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Cindy Chiu
亞洲新聞網 韓國新聞組
在美中貿易糾紛升溫之際,全球最大造船集團韓國現代重工集團正從中獲利。由於美國政府可能對中國船舶徵收高額關稅,全球海運公司正轉向韓國造船廠下訂單,以規避相關風險。
根據航運業消息人士指出,隸屬於韓國現代重工的現代三湖重工和現代米波造船,即將從希臘船東Capital Maritime獲得總值約15.5億美元的訂單。其中,Capital Maritime將向現代三湖重工訂購6艘8,800 TEU的LNG雙燃料集裝箱船,每艘造價約1.4億美元,總金額8.4億美元。Capital Maritime也將向現代米波造船訂購8艘2,800 TEU集裝箱船和6艘1,800 TEU集裝箱船,總金額7.1億美元。現代重工計劃從2027年開始,在兩年內陸續交付這批新船。
Capital Maritime長期以來都是中國造船廠的常客。去年該公司還曾向江蘇新時代造船訂購10艘8,800 TEU的集裝箱船,也一直在中國船廠尋求建造4,300 TEU和7,000 TEU船舶的機會。但在華盛頓提出對中國製造或中國公司營運的船舶徵收高額關稅後,Capital Maritime轉而選擇韓國現代重工。美國貿易代表處2月份提議,對在美國港口靠泊的中國公司營運船舶每艘徵收100萬美元;對中國製造的船舶,每次靠港最高可能被徵收150萬美元。而在此之前的1月份,美國國防部將中國最大的造船企業中國船舶集團公司列入涉嫌支持中國軍方的企業名單。
受惠於美中貿易戰,韓國三星重工最近也獲得了巴西船東Transpetro價值1.9兆韓元的9艘穿梭油輪訂單,這筆訂單原本預計由中韓船廠瓜分。另外,韓華海洋正與德國赫伯羅特洽談6艘1.68萬標箱集裝箱船的建造合約,估計金額約1.8兆韓元。
近年來,中國造船業以比韓國低20%的價格搶佔全球集裝箱船市場,根據Clarksons & Research的數據,中國在2024年的市占率已達70%,高於2022年的52%;而韓國同期的全球集裝箱船建造市占率則從32%腰斬至16%。為彌補市占率下滑,韓國造船業開始轉向建造如LNG船等高附加值、低碳排的船舶。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1月重返白宮,韓國造船業截至3月底的訂單量市占率已反彈至27%,中國則降至49%。一名造船業人士表示,往美國運輸的貨運公司越來越避開使用中國製造的船舶,以規避美國可能對中國實施的制裁。預計未來全球船運公司將更頻繁地轉向韓國船廠下單。