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板塊調節基金解讀:短期壓力不改產業鏈長期投資邏輯

今年以來,科技板塊一度領漲a股市場,吸引了大量投資者的關注,但最近隨著市場的震蕩,出現了相當大的調整。廣發基金經理劉戈玲分析,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科技股短期漲幅較大;第二,對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和其他消費需求受到疫情的影響。

推薦要看:強基金:高手在民間!基金投資問強友

「通過對產業鏈上下遊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一些原本被看好的行業的預期增速已經下調,但科技行業的景氣度仍在趨勢向上,只是曲線沒有原來預期的那麼陡峭。他表示,中長期來看,科技方向聚焦兩條主線:一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包括5G、雲計算、數據中心;二是自主可控產業鏈,包括半導體、計算機、操作系統等。」如果企業的需求大部分在國內,供應鏈層面稍受影響,企業的中長期盈利能力預計會不錯。」

廣發基金價值投資部總經理傅友興指出,估值偏低是其看好a股的另一個核心依據。截至3月13日,以PB為估值指標,萬得全A指數最新PB為1.7倍,2006年以來的歷史均值為2.5倍。即使與2008年金融危機底部相比,目前a股的PB水平也較低。以PE為估值指標,萬得全A指數最新PE為17.3倍,2006年以來的歷史均值為21.6倍。從PE的角度來看,目前a股估值也不高。

「優勢企業經營質量和現金流的大幅改善,是我看好a股中長期表現的重要基礎之一。」傅友興表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企業運行格局和質量明顯提升。「很多行業都在發生很大的變化。隨著行業供給側的變化,劣質企業逐漸退出,優質企業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盈利能力也呈上升趨勢。他認為,從中長期來看,在經濟總量穩定的基礎上,行業內的整合趨勢將持續,市場份額將進一步向龍頭企業集中,優勢企業將迎來發展機遇。

田弘電子ETF基金經理楊超表示,短期股價壓力不改科技產業鏈長期投資邏輯,電子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科技股投資更應關注市場預期,對預期影響最大的變量是市場空、行業景氣度和企業業績兌現情況。目前隨著5G技術的發展,科技市場處於一個全新的趨勢,市場很大空。中長期來看,科技行業未來市場可期。從政策和資金的角度來看,近兩年國家推出了大量鼓勵新興產業發展和促進信息化發展的政策,同時也提供了大量的資金支持。在業績、估值、政策、產業趨勢等多重利好支撐下,電子行業正迎來黃金髮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