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Vanessa Kao
亞洲新聞網 新加坡新聞組
根據當地媒體報導,耶魯-新加坡學院的一組科學家最近分析了新加坡各家商店販售的257種鰻魚產品,包括烘乾、烹煮和新鮮鰻魚肉,發現其中99.6%含有瀕危淡水鰻魚的基因。該研究於1月9日發表在《保育科學與實務》期刊上。
在東亞,鰻魚通常以燒烤和醬汁方式食用,是一道美味佳餚。消費者對鰻魚的高需求導致了過度捕撈。全球大約有19種淡水鰻魚,但在新加坡主要食用其中三種。
研究主持人Joshua Choo表示,這三種鰻魚包括日本鰻(Anguilla japonica)、歐洲鰻(Anguilla anguilla)和美洲鰻(Anguilla rostrata)。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歐洲鰻屬於極度瀕危,其他兩種則屬於瀕危。
調查新加坡鰻魚產品的物種
儘管歐盟於2011年對歐洲鰻設立了零出口配額,但Choo的團隊看到一份2020年的報告顯示,香港商店販售的鰻魚中有高比例是歐洲鰻。這促使他們調查新加坡是否也有類似情況。
為了這項研究,身為耶魯-新加坡學院環境研究本科生的Choo和他的團隊於2023年7月從零售商和可運送產品至新加坡的線上商店蒐集了266個淡水鰻魚肉樣本。他們購買了各式乾燥、烹煮和新鮮鰻魚肉,以確保樣本多樣性。
研究人員透過萃取每種產品中鰻魚的DNA,並將其與不同鰻魚物種的已知基因序列進行比對,辨識出各產品中的鰻魚物種。結果發現,與歐洲鰻不同,新加坡商店販售的大部分鰻魚是美洲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