施,直接提振國內消費。 ...

Hybe 年內將在印度設點,將韓國成功模式複製到亞洲

韓國娛樂公司 Hybe 將在今年於印度設立分公司,這是繼美、日、拉美和中國後的第五個海外據點。Hybe 力圖將韓式偶像產業輸出到全球,但此舉在業界引發爭議,有人 ...

日本女学生控诉教练言语虐待引发关注,台湾网友热议

东京一名国中女学生指控教练言语虐待,引发日本社会对校园霸凌的讨论。此外,日军在二战期间于冲绳设立大量慰安所,电影《树梢上的军队》也改编自二战士兵的真实故事。日本 ...

日本多所大學歸還原住民遺骸 修復尊嚴之路仍漫長

日本東京大學等高校近期歸還澳洲和夏威夷原住民遺骸。這些遺骸有些是在19世紀透過盜墓等不當手段取得,但日方在面對歸還訴求時回應緩慢。歸還遺骸是修復原住民尊嚴的關鍵 ...

西南日本離島再度強震 部分居民緊急撤離

鹿兒島縣十島村轄下的悪石島7月3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5.5強震,島上76人均安,但翌日仍有餘震不斷。村公所已派船疏散13名兒童與年長者,不排除後續還有更多居民撤離 ...

韓國考慮讓神秘經濟政策會議「F4」制度化

韓國政府考慮將神秘的F4經濟金融高層會議法制化,提高其運作透明度。此舉可能使政策制定更民主,但也恐削弱危機應對的敏捷性。專家認為此舉利弊皆有,需謹慎管理以維持政 ...

前總統尹碩悅缺席聽證會,司法調查持續深入

前韓國總統尹碩悅因涉另一起竄改證據案而被拘留,在此期間缺席了自己的叛亂案聽證會。特別檢察官團隊要求法院採取適當措施,而尹的律師則質疑其缺席的正當性。尹面臨至少2 ...

韓股不懼全球動盪 再創2025年新高

韓國Kospi指數週三再創2025年新高,主要受惠於國內市場友善改革的樂觀情緒提振,抵銷了外資持續撤離的壓力。但權值股漲跌互見,反映整體市場仍籠罩在不確定氛圍中 ...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涉嫌妨礙司法調查 再遭聲請逮捕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涉嫌在去年12月宣布戒嚴令後,多次妨礙相關調查。特別檢察官趙恩淑的調查報告揭露,尹錫悅曾指示總統警衛隊「秀槍」嚇阻警方拘捕,並多次下令干預軍方指 ...

西南日本離島再度強震 部分居民緊急撤離

鹿兒島縣十島村轄下的悪石島7月3日下午發生芮氏規模5.5強震,島上76人均安,但翌日仍有餘震不斷。村公所已派船疏散13名兒童與年長者,不排除後續還有更多居民撤離 ...

社論:支持女性參與不該止於日本地方創生

日本政府推動讓女性願意留在、活躍在地方的政策,但若只是將此視為因應少子化的策略,就有悖促進女性社會參與的本意。支持女性的社經參與不該只是地方創生的手段,而是要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