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軍子位面】作者:樂樂
前兩天,一枚導彈墜入波蘭,造成兩人死亡的消息,一度引起國內乃至全世界輿論的極大關注。畢竟波蘭是北約的一個認真成員,在履行義務的同時,也會得到這個巨型軍事組織賦予的權利。當時波蘭緊急召見俄羅斯大使的消息,不知道讓多少人擔心,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引發大戰。關於之後發生的逆轉有很多政治分析,一個技術問題是,為什麼各國能在短時間內確定是來自烏克蘭的S-300導彈?
▲導彈墜入波蘭後引發了一系列事件▲導彈墜入波蘭後,引發了一系列事件。
上世紀80年代,蘇聯推出了著名的S-300系列反[/k0/]系統,應用於陸、艦、反導,其中陸基反[/k0/]是主流領域。到蘇聯解體前夕,許多蘇聯國家和東歐國家都獲得了S-300,其中一些一直使用到現在。俄羅斯、烏克蘭、保加利亞、斯洛伐克和希臘都是S-300的用戶,它們的地理分布很廣。很多國家之所以很快得出落入波蘭的導彈來自烏克蘭的結論,是因為這枚導彈的殘骸太過特殊。S-300有一個異常龐大的家族。因為它的成員數量最多,對陸戰的應用最廣空,除非特別說明,S-300一般指S-300P系列輪式底盤。但就像「北京的房子」是一個非常寬泛的描述一樣,S-300P家庭之間的性能差距可以和北京不同區域之間的價格差距一樣大。
▲希臘裝備的S-300P是在1998年特意從俄羅斯購買▲希臘裝備的S-300P是1998年專門從俄羅斯購買的。
S-300系列通常簡稱為S-300反[/k0/]導彈,但確切地說應該是S-300反[/k0/]系統。因為這個級別的反[/k0/]單位,不是導彈能單打獨鬥的。附帶的搜尋和火控雷達、指揮中心和工程保障車都是必須的,這意味著一個完整的S-300P作戰單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組合,但反[/K0/]導彈作為最搶眼的硬件卻經常被報導。但在S-300P的發展過程中,不同階段雷達和導彈的不斷升級,導致其衍生出了很多子型號,它們之間的性能差距很大,一般人很難通過俄羅斯數字的後綴來分辨。有意思的是,北約下大力氣研究S-300P系列的特殊用途,代號也更明確。
▲中國購買的S-300P▲中國採購的S-300P
到1989年,服役的S-300P有三種型號:S-300PT/S/M,北約在研究了這三種型號的性能後,分別給了它們SA-10A/B/C。三者的特點是,由於計劃中的48N6反[/K0/]導彈發展不順利,只能繼續使用老式的5V55K/R/RU導彈。不僅導引頭技術落後,射程也不超過100公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針對外貿市場的需求,研制了S-300PM1/2。他們的出口編號是S-300PMU1/2,看起來很頭疼。北約已經很貼心的給SA-20A/B起了代號,通過數字後綴號的變化,很清楚的表明了S-300P改裝150km射程48N6反[/k0/]導彈的意義。至於最終版本,曾經叫「S-300PM3」,後來改名為S-400,北約直接髮了個代號「SA-21」,證明最了解你的往往是你的對手。
▲S-400屬於S-300P系列的終極版本▲S-400是S-300P系列的終極版本。
這次落入波蘭的導彈技術特徵明顯,是最基礎的SA-10版本使用的5V55系列導彈。事件發生後,輿論經常引用俄羅斯已經淘汰了這種舊導彈,換上了新導彈,以證明這種導彈不可能是俄羅斯發射的。這種觀點不能說沒有道理,但確實不全面,因為把老舊的反[/k0/]導彈改造成更簡單的地對地導彈是很常見的。
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中國軍工就將大量囤積的紅旗-2改造成著名的M-7導彈(國產代號B610),出口伊朗賺取2億美元,但由於交付時兩伊戰爭已經結束,名聲並不明顯。俄羅斯裝備的S-300P確實已經升級,不再使用老式的5V55系列導彈。然而,它一直受到遠程巡航導彈和戰術地對地導彈短缺的困擾。把注定擁有大量庫存的5V55系列導彈拉出來,完成類似M-7的改造,在技術上是可行的。事實上,之前有傳言稱俄羅斯將舊的S-300導彈改裝後用作地對地導彈,殘骸在烏克蘭被發現。
▲大名鼎鼎的紅旗-2堪稱防空部隊的「59坦克」▲大名鼎鼎的紅旗-2堪稱反[/K0/]部隊的「59式坦克」。
問題的真正症結在於5V55系列導彈的射程。基本型的5V55K射程只有50km,進一步升級的5V55RU射程約80km。參考射程35km的紅旗-2,演變成射程150km的M-7(由於作戰模式不同,射程大大增加)。最理想的5V55RU的改裝射程約為300至320km。作為地對地導彈,這個射程是不可能從俄方控制區發射,穿越廣闊的烏克蘭領土,落入波蘭境內的。其實目前全世界老庫存里能找到的5V55導彈不在少數。就連中國也因為在90年代初進口了一批S-300PMU而獲得了近400枚5V55導彈。這種老導彈經過30年的消耗,數量已經很少了,但說仔細找,從倉庫里掏出幾發也不稀奇。
▲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捐贈的S-300P▲斯洛伐克向烏克蘭捐贈的S-300P
蘇聯在烏克蘭崩潰,S-300P和反導S-300V就來了。其中,S-300V因操作複雜、技術要求高而被廢棄,只有部分S-300P仍在服役。從整個S-300P的發展時間線來看,烏克蘭軍隊裝備的S-300P只能是北約代號SA-10的早期型號,全部採用5V55系列導彈。此外,斯洛伐克已經向烏克蘭轉讓了幾套其早期的S-300P,烏克蘭也使用5V55導彈,因此設備管道沒有問題。但如果事後發現這種導彈是斯洛伐克提供的,出現技術故障,飛來飛去,差點引發大戰,那將是一個非常傳奇的故事。現在,真正把握局勢走向的勢力都在盡力阻止事件惡化,導彈也確實是烏克蘭發射的,這對世界和平是最好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